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朱仲明
朱休
朱休度
朱倫瀚
朱伯虎
朱佩蘭
朱保哲
朱元
朱元升
朱元夫
朱元瑜
朱元璋
朱光
朱光庭
朱光弼
朱光暄
朱克家
朱克振
朱克敏
朱克柔
朱克生
朱克誠
朱公綽
朱蘭馨
朱興悌
朱沖和
朱鳳標
朱鳳翔
朱鳳蔚
朱凱
精選古詩
華胥引賦松花
好事近贈笑倩
如夢令其一
如夢令處梅列芍藥于幾上酌余,不覺醉酒,陶然有感
如夢令題漁樂圖
慶春宮/高陽臺金粟洞天
慶春宮/高陽臺都睛寒食,游人甚盛,水邊花外,多麗環(huán)集,各以柳圈祓禊而,亦京洛舊事也
慶清朝
古詩名句
干戈淹歲月,舟楫任風煙
直有連枝淚,疇吟春樹篇
今日悟歸計,秋風空羨人
爾同彭澤宰,況展柴桑輪
鳥雀稻禾熟,云霞橘柚新
倘憐纓組弟,非為罷官貧
門巷高軒過,琴尊別思懸
明珠動深夜,白雪破炎天
查古詩
搜索
送中丞王陽明撫鎮(zhèn)江右
作者:
白圻
朝代:
明
龍江風靜潮初落,楓葉蘆花秋漠漠。
船頭擊鼓催發(fā)船,為君起舞勸君酌。
憐君獨擅八斗才,夙承家學繼掄魁。
納忠一疏昭日月,謫官三載留塵埃。
清朝選拔采廷論,碧海神虬豈終困。
省寺回翔幾十年,超陟內(nèi)臺持帝憲。
慚予仰德如斗山,敢云契誼同金蘭。
二子從君辱陶冶,耳提面命開蒙頑
。
使旌搖曳西江路,天子恩威兩宣布。
禮樂三年筆底翻,甲兵數(shù)萬胸中富。
大敷文教暢武功,帝曰汝來匡朕躬。
唐虞治道在古學,朝夕巖廊沃圣衷。
詩句欣賞
MORE+
同傾桑落醑,一泛傲霜英
出處:
初冬日承黃四茂才君甫元生元醴伯守黃蘇歐八文士元昌元玉元佩元庸伯起伯安廷魁能見攜李英偕赴吳茂才子贊之約即席同賦輕字韻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蒯劍時相合,絲桐調(diào)轉(zhuǎn)清
出處:
初冬日承黃四茂才君甫元生元醴伯守黃蘇歐八文士元昌元玉元佩元庸伯起伯安廷魁能見攜李英偕赴吳茂才子贊之約即席同賦輕字韻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沈酣忘爾我,深快社中盟
出處:
初冬日承黃四茂才君甫元生元醴伯守黃蘇歐八文士元昌元玉元佩元庸伯起伯安廷魁能見攜李英偕赴吳茂才子贊之約即席同賦輕字韻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登臺縱目望羅浮,臺下飛來二鶴樓
出處:
同黃茂才君甫登海西臺沽飲霍演榮壚頭之酒偕乃兄侄潛甫元聘諸君子同集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君自解囊邀我醉,踏歌歸去臥丹丘
出處:
同黃茂才君甫登海西臺沽飲霍演榮壚頭之酒偕乃兄侄潛甫元聘諸君子同集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潮平罷釣過西池,登訪玄亭為問奇
出處:
訪李隱君裕培宅留飲偕次魁玨甫良甫諸茂才同集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捲幔共看凝雪菊,揮毫同賦侑觴詩
出處:
訪李隱君裕培宅留飲偕次魁玨甫良甫諸茂才同集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山人澤豹潛高隱,國士雕龍冠一時
出處:
訪李隱君裕培宅留飲偕次魁玨甫良甫諸茂才同集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蓮社交游行樂地,放懷沈醉步歸遲
出處:
訪李隱君裕培宅留飲偕次魁玨甫良甫諸茂才同集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聞君江左再移家,擊柝微官署種花
出處:
梁稅課用修自白下轉(zhuǎn)官柳州巡司寄懷一首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暫寄柳州供柳史,堪從丹府覓丹砂
出處:
梁稅課用修自白下轉(zhuǎn)官柳州巡司寄懷一首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浪游憶昔登東岱,樵采胡為飯小麻
出處:
梁稅課用修自白下轉(zhuǎn)官柳州巡司寄懷一首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司馬生涯歸故里,鶴樓風月夢京華
出處:
梁稅課用修自白下轉(zhuǎn)官柳州巡司寄懷一首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鳳去煙銷路渺茫,孤鸞貞守覺凄涼
出處:
節(jié)孝徽音卷為李隱君裕培賦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依然松柏看人老,愁對妝臺滿鬢霜
出處:
節(jié)孝徽音卷為李隱君裕培賦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伴讀一經(jīng)為教子,夢飛三島不逢郎
出處:
節(jié)孝徽音卷為李隱君裕培賦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旌門拜詔承恩日,蘭桂芬芳繞畫堂
出處:
節(jié)孝徽音卷為李隱君裕培賦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南州榻始下,三益抱琴來
出處:
過黃文士伯輿爽然堂閒坐遇吳業(yè)伯冼華甫羅載相三山人攜琴偶至雅集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席上娛流水,花前笑舉杯
出處:
過黃文士伯輿爽然堂閒坐遇吳業(yè)伯冼華甫羅載相三山人攜琴偶至雅集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知音憐絕調(diào),終古見高才
出處:
過黃文士伯輿爽然堂閒坐遇吳業(yè)伯冼華甫羅載相三山人攜琴偶至雅集
作者:
李英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船頭擊鼓催發(fā)船,為君起舞勸君酌。
憐君獨擅八斗才,夙承家學繼掄魁。
納忠一疏昭日月,謫官三載留塵埃。
清朝選拔采廷論,碧海神虬豈終困。
省寺回翔幾十年,超陟內(nèi)臺持帝憲。
慚予仰德如斗山,敢云契誼同金蘭。
二子從君辱陶冶,耳提面命開蒙頑。
使旌搖曳西江路,天子恩威兩宣布。
禮樂三年筆底翻,甲兵數(shù)萬胸中富。
大敷文教暢武功,帝曰汝來匡朕躬。
唐虞治道在古學,朝夕巖廊沃圣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