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王爾鑒
王尚學(xué)
王尚恭
王尚絅
王尚綗
王尚辰
王堯典
王堯臣
王盡心
王居安
王屋
王履
王履貞
王山
王巖
王巖叟
王岱
王岳靈
王峻
王崇
王崇拯
王崇簡
王嵎
王嵩高
王工部
王巨仁
王鞏
王巳
王巽
王師曾
精選古詩
大孤山
子上弟折贈木犀數(shù)枝走筆謝之
小池荷葉雨聲
小舟
小舟晚興四首其一
小孤山
小灘三首其二
小灘三首其一
古詩名句
屏讒邪,正出納
文昌開,箕斗合
空心勁草瑯玕節(jié),瘦如筆枝赤如鐵
壺公手中曾擲之,黃公石上飛星裂
璣天道人雙眼青,見之不減九節(jié)藤
神丁未窺混沌竅,中有萬壑銅龍聲
道人親鑿崆峒玉,九漏玲瓏尺度足
黑蛇飛來膝上橫,道人手中嘯鸞鵠
查古詩
搜索
五惜
作者:
韓上桂
朝代:
明
三惜曰:圣明在御,品物咸亨。
龍興虎嘯,道與時行。
有崎嶇之賤士,獨壹郁以傷情。
其處身也寡營,其與物也無競。
巽讓得之前聞,淡約出于至性。
自言家傍南海,系溯安陽。
五云曳采,北斗垂光。
倚旗峰之峍屼,引珠浦之微茫。
舞象之年,知名下邑,入洛之歲,偕計上方。
梅花嶺畔白如霜,楊子江頭映綠楊。
維舟建業(yè)看春色,走馬新豐問帝鄉(xiāng)。
聞道天朝招俊茂,棘院森沉嚴(yán)晝漏。
凌云杞梓并承斤,照日鹓鸞同入彀。
效太平而獻(xiàn)策,擬大寶以揚箴。
將輸負(fù)曝之缊,愿溉烹魚之鬵。
燕臺雄駿似云屯,蹇駑何堪重價論。
本期燒尾乘桃浪,豈知點額困龍門。
辭閶闔以蓬飄,溯河淮而旅泊。
題詩瓜步之亭,作賦荊溪之閣。
文酒盛以相從,賓朋歡其共謔。
棄九仞之成勞,希千秋之杰作。
雕霞鏤雪逞新裁,筆底瓊花次第開。
似從緱嶺吹笙過,又向岷江濯錦回
。
彈寶瑟以干齊,服章甫而適越。
雖工巧以何為,見趨舍之徒汨。
玉為釜兮珠為糧,金作楫兮銀作航。
欲療饑兮不可,思遠(yuǎn)涉兮何方。
豫五起而不中,管三戰(zhàn)而皆北。
諒天運之多艱,亦人謀之近惑。
日已邁兮月亦馳,虛盛際兮空含悲。
求背城兮拾燼,顧然灰兮何時。
懼此生之泯沒,故數(shù)過而長咨。
詩句欣賞
MORE+
我自東行君自回,清江小艇逐風(fēng)開
出處:
謝呂山人殊長老送別江南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今宵雪屋懸燈坐,還復(fù)臨樽待我來
出處:
謝呂山人殊長老送別江南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一度看花一度春,東風(fēng)又過楚江津
出處:
次韻別王止仲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如何綠水橋頭酒,不醉陽關(guān)曲里人
出處:
次韻別王止仲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風(fēng)風(fēng)雨雨暗消春,楊柳官橋夜掩津
出處:
次韻別王止仲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不是子規(guī)啼欲倦,扁舟知有未歸人
出處:
次韻別王止仲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夕陽野渡人歸后,山館南風(fēng)客到初
出處:
次蜀山別韓文學(xué)同杜校書記李逸人莊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可恨同來不同去,煩君為寄故鄉(xiāng)書
出處:
次蜀山別韓文學(xué)同杜校書記李逸人莊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落葉柴扉晝不開,小箋相寄手親裁
出處:
次韻張文學(xué)見招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遙知著屐空山里,蘿徑孤琴候我來
出處:
次韻張文學(xué)見招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湖天浩浩白云秋,鷗鷺飛邊有去舟
出處:
送呂山人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行到湖東回首處,春山記取是同游
出處:
送呂山人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桃花飛盡柳花飛,三月江南尚臘衣
出處:
送張甘白還吳北郭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為問東湖云共宿,春風(fēng)此度送人歸
出處:
送張甘白還吳北郭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秋水柴門竹外開,階前片石是琴臺
出處:
山齋圖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山中幾夜風(fēng)連雨,明日還應(yīng)借屐來
出處:
山齋圖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幾度登臨托遠(yuǎn)思,樓中山色意中詩
出處:
西爽樓圖贈王主簿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西風(fēng)又復(fù)來看畫,卻憶扁舟送別時
出處:
西爽樓圖贈王主簿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綠陰到處有黃鸝,僧院山深客聽遲
出處:
雙溪僧舍聞鶯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獨恨春風(fēng)輕易老,聽時不及在花時
出處:
雙溪僧舍聞鶯
作者:
徐賁
朝代:
元末明初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龍興虎嘯,道與時行。
有崎嶇之賤士,獨壹郁以傷情。
其處身也寡營,其與物也無競。
巽讓得之前聞,淡約出于至性。
自言家傍南海,系溯安陽。
五云曳采,北斗垂光。
倚旗峰之峍屼,引珠浦之微茫。
舞象之年,知名下邑,入洛之歲,偕計上方。
梅花嶺畔白如霜,楊子江頭映綠楊。
維舟建業(yè)看春色,走馬新豐問帝鄉(xiāng)。
聞道天朝招俊茂,棘院森沉嚴(yán)晝漏。
凌云杞梓并承斤,照日鹓鸞同入彀。
效太平而獻(xiàn)策,擬大寶以揚箴。
將輸負(fù)曝之缊,愿溉烹魚之鬵。
燕臺雄駿似云屯,蹇駑何堪重價論。
本期燒尾乘桃浪,豈知點額困龍門。
辭閶闔以蓬飄,溯河淮而旅泊。
題詩瓜步之亭,作賦荊溪之閣。
文酒盛以相從,賓朋歡其共謔。
棄九仞之成勞,希千秋之杰作。
雕霞鏤雪逞新裁,筆底瓊花次第開。
似從緱嶺吹笙過,又向岷江濯錦回。
彈寶瑟以干齊,服章甫而適越。
雖工巧以何為,見趨舍之徒汨。
玉為釜兮珠為糧,金作楫兮銀作航。
欲療饑兮不可,思遠(yuǎn)涉兮何方。
豫五起而不中,管三戰(zhàn)而皆北。
諒天運之多艱,亦人謀之近惑。
日已邁兮月亦馳,虛盛際兮空含悲。
求背城兮拾燼,顧然灰兮何時。
懼此生之泯沒,故數(shù)過而長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