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杜鼒
杜龍沙
束從周
束宗庚
束宗癸
束皙
束蘅
束長孺
來復(fù)
來季奴
來廷紹
來梓
來氏
來濟
來維禮
來集之
來鵬
楊一廉
楊一清
楊萬畢
楊萬藻
楊萬里
楊與立
楊世奕
楊世清
楊世謙
楊中訥
楊義方
楊之琦
楊之秀
精選古詩
九日
雨后
感事
梨花
一溪
春早二首其一
春早二首其二
讀紀(jì)信傳
古詩名句
不忘無逸戒,艱難興王業(yè)
深居恭默養(yǎng)天真,藻思風(fēng)生筆有神
珍賜寶藏期百世,馀光猶足耀鄉(xiāng)鄰
不假清虛味道真,至誠志氣自如神
微臣輔德知何有,兩載深慚備四鄰
朝看南山云,暮看南山月
朝莫對南山,南山青不歇
春采南山芝,冬茹南山雪
查古詩
搜索
詩序《張棟詩詞選》
作者:
熊東遨
朝代:
當(dāng)代
詩道延綿古迄今,巔峰不乏有人臨。
汨羅江上懷沙客,獲盡千秋萬代心。
繼起三曹兼二謝,精光足亮茫茫夜。
更添一位九江陶,樂抱清懷守田舍。
李杜撬開絕頂門,跟風(fēng)涌入唐人群。
水涯山角經(jīng)行處,各把風(fēng)光占幾分。
后賢不盡前賢效,復(fù)借詩余生別調(diào)。
別開一境有東坡,自合掀髯仰天笑。
爾后千年百年間,長河時有大波翻。
或云不足驚天地,卷到身前亦可觀。
最是而今行大運,路花溪草俱成陣。
蟬琴蛙鼓柳鶯簫,各逞奇才歌鼎盛。
爭與天公試比高,詩王詩伯如牛毛。
免冠昨日公門客,鬢角多簪毛一條。
邑城有子名張棟,獨坐幽篁心不動
。
那管溪山晦與明,撥弦自把清風(fēng)送。
更有一端人笑癡,槐林守望雪香時。
花陰靜看蜂來往,不為分香為釣詩。
釣得琳瑯詩串串,秋林新葉開生面。
定知詩好不須多,選取精華歸一卷。
一卷編成寄我看,約為數(shù)語作開端。
我讀其詩味其趣,古井心亦生微瀾。
嗟爾長年作官吏,居然未染官場氣。
清風(fēng)詩筆掃車塵,另辟一方幽靜地。
人道文章老更成,張詩好處在初生。
歡笑悲啼如赤子,一聲足令全城傾。
莫謂予言有虛妄,予言準(zhǔn)在傳媒上。
試拈一例與同觀,不信諸君眼不亮:槐林深處小亭開,雀鳥徐行啄紫苔。
手倦拋書依石臥,清風(fēng)夢里送香來。
不為耽詩寧有此,天生一個書呆子。
品其詩也知其人,便有猶疑應(yīng)可止。
我愛張詩品性真,遵循正道遠(yuǎn)旁門。
縱然未至前人境,清氣猶能接幾分。
置罷弁言還自笑:能憑一管窺全豹?夜深湖畔水風(fēng)涼,月片荷珠成映照。
詩句欣賞
MORE+
青山列戟無人處,笑有孤舟一枕寒
出處:
舟泊斷藤峽
作者:
毛紹齡
朝代:
明
落霞片片夕陽天,寂寂孤城草樹連
出處:
聞鷓鴣
作者:
毛紹齡
朝代:
明
倦客未歸秋又盡,鷓鴣啼破隔江煙
出處:
聞鷓鴣
作者:
毛紹齡
朝代:
明
翠擁山亭漠漠煙,曉聯(lián)飛蓋共翩然
出處:
三月三日劉肯齋以詩約登金山游賞次韻答之
作者:
毛紹齡
朝代:
明
可堪烽火年年是,酒戶河橋減昔年
出處:
三月三日劉肯齋以詩約登金山游賞次韻答之
作者:
毛紹齡
朝代:
明
憶昔金堤十里長,榕陰倒影欲分江
出處:
憶昔
作者:
毛紹齡
朝代:
明
如今破后無人筑,野草荒沙弄夕陽
出處:
憶昔
作者:
毛紹齡
朝代:
明
曉妝誰與畫雙蛾,湘浦秋風(fēng)雁影過
出處:
秋日效古有所思
作者:
毛紹齡
朝代:
明
江上不傳芳信到,可堪明月夜來多
出處:
秋日效古有所思
作者:
毛紹齡
朝代:
明
車馬經(jīng)過何處頻,豐碑片片驛邊新
出處:
愛民碑
作者:
毛紹齡
朝代:
明
貧民但賣山頭石,不是襄陽墮淚人
出處:
愛民碑
作者:
毛紹齡
朝代:
明
怪石繁榕斷暑埃,玉屏如水逐秋來
出處:
游小金山
作者:
陳道
朝代:
明
波間日月輪邊轉(zhuǎn),海上風(fēng)云鏡里回
出處:
游小金山
作者:
陳道
朝代:
明
傍晚黿鼉窺席罷,占沙鸂鶒背人開
出處:
游小金山
作者:
陳道
朝代:
明
浮名愧爾汀邊鶩,湛湛長江起暮哀
出處:
游小金山
作者:
陳道
朝代:
明
寶地珠林映遠(yuǎn)空,銀沙細(xì)浪影溶溶
出處:
游小金山
作者:
陳道
朝代:
明
穿門葉散清江朗,入院風(fēng)光醉興濃
出處:
游小金山
作者:
陳道
朝代:
明
梵塔曲盤當(dāng)落日,欄桿百尺送飛鴻
出處:
游小金山
作者:
陳道
朝代:
明
長生習(xí)傍云巖轉(zhuǎn),仄徑漁樵忽謾逢
出處:
游小金山
作者:
陳道
朝代:
明
砥柱鯨波迥不群,曉光春色隔溪分
出處:
游小金山
作者:
陳道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汨羅江上懷沙客,獲盡千秋萬代心。
繼起三曹兼二謝,精光足亮茫茫夜。
更添一位九江陶,樂抱清懷守田舍。
李杜撬開絕頂門,跟風(fēng)涌入唐人群。
水涯山角經(jīng)行處,各把風(fēng)光占幾分。
后賢不盡前賢效,復(fù)借詩余生別調(diào)。
別開一境有東坡,自合掀髯仰天笑。
爾后千年百年間,長河時有大波翻。
或云不足驚天地,卷到身前亦可觀。
最是而今行大運,路花溪草俱成陣。
蟬琴蛙鼓柳鶯簫,各逞奇才歌鼎盛。
爭與天公試比高,詩王詩伯如牛毛。
免冠昨日公門客,鬢角多簪毛一條。
邑城有子名張棟,獨坐幽篁心不動。
那管溪山晦與明,撥弦自把清風(fēng)送。
更有一端人笑癡,槐林守望雪香時。
花陰靜看蜂來往,不為分香為釣詩。
釣得琳瑯詩串串,秋林新葉開生面。
定知詩好不須多,選取精華歸一卷。
一卷編成寄我看,約為數(shù)語作開端。
我讀其詩味其趣,古井心亦生微瀾。
嗟爾長年作官吏,居然未染官場氣。
清風(fēng)詩筆掃車塵,另辟一方幽靜地。
人道文章老更成,張詩好處在初生。
歡笑悲啼如赤子,一聲足令全城傾。
莫謂予言有虛妄,予言準(zhǔn)在傳媒上。
試拈一例與同觀,不信諸君眼不亮:槐林深處小亭開,雀鳥徐行啄紫苔。
手倦拋書依石臥,清風(fēng)夢里送香來。
不為耽詩寧有此,天生一個書呆子。
品其詩也知其人,便有猶疑應(yīng)可止。
我愛張詩品性真,遵循正道遠(yuǎn)旁門。
縱然未至前人境,清氣猶能接幾分。
置罷弁言還自笑:能憑一管窺全豹?夜深湖畔水風(fēng)涼,月片荷珠成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