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虞似良
虞儔
虞允文
虞兆淑
虞兟
虞剛簡
虞堪
虞大博
虞大熙
虞姬
虞子萬
虞賓
虞搆
虞景星
虞某
虞漢
虞淳熙
虞炎
虞祺
虞策
虞綽
虞羲
虞羽客
虞薦發(fā)
虞詔
虞說
虞謨
虞謙
虞通之
虞金銘
精選古詩
江上曲八首其一
江上曲八首其二
江上曲八首其三
江上曲八首其七
夜夜曲
秋夜曲
墻頭花
長松梢
古詩名句
若祀碧雞金馬后,漢廷遲爾頌中和
一謫梁州萬里天,馬嘶鳥道白云懸
恢諧誰復(fù)憐方朔,寂寞還應(yīng)守太玄
山鬼西南窺虎穴,夜郎風(fēng)雨嘯龍泉
凄涼漫擬投湘賦,宣室恩深召對年
青蘿別館播清芬,當(dāng)代才名屬使君
貫日虹飛燕市筑,運風(fēng)堊滅郢人斤
豫章榻滿西山月,彭蠡風(fēng)搖北渚云
查古詩
搜索
琵琶行贈蒲衣子
作者:
屈大均
朝代:
明末清初
王郎好音能琵琶,千態(tài)萬恨歸邊沙。
明妃紫臺作胡語,公主烏孫思漢家。
慷慨惟憑馬上樂,凄涼豈必軍中笳。
新聲鼓出好詞曲,三日一調(diào)勞紅牙。
古詞元人百雜劇,新曲《牡丹》兼《浣紗》。
伯龍紅友供繁弄,酒酣一唱三咨嗟。
改調(diào)高彈颯風(fēng)雨,攢點忽似更蝦蟆。
手搊口歌聲若一,絲肉粉飄如飛花。
小聲吹裂漆篳篥,大聲摻亂漁陽撾。
自矜琵琶與琴應(yīng),眩精駭耳非淫哇。
一一暉音合清濁,上腔下柱同整斜。
十指絕光若驚電,雙袖奮影爭流霞。
亂擊空中白翎雀,橫奔塞上拳毛騧。
毛血淋漓盡揮灑,又如胡漢相紛拿。
大雷小雷響四迸,天驚石破愁女媧。
兒女呢呢不得語,恩怨?fàn)柸隄撓嗉印?br>
緩調(diào)平弦有時倦,掩抑奇態(tài)嫌■?
。
聯(lián)綿斷續(xù)轉(zhuǎn)嗚咽,又如縆瑟悲瓠巴。
一激一昂真當(dāng)泣,哀歌銷盡情萌芽。
鹍弦石槽兼鐵撥,翻嫌古法多喧嘩。
逢君但乞《飛龍引》,發(fā)揚蹈厲除奸邪。
鎮(zhèn)西更作《大道曲》,羅襦胡床臨闉阇。
阮咸凄鏘竹林下,風(fēng)流豈似居瑯琊。
我今煩冤神越散,《大招》須君為景差。
不然節(jié)奏盡傳我,十調(diào)五調(diào)成豪奢。
一枚昨致惠文婦,槽用香楠連木瓜。
得曹左手裴右手,亦可持慰吾秦嘉。
琵琶弟子君多少,中有幾人顏如荼。
楓香定移西樓女,鞋帶可記楊家娃。
得君琵琶諸楔子,鼙婆舊譜寧足誇。
梳山音律此一種,教坊買斷傾金車。
王郎王郎爾莫苦,埋憂國腹如丹砂。
天際真人既有此,北窗肢腳殊風(fēng)華。
詩句欣賞
MORE+
頭玉峣峣眉目清,認(rèn)呼應(yīng)自解人聲
出處:
寄吳鐵峰姻家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馬遷聞有新編史,異日當(dāng)成子幼名
出處:
寄吳鐵峰姻家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一春風(fēng)雨未曾晴,入夏湖波與岸平
出處:
題沈啟南畫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獨上江樓聽布谷,畬田幾處有人耕
出處:
題沈啟南畫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瘦影幽香蝶未知,幾番愁絕五更時
出處:
題梅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春寒昨夜新瓶凍,寄語東風(fēng)為一吹
出處:
題梅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炎火無光漢祚微,月明烏鵲又南飛
出處:
三顧圖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臥龍一起成王業(yè),千古才知帝魏非
出處:
三顧圖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呼猿洞口暮春時,吟遍桃花一萬枝
出處:
桃花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今日獨看圖畫里,茶煙飛繞鬢絲絲
出處:
桃花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雪消巴蜀水初生,此日逢君買棹行
出處:
送人游巴蜀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鐘鄧有知煩一吊,降王猶到洛陽城
出處:
送人游巴蜀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雨過青山翠欲流,夕陽明處斷虹收
出處:
題扇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扁舟自為尋詩去,不在求魚下釣鉤
出處:
題扇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江南舊宅已無存,義澤依然在子孫
出處:
題范世良扇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君去歲寒堂上看,長松幾個立當(dāng)門
出處:
題范世良扇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西風(fēng)蕭蕭吹客衣,黃溪道上行人歸
出處:
醉題西垛壁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一聲長笛起天外,白云滿山霜葉飛
出處:
醉題西垛壁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一夜西風(fēng)冰塞川,敝裘羸馬夕陽天
出處:
十二月古中靜以扇索詩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旁人卻笑猶持扇,為惜江春入暮年
出處:
十二月古中靜以扇索詩
作者:
史鑒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明妃紫臺作胡語,公主烏孫思漢家。
慷慨惟憑馬上樂,凄涼豈必軍中笳。
新聲鼓出好詞曲,三日一調(diào)勞紅牙。
古詞元人百雜劇,新曲《牡丹》兼《浣紗》。
伯龍紅友供繁弄,酒酣一唱三咨嗟。
改調(diào)高彈颯風(fēng)雨,攢點忽似更蝦蟆。
手搊口歌聲若一,絲肉粉飄如飛花。
小聲吹裂漆篳篥,大聲摻亂漁陽撾。
自矜琵琶與琴應(yīng),眩精駭耳非淫哇。
一一暉音合清濁,上腔下柱同整斜。
十指絕光若驚電,雙袖奮影爭流霞。
亂擊空中白翎雀,橫奔塞上拳毛騧。
毛血淋漓盡揮灑,又如胡漢相紛拿。
大雷小雷響四迸,天驚石破愁女媧。
兒女呢呢不得語,恩怨?fàn)柸隄撓嗉印?br>緩調(diào)平弦有時倦,掩抑奇態(tài)嫌■?。
聯(lián)綿斷續(xù)轉(zhuǎn)嗚咽,又如縆瑟悲瓠巴。
一激一昂真當(dāng)泣,哀歌銷盡情萌芽。
鹍弦石槽兼鐵撥,翻嫌古法多喧嘩。
逢君但乞《飛龍引》,發(fā)揚蹈厲除奸邪。
鎮(zhèn)西更作《大道曲》,羅襦胡床臨闉阇。
阮咸凄鏘竹林下,風(fēng)流豈似居瑯琊。
我今煩冤神越散,《大招》須君為景差。
不然節(jié)奏盡傳我,十調(diào)五調(diào)成豪奢。
一枚昨致惠文婦,槽用香楠連木瓜。
得曹左手裴右手,亦可持慰吾秦嘉。
琵琶弟子君多少,中有幾人顏如荼。
楓香定移西樓女,鞋帶可記楊家娃。
得君琵琶諸楔子,鼙婆舊譜寧足誇。
梳山音律此一種,教坊買斷傾金車。
王郎王郎爾莫苦,埋憂國腹如丹砂。
天際真人既有此,北窗肢腳殊風(fēng)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