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陳安
陳宋輔
陳完
陳宏乘
陳宏德
陳宏范
陳宏謀
陳宏采
陳宓
陳宗
陳宗仁
陳宗傳
陳宗古
陳宗和
陳宗石
陳宗禮
陳宗臣
陳宗藩
陳宗賦
陳宗起
陳宗達(dá)
陳宗遠(yuǎn)
陳宗道
陳宗魯
陳宜中
陳宜甫
陳寶
陳寶之
陳寶書
陳寶四
精選古詩
舍弟客臨平
秋試歸訪綠煙亭
秋試后再寄林井伯
秋試罷重九過滄峽
草堂同爨呈稚春
送井伯赴上庠
送林子方秘書赴廣東提舉
借冊井伯
古詩名句
要將儒釋同尊奉,宣諭黃金鑄圣人
龍虎山中有道家,上清劍履絢晴霞
依時進(jìn)謁棕毛殿,坐賜金瓶數(shù)十茶
相官馬湩盛渾脫,騎士題封抱送來
傳與內(nèi)廚供上用,有時直到御前開
西番僧果依時供,小籠黃旗帶露裝
滿馬塵沙兼日夜,平坡紅艷露猶香
黃公壚榜大金書,門外長停右姓車
查古詩
搜索
為黃馭遠(yuǎn)題其祖黃文簡公畫像次其自題元韻
作者:
陳恭尹
朝代:
明末清初
百年天地真如寄,達(dá)士千秋名自異。
與時用舍有機(jī)衡,過眼浮云等游戲。
黃公岳岳立先朝,直道不逢真宰忌。
玉殿傳臚簡在心,詞場掉鞅如絲轡
。
六卿掌禮協(xié)神人,九重入告回天地。
和羹鼎鼐到何難,脫屐山林歸若棄。
祖道爭看少傅疏,徵書屢召山人泌。
退身所幸屬時平,遺榮豈必須年至。
家似金張七葉貂,姓同黃綺商山四。
繪工初寫頰邊毛,詩筆自抽囊底智。
仙姿道骨落丹青,鐵畫銀鉤傳指臂。
先正風(fēng)流渺莫攀,后生愿睹何由覬。
文孫相遇五羊城,開函使我生遐思。
章服如瞻漢代儀,紀(jì)年尚識神皇字。
滿前光霽藹可親,紙上須眉?xì){猶視。
別寫持竿著鹿冠,想見當(dāng)年好幽致。
尹生公后百馀年,不偶于時甘棄置。
江海難消涕淚痕,斗牛自掩干將氣。
皓首無從博酒溫,終身已分餐菱芰。
不敢披公第一圖,愿與別圖居第二。
詩句欣賞
MORE+
伯鸞吾所慕,梅李況魚肥
出處:
丙申八月紀(jì)事時自鄉(xiāng)里入?yún)沁€華館遂卜隱鴻山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病就山中隱,烽催海上舟
出處:
常州江陰再失無錫告警病中自鴻山將遷海上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連城新鬼哭,深壁大臣羞
出處:
常州江陰再失無錫告警病中自鴻山將遷海上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赤眚躔金火,炎風(fēng)汗馬牛
出處:
常州江陰再失無錫告警病中自鴻山將遷海上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遙占女兄弟,先已下長洲
出處:
常州江陰再失無錫告警病中自鴻山將遷海上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朝辭鳳巢村,晚次蝦妾岸
出處:
次蝦妾岸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起望大角間,太白光有爛
出處:
次蝦妾岸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方罹杜陵苦,未已崔旰亂
出處:
次蝦妾岸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鬢毛掠蝙蝠,竹里鳴鹖鴠
出處:
次蝦妾岸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同曹迫憂悸,相視名錯喚
出處:
次蝦妾岸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前途非樂土,殊昧賢達(dá)算
出處:
次蝦妾岸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誰家繚崇垣,轆轤臥井干
出處:
次蝦妾岸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馀歌久悽惋,酣宴同清晏
出處:
次蝦妾岸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寧知楚幕烏,不寤吳宮燕
出處:
次蝦妾岸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蕭晨理舟楫,回首重悲嘆
出處:
次蝦妾岸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分藩多賢勞,不敏忝賓客
出處:
往揚(yáng)名開化二鄉(xiāng)掩骼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雖無官守縻,亦復(fù)與言責(zé)
出處:
往揚(yáng)名開化二鄉(xiāng)掩骼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二鄉(xiāng)虔劉禍,慘甚長平厄
出處:
往揚(yáng)名開化二鄉(xiāng)掩骼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先王制禮經(jīng),孟春當(dāng)掩骼
出處:
往揚(yáng)名開化二鄉(xiāng)掩骼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仆夫有難色,款段才任策
出處:
往揚(yáng)名開化二鄉(xiāng)掩骼
作者:
王逢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與時用舍有機(jī)衡,過眼浮云等游戲。
黃公岳岳立先朝,直道不逢真宰忌。
玉殿傳臚簡在心,詞場掉鞅如絲轡。
六卿掌禮協(xié)神人,九重入告回天地。
和羹鼎鼐到何難,脫屐山林歸若棄。
祖道爭看少傅疏,徵書屢召山人泌。
退身所幸屬時平,遺榮豈必須年至。
家似金張七葉貂,姓同黃綺商山四。
繪工初寫頰邊毛,詩筆自抽囊底智。
仙姿道骨落丹青,鐵畫銀鉤傳指臂。
先正風(fēng)流渺莫攀,后生愿睹何由覬。
文孫相遇五羊城,開函使我生遐思。
章服如瞻漢代儀,紀(jì)年尚識神皇字。
滿前光霽藹可親,紙上須眉?xì){猶視。
別寫持竿著鹿冠,想見當(dāng)年好幽致。
尹生公后百馀年,不偶于時甘棄置。
江海難消涕淚痕,斗牛自掩干將氣。
皓首無從博酒溫,終身已分餐菱芰。
不敢披公第一圖,愿與別圖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