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張元仲
張元僎
張元凱
張元升
張元孝
張元宗
張元干
張元濟
張元禎
張元臣
張元榮
張元道
張元默
張充和
張先
張光
張光厚
張光啟
張光朝
張光紀(jì)
張光緯
張光萱
張克家
張克嶷
張兟
張公乂
張公庠
張公藥
張公裕
張?zhí)m思
精選古詩
雜詩四十首其七
雜詩四十首其八
雜詩四十首其九
雜詩四十首其十
雜詩四十首其十二
雜詩四十首其十三
雜詩四十首其十五
雜詩四十首其十六
古詩名句
指上不堪存幻見,空中無可著纖塵
老僧老眼常如此,一度逢秋一度新
久響高峰老古錐,名山隨地見威儀
天花過眼能無著,霜雪盈頭總不知
穩(wěn)坐枯禪同木石,長留古鏡照須眉
海螺吹落千山月,正是無情說法時
洞門開處石堂幽,咫尺丹霞在上頭
山色一家無向背,水聲千派自分流
查古詩
搜索
新安行贈王廣文
作者:
薛瑄
朝代:
明
西通崤沔東洛陽,澗流曲折波浪浪。
連峰疊巘互低昂,溪橋野店遙相望。
函關(guān)開豁地一方,新安老樹浮高隍。
山回川合郁蒼蒼,儲精孕秀不可當(dāng)。
錢君若水慎行藏,急流勇退何徜徉。
韓侯擒虎智力強,高勛亦可銘太常。
其馀豪杰皆昂藏,弱毫未易俱談?chuàng)P。
王喬古洞南山陽,世傳鐵斧殊荒唐。
洪爐烈焰徒煌煌,百煉不改纖毫鋼。
古來雷斧墜穹皇,陰陽摶結(jié)成鋒铓
。
鐵斧無乃類此行,胡為末俗相驚惶。
我行愛此山水鄉(xiāng),往來屢宿芹頖堂。
芹頖廣文情慨慷,時能取樂行華觴。
諸生羅列芝蘭香,爭持斗酒澆我腸。
醉來意氣何揚揚,為之放筆掃秕糠。
掇拾故跡百十忘,頗勝燕石為琳瑯。
欲行不行意徊徨,明朝別思俱茫茫。
詩句欣賞
MORE+
看滿載圖書,蕓霏別舸,傾城冠蓋,云擁離筵
出處:
木蘭花慢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酌杯起、為公壽,問幾人舒卷似公賢
出處:
木蘭花慢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海上耆英會啟,日邊循吏名傳
出處:
木蘭花慢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少年勤學(xué)慕三馀,玉立亭亭眾不如
出處:
筠窗靜讀詩為山斗族孫天相作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擊節(jié)常歌君子操,閉門時誦太玄書
出處:
筠窗靜讀詩為山斗族孫天相作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光回夜榻親螢火,香滿晨窗辟蠹魚
出處:
筠窗靜讀詩為山斗族孫天相作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萬卷可開須努力,河南家世本宗儒
出處:
筠窗靜讀詩為山斗族孫天相作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桂漿三奠隴云寒,共識賢侯此意難
出處:
陪歐陽令君奠故宋尚書金忠肅公墓并立石表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泉下屢更新歲月,人間誰問古衣冠
出處:
陪歐陽令君奠故宋尚書金忠肅公墓并立石表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青山再下樵蘇禁,白石重將姓字刊
出處:
陪歐陽令君奠故宋尚書金忠肅公墓并立石表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擬有頌聲傳故事,無邊光彩動林巒
出處:
陪歐陽令君奠故宋尚書金忠肅公墓并立石表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泠泠梓水源,郁郁青山趾
出處:
寄題婺源沙陽宗家二書院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中有兩書堂,如鵠東西峙
出處:
寄題婺源沙陽宗家二書院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為問作者誰,吾宗有先子
出處:
寄題婺源沙陽宗家二書院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當(dāng)其全盛時,紛紛集多士
出處:
寄題婺源沙陽宗家二書院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弦誦出林樾,燈火照墟里
出處:
寄題婺源沙陽宗家二書院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固將希圣賢,豈獨事青紫
出處:
寄題婺源沙陽宗家二書院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兩雛得聯(lián)升,家譽亦騰起
出處:
寄題婺源沙陽宗家二書院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自從兵革來,家業(yè)已中燬
出處:
寄題婺源沙陽宗家二書院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人民嗟久非,山川幸良是
出處:
寄題婺源沙陽宗家二書院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連峰疊巘互低昂,溪橋野店遙相望。
函關(guān)開豁地一方,新安老樹浮高隍。
山回川合郁蒼蒼,儲精孕秀不可當(dāng)。
錢君若水慎行藏,急流勇退何徜徉。
韓侯擒虎智力強,高勛亦可銘太常。
其馀豪杰皆昂藏,弱毫未易俱談?chuàng)P。
王喬古洞南山陽,世傳鐵斧殊荒唐。
洪爐烈焰徒煌煌,百煉不改纖毫鋼。
古來雷斧墜穹皇,陰陽摶結(jié)成鋒铓。
鐵斧無乃類此行,胡為末俗相驚惶。
我行愛此山水鄉(xiāng),往來屢宿芹頖堂。
芹頖廣文情慨慷,時能取樂行華觴。
諸生羅列芝蘭香,爭持斗酒澆我腸。
醉來意氣何揚揚,為之放筆掃秕糠。
掇拾故跡百十忘,頗勝燕石為琳瑯。
欲行不行意徊徨,明朝別思俱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