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梅蕃祚
梅蟠
梅詢
梅鋗
梅際郇
梅陶
梅順淑
梅鼎祚
夢庵在居士
夢蘇道人
夢麟
梵仙
梵琦
梵音
棘嵩
棘據(jù)
棘腆
椿
楚兒
楚娘
楚建中
楚琛
樓云臥
樓光
樓常
樓異
樓扶
樓村
樓枎
樓楚材
精選古詩
感懷(十四首)其六
感懷(十四首)其七
感懷(十四首)其八
感懷(十四首)其九
感懷(十四首)其十
感懷(十四首)其十一
感懷(十四首)其十二
感懷(十四首)其十三
古詩名句
塔鈴自觸微風(fēng)語,灘石長磨細(xì)浪圓
龍化老人來聽法,手持珠獻(xiàn)不論錢
船上見月如可呼,愛之且復(fù)留斯須
青山倒影水連郭,白藕作花香滿湖
仙林寺遠(yuǎn)鐘已動,靈隱塔高燈欲無
西風(fēng)吹人不得寐,坐聽魚蟹翻菰蒲
南能北秀同一師,朝參暮請同一時
胡為分宗作南北,匹似骨肉成乖離?只緣見性有差別,究竟也知無二說
查古詩
搜索
鏡園篇為劉百世賦園傍湖水故名
作者:
鄧云霄
朝代:
明
誰家池館好乘涼,正憶臨流一漱芳。
騎馬紅塵元市郭,入門綠野變江鄉(xiāng)。
江鄉(xiāng)亂水侵花徑,淡掃明湖開曉鏡。
河伯軒窗忽倒翻,鮫人簾戶相輝映。
空闊望霏微,盤龍昨夜歸。
彩鸞云外舞,金鵲影中飛。
地為玉匣天為蓋,霧幌霞綃無粉繪
。
寶靨平分楊柳眉,菱花半罥芙蓉帶。
一片寒光散夕陰,四規(guī)氣色自蕭森。
夷則會聞沉井底,玄冥今見出江心。
井底與江心,依希通貝闕。
玳瑁高臺能□風(fēng),珊瑚小架偏橫月。
澄明天水兩相和,黛斂亭亭洛浦波。
雨過似經(jīng)神女照,煙消恍被仙人磨。
御溝流出帝城東,知有清輝接魏宮。
已占湖光燕市外,何須敕賜剡川中。
季真風(fēng)調(diào)如之子,水鏡先生差可擬。
炯炯虛襟照膽肝,泠泠雅韻無塵滓。
留賓杯酒泛漣漪,風(fēng)急臺高冷浸肌。
座上恐逢蒼水使,檐前休掛白龍皮。
詩句欣賞
MORE+
我有一樽酒,欲酌還停斟
出處:
夏至日北澗自留坐懷一二知己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安得攜朋儔,于焉共清吟
出處:
夏至日北澗自留坐懷一二知己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碧山既偕賞,青溪倏傷別
出處:
張山人別后懷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游絲行處墜,云光望中滅
出處:
張山人別后懷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流思記幽蹤,軫情眷芳節(jié)
出處:
張山人別后懷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無由展良覿,從茲委娛悅
出處:
張山人別后懷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石壁如飛帆,天風(fēng)吹不去
出處:
石帆山圖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千古障層空,隱隱拂天柱
出處:
石帆山圖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遠(yuǎn)映江上舟,高出林中樹
出處:
石帆山圖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相望值春暮,懷歸謾延佇
出處:
石帆山圖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蕭條齋舍前,隙地頗高爽
出處:
種菊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茲焉倦耘鋤,而乃成廢壤
出處:
種菊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邇來學(xué)種菊,始為驅(qū)草莽
出處:
種菊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掩冉籬落間,枝葉紛以長
出處:
種菊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雖煩灌溉勤,亦藉雨露養(yǎng)
出處:
種菊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秋香固所說,晚節(jié)亦可仰
出處:
種菊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匪曰表隱名,聊以備幽賞
出處:
種菊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采蘭江之濆,蘭葉何靡靡
出處:
采蘭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采之欲遺誰,將以贈君子
出處:
采蘭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幽蘭氣惟馨,君子德惟美
出處:
采蘭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騎馬紅塵元市郭,入門綠野變江鄉(xiāng)。
江鄉(xiāng)亂水侵花徑,淡掃明湖開曉鏡。
河伯軒窗忽倒翻,鮫人簾戶相輝映。
空闊望霏微,盤龍昨夜歸。
彩鸞云外舞,金鵲影中飛。
地為玉匣天為蓋,霧幌霞綃無粉繪。
寶靨平分楊柳眉,菱花半罥芙蓉帶。
一片寒光散夕陰,四規(guī)氣色自蕭森。
夷則會聞沉井底,玄冥今見出江心。
井底與江心,依希通貝闕。
玳瑁高臺能□風(fēng),珊瑚小架偏橫月。
澄明天水兩相和,黛斂亭亭洛浦波。
雨過似經(jīng)神女照,煙消恍被仙人磨。
御溝流出帝城東,知有清輝接魏宮。
已占湖光燕市外,何須敕賜剡川中。
季真風(fēng)調(diào)如之子,水鏡先生差可擬。
炯炯虛襟照膽肝,泠泠雅韻無塵滓。
留賓杯酒泛漣漪,風(fēng)急臺高冷浸肌。
座上恐逢蒼水使,檐前休掛白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