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應(yīng)澧
應(yīng)煟
應(yīng)物
應(yīng)玚
應(yīng)璩
應(yīng)真
應(yīng)節(jié)嚴(yán)
應(yīng)貞
龐一夔
龐一德
龐俊
龐元英
龐其章
龐塏
龐季子
龐尚鵬
龐履廷
龐嵩
龐建楫
龐德公
龐昌
龐樹松
龐樹柏
龐漢
龐淞
龐清孫
龐籍
龐蕙
龐蕙纕
龐蘊(yùn)
精選古詩
醉中賦別
醉里
題上清法堂壁
題天開圖畫
題天寧寺海月亭
題平江府靈巖寺
題玉隆宮壁
題華嚴(yán)寺
古詩名句
我從歸田來,間入新安城
過從得周君,嶺海人中英
尚友古賢豪,不與流俗爭
黌宮受規(guī)約,一一知躬行
文章謝葩藻,材器多恢宏
有時(shí)奉檄往,署事花封廳
一揮舉錯間,居然得民情
刻覈我何有,迂闊勞譏評
查古詩
搜索
許殿卿郭子坤見枉林園
作者:
李攀龍
朝代:
明
明時(shí)再嬰疾,隳官此悠悠。
永言命沮溺,二子乃從游。
田家何所有,樽酒結(jié)綢繆。
散發(fā)坐園中,轆轤牽寒流。
擊我青門瓜,聊且充庶羞。
雨氣蕩暄濁,披襟御南樓。
開軒納山色,馀映一以收。
云霞羅四隅,煙火蔽林丘。
伏陰秀禾黍,餉婦媚田疇。
西望華陽宮,若見清河舟。
登臨信亦美,曠然銷人愁
。
愿君愛景光,多暇還相求。
詩句欣賞
MORE+
呼兒釃酒緩歸心,春亦未歸君且住
出處:
留蘇安道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林溪相值夕陽邊,跡似無官意有仙
出處:
支硎山麓逢楊君謙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高笠冒云宜我畫,小詞磨石信僧鐫
出處:
支硎山麓逢楊君謙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山逢佳處肩隨轎,眼落閒時(shí)袖出編
出處:
支硎山麓逢楊君謙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隨后擔(dān)夫亦殊俗,花筐酒榼兩頭縣
出處:
支硎山麓逢楊君謙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長河水落浮淺沙,舟小客眾蜂喧衙
出處:
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樂出吳太史所和東坡先生清虛堂詩一韻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時(shí)天作小雪亦即興奉同一首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江天翳眼云作色,薄有雪意飄微花
出處:
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樂出吳太史所和東坡先生清虛堂詩一韻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時(shí)天作小雪亦即興奉同一首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老夫抱病久不出,歲莫瑟縮難辭家
出處:
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樂出吳太史所和東坡先生清虛堂詩一韻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時(shí)天作小雪亦即興奉同一首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荒郊寒風(fēng)吹濕葦,落雁接翅隨翻鴉
出處:
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樂出吳太史所和東坡先生清虛堂詩一韻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時(shí)天作小雪亦即興奉同一首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前林枯條頗封白,的歷還疑梅著葩
出處:
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樂出吳太史所和東坡先生清虛堂詩一韻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時(shí)天作小雪亦即興奉同一首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蓬窗欲賞苦乏酒,覓火未便仍無茶
出處:
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樂出吳太史所和東坡先生清虛堂詩一韻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時(shí)天作小雪亦即興奉同一首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舟人卻信我固吝,婦翁枉事倫何撾
出處:
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樂出吳太史所和東坡先生清虛堂詩一韻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時(shí)天作小雪亦即興奉同一首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詩喉無柰渴少潤,秖累短發(fā)空搔爬
出處:
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樂出吳太史所和東坡先生清虛堂詩一韻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時(shí)天作小雪亦即興奉同一首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清虛高韻不可借,聊且試筆開煩嗟
出處:
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樂出吳太史所和東坡先生清虛堂詩一韻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時(shí)天作小雪亦即興奉同一首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匏翁三篇況在側(cè),宛宛玉氣生高霞
出處:
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樂出吳太史所和東坡先生清虛堂詩一韻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時(shí)天作小雪亦即興奉同一首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脫葉莫能綴,折竹不能連
出處:
留金仲和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流光背人去,一去亦復(fù)然
出處:
留金仲和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釀酒豈無米,種米豈無田
出處:
留金仲和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豈有八十母,兒可離膝前
出處:
留金仲和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膝前亦頃暫,老者不少年
出處:
留金仲和
作者:
沈周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永言命沮溺,二子乃從游。
田家何所有,樽酒結(jié)綢繆。
散發(fā)坐園中,轆轤牽寒流。
擊我青門瓜,聊且充庶羞。
雨氣蕩暄濁,披襟御南樓。
開軒納山色,馀映一以收。
云霞羅四隅,煙火蔽林丘。
伏陰秀禾黍,餉婦媚田疇。
西望華陽宮,若見清河舟。
登臨信亦美,曠然銷人愁。
愿君愛景光,多暇還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