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蔣曰綸
蔣曰豫
蔣本璋
蔣本生
蔣梅邊
蔣夢蘭
蔣夢炎
蔣楛
蔣概
蔣氏
蔣氏(元葵女
蔣永修
蔣沄
蔣泩
蔣浩
蔣渙
蔣深
蔣湘南
蔣湘垣
蔣湘城
蔣湘培
蔣湘墉
蔣溥
蔣燮
蔣玉棱
蔣玉立
蔣琦齡
蔣瑎
蔣璨
蔣璿
精選古詩
九日示壽隆其二
留題南劍州延平閣
冷風閣
題尤溪縣林平鋪壁
題黯淡灘
將到富沙寄世美同事
和劉公舒見示生日詩
和李世美見寄兼送推官宰彭澤
古詩名句
生年始十六,文采動群英
乃父嚴州守,其學見之行
承家今有子,賢路擬相仍
吾友阮君浩,楊欽及其兄
與生同筆硯,臨別莫為情
千里馳書來,祈我贈詩聲
詩以道情志,不以供人事
矧我非善鳴,何以塞君意
查古詩
搜索
高歌行寄程穆倩
作者:
李因篤
朝代:
清
江城正月黃鳥鳴,有客清晨呼柴荊。
相見乃吾故人子,朗如瓊樹玉山行。
別時五尺今八尺,三載騰驤游公卿。
長跪起居動有禮,藻華丹篆輝前楹。
我亦再拜讀來札,高江波濤同激發(fā)。
自云流寓老益困,中復采薪相摩戛。
鹽澤汗血反蹉跎,魯門鶢鶋誰識察。
忍餓恥為稻粱計,哀鳴徒仰霄漢刷。
往者邗溝嗟賃舂,豪家睨視薄其傭。
陋巷經(jīng)旬覆土銼,僧寮伏枕餐新松。
解質(zhì)未敢惜長劍,尪羸無時違短筇。
形只影孤窮安詣,獨君橋梓數(shù)過從。
君有長歌二千字,兩京板蕩須臾事。
《薤露》傷逝足慷慨,青蠅惡讒橫涕泗。
光芒遄飛遑停吟,徵羽數(shù)變始滿志。
太和協(xié)律迥奇絕,長慶尚書何縱恣。
昔君早與吳橋游,漳海清江俊及流。
回首太阿倒奄豎,蔓延關(guān)雒啼鵂鹠。
九鼎卒移朋黨禍,微霜深中杞人憂。
禮失在野此最近,詩亡于近將焉求。
晚年駘蕩竹西久,高臥何如鹿皮叟。
時湛彩筆拂云煙,遍搜遺文盡蝌蚪。
大鏞石鼓忽同幾,犀劍環(huán)刀常在肘。
籀書頡跡出爭持,丞相中郎藉不朽。
琳瑯徑寸輕千緡,約取猶難庇汝身。
貴戚當前況辭謝,貧交接踵如飲醇。
未攜一絲坐相索,傾帙堆案皆所珍。
豈但室中生交謫,鄰翁竊笑童仆嗔。
薄俗逐聲實康瓠,黃鐘遺棄人罕顧。
山陽遂以工鍛聞,正字終須碎琴去。
滄洲躊躇獨往愿,白發(fā)磬折諸侯路
。
北眺故園隴樹深,東來春水江花暮。
卻送之子江之隅,輕舟漾日歸東吳。
內(nèi)省殊慚報瓊玖,相思且欲凌碧蕪。
夙知用拙見天性,何必雕蟲非壯夫。
片帆若訪曹秀水,為道蒼生望重蘇。
詩句欣賞
MORE+
便擬揚帆析木津,仍期掛劍扶桑樹
出處:
寒食客秦淮憶舊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志士長懷溝壑憂,功名百歲等浮漚
出處:
寒食客秦淮憶舊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雨晴浪暖河豚上,載酒滄江弄釣舟
出處:
寒食客秦淮憶舊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夫書未可易言也,鳥跡既兆,蝌蚪出焉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天雨粟而鬼魅泣,河圖出而龍馬傳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八卦畫而結(jié)繩解,三才著而文明宣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漆書汗簡去古益剝落,魯魚亥豕讀者窮磨研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湯銘商彝仿佛款識在,秦封石鼓但見鎖紐連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六經(jīng)多舛誤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去圣逾千年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倉頡莫可考,史籍何茫然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李斯程邈更古制,篆里分草如云煙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王次仲氏作楷法,趨時簡易隨方圓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蔡邕夢神授八法,鐘梁張李尤精專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中間作者不可數(shù),太令小令聲名絕今古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何天經(jīng)地緯而山峙川融,亦玉振金聲而龍翔鳳翥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草字貴尊嚴,真字貴風度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大字貴結(jié)密,小字貴寬裕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樂毅論、太史箴,筆力殊正直,嚴嚴乎忠臣烈士之心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告誓文、曹娥碑,其容何莊敬,肅肅乎孝子順孫之儀
出處:
墨池謠簡錢本初
作者:
劉炳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相見乃吾故人子,朗如瓊樹玉山行。
別時五尺今八尺,三載騰驤游公卿。
長跪起居動有禮,藻華丹篆輝前楹。
我亦再拜讀來札,高江波濤同激發(fā)。
自云流寓老益困,中復采薪相摩戛。
鹽澤汗血反蹉跎,魯門鶢鶋誰識察。
忍餓恥為稻粱計,哀鳴徒仰霄漢刷。
往者邗溝嗟賃舂,豪家睨視薄其傭。
陋巷經(jīng)旬覆土銼,僧寮伏枕餐新松。
解質(zhì)未敢惜長劍,尪羸無時違短筇。
形只影孤窮安詣,獨君橋梓數(shù)過從。
君有長歌二千字,兩京板蕩須臾事。
《薤露》傷逝足慷慨,青蠅惡讒橫涕泗。
光芒遄飛遑停吟,徵羽數(shù)變始滿志。
太和協(xié)律迥奇絕,長慶尚書何縱恣。
昔君早與吳橋游,漳海清江俊及流。
回首太阿倒奄豎,蔓延關(guān)雒啼鵂鹠。
九鼎卒移朋黨禍,微霜深中杞人憂。
禮失在野此最近,詩亡于近將焉求。
晚年駘蕩竹西久,高臥何如鹿皮叟。
時湛彩筆拂云煙,遍搜遺文盡蝌蚪。
大鏞石鼓忽同幾,犀劍環(huán)刀常在肘。
籀書頡跡出爭持,丞相中郎藉不朽。
琳瑯徑寸輕千緡,約取猶難庇汝身。
貴戚當前況辭謝,貧交接踵如飲醇。
未攜一絲坐相索,傾帙堆案皆所珍。
豈但室中生交謫,鄰翁竊笑童仆嗔。
薄俗逐聲實康瓠,黃鐘遺棄人罕顧。
山陽遂以工鍛聞,正字終須碎琴去。
滄洲躊躇獨往愿,白發(fā)磬折諸侯路。
北眺故園隴樹深,東來春水江花暮。
卻送之子江之隅,輕舟漾日歸東吳。
內(nèi)省殊慚報瓊玖,相思且欲凌碧蕪。
夙知用拙見天性,何必雕蟲非壯夫。
片帆若訪曹秀水,為道蒼生望重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