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鐘呂
鐘啟韶
鐘唐杰
鐘嗣成
鐘士楚
鐘大源
鐘孝國
鐘季玉
鐘憲
鐘宿
鐘將之
鐘尤
鐘崇道
鐘廷瑛
鐘惺
鐘懋
鐘振
鐘政
鐘敬文
鐘昌
鐘明
鐘明進
鐘映淵
鐘曉
鐘景星
鐘曾齡
鐘梁
鐘正修
鐘浚
鐘渤
精選古詩
題張叔芳參謀南澗草堂
歲除日,同廖如川至太尉丞相府,留坐說周易,因賜酒并官歷,賦此上謝
贈太史子玄還閩中,子玄侍其師貢秘卿由海道遂赴京師,至浙西,秘卿死
右丞周伯溫出示前為宣文閣授經郎代祀孔子廟,次韻
送徐大章建寧路學教授
寄我軒,為唐主敬貢士賦
送貢師泰尚書入閩,發(fā)鹽糧供北軍
送杜時中副使
古詩名句
峭壁嵯峨山擁峽,險瀧砰湃水奔洪
謫遷尚記唐賢詠,疏鑿咸誇漢守功
薄宦經游看不厭,淡煙疏雨倚孤篷
千仞磯頭一小亭,湘蒸流水合雙清
人居兩岸東西近,波映孤城上下明
回雁峰前鄉(xiāng)信杳,飛虹橋下釣舟橫
望中咫尺長沙路,懶把文章吊屈平
邵陽西與桂陽通,踏破煙霞幾萬重
查古詩
搜索
王不庵作臥龍松歌為予壽詩以酬之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黃山山上多怪松,半生石筍半芙蓉。
芙蓉石筍亦松變,有一不變?yōu)榕P龍。
龍本無形以神化,真形往往與松同。
龍之隱者但高臥,人不見龍見髯翁。
髯翁鱗甲多怒決,柯如蒼銅枝屈鐵。
引根十丈始作干,干雖千年似萌蘗。
霹靂橫將偃蓋傾,蛟螭爭向輪囷結。
夜光有火出空心,日炙多膏流斷節(jié)
。
一枝一干一尺蠖,求信且復依巖穴。
山僧寫圖貽我看,王子作歌含凄咽。
尺寸得空自盤攫,縱橫穿土苦羈紲。
峨峨千尺乃無勢,幸因奇丑免摧折。
五鬣短短少波濤,聲似風雷畜未泄。
苦心愛此一樹怪,自少摩挲至大耋。
蹣跚尚有尊足存,支離乃是鬼神設。
臃腫何須規(guī)矩中,斧柯且喜薪蒸絕。
雖然久墊非泥蟠,撐出丹崖作遺孑。
石破天驚自小時,后凋憑爾存孤蘗。
本是軒皇昔所種,平澤至今乍明滅。
當年且戰(zhàn)且學仙,霜根留得玄黃血。
灌溉頗用朱砂泉,滋潤微凝太古雪。
浮丘無力治拘攣,容成有意引寥泬。
黃山諸松此最古,兒孫萬萬丹臺列。
臥者天淵自高深,立者棟梁久顛蹶。
君指此松為予壽,意在不材能蹩躠。
螻蟻頻容蝕茯苓,藤蘿一任為瓜瓞。
松黃落地成古苔,松子滿天低可綴。
君在黃山亦一松,莫教化石存榾柮。
一松孤作老人峰,秦漢來封久不屑。
臥龍復有擾龍好,繚繞數峰出巀嵲。
一松飛作天生橋,一松倒生更奇譎。
煩君添作四松圖,置我松間長用拙。
詩句欣賞
MORE+
曲眉象珠斗,姣衣飄春云
出處:
求二橋山人畫三閭大夫像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云中嫣含笑,望如扶桑君
出處:
求二橋山人畫三閭大夫像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正氣得所繇,變化皆吾真
出處:
求二橋山人畫三閭大夫像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下為蘭杜滋,上為日月陳
出處:
求二橋山人畫三閭大夫像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子其虛以待,鬼神將來奔
出處:
求二橋山人畫三閭大夫像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其小入無內,其大廓無垠
出處:
求二橋山人畫三閭大夫像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金瓶連素綆,百尺汲寒漿
出處:
贈陳十一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清泠滌塵垢,何減流霞觴
出處:
贈陳十一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城南新賜第,貴盛如金張
出處:
贈陳十一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昔作騎都尉,今封右校王
出處:
贈陳十一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胭脂驕塞馬,芍藥艷吳娼
出處:
贈陳十一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漢恩豈獨薄,天道終有常
出處:
贈陳十一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吾子抱忠信,誠為百鍊剛
出處:
贈陳十一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沙頭且射虎,颯颯凌風霜
出處:
贈陳十一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茹荼甘若薺,慷慨荊蠻地
出處:
贈陳十一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猛虎不忍射,愛彼爪牙利
出處:
贈陳十一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筑臺南岳陽,丹火流扶桑
出處:
贈陳十一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仙人多劍俠,起舞佐霞觴
出處:
贈陳十一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填填豐隆鼓,咽咽右英簧
出處:
贈陳十一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雙龍繞指柔,俄為掣電光
出處:
贈陳十一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芙蓉石筍亦松變,有一不變?yōu)榕P龍。
龍本無形以神化,真形往往與松同。
龍之隱者但高臥,人不見龍見髯翁。
髯翁鱗甲多怒決,柯如蒼銅枝屈鐵。
引根十丈始作干,干雖千年似萌蘗。
霹靂橫將偃蓋傾,蛟螭爭向輪囷結。
夜光有火出空心,日炙多膏流斷節(jié)。
一枝一干一尺蠖,求信且復依巖穴。
山僧寫圖貽我看,王子作歌含凄咽。
尺寸得空自盤攫,縱橫穿土苦羈紲。
峨峨千尺乃無勢,幸因奇丑免摧折。
五鬣短短少波濤,聲似風雷畜未泄。
苦心愛此一樹怪,自少摩挲至大耋。
蹣跚尚有尊足存,支離乃是鬼神設。
臃腫何須規(guī)矩中,斧柯且喜薪蒸絕。
雖然久墊非泥蟠,撐出丹崖作遺孑。
石破天驚自小時,后凋憑爾存孤蘗。
本是軒皇昔所種,平澤至今乍明滅。
當年且戰(zhàn)且學仙,霜根留得玄黃血。
灌溉頗用朱砂泉,滋潤微凝太古雪。
浮丘無力治拘攣,容成有意引寥泬。
黃山諸松此最古,兒孫萬萬丹臺列。
臥者天淵自高深,立者棟梁久顛蹶。
君指此松為予壽,意在不材能蹩躠。
螻蟻頻容蝕茯苓,藤蘿一任為瓜瓞。
松黃落地成古苔,松子滿天低可綴。
君在黃山亦一松,莫教化石存榾柮。
一松孤作老人峰,秦漢來封久不屑。
臥龍復有擾龍好,繚繞數峰出巀嵲。
一松飛作天生橋,一松倒生更奇譎。
煩君添作四松圖,置我松間長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