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中醫(yī)文化
詩人
鄭伯英
鄭佐
鄭作肅
鄭俠
鄭僑
鄭俞
鄭儋
鄭允端
鄭元
鄭元昭
鄭元祐
鄭元秀
鄭先樸
鄭光業(yè)
鄭光祖
鄭克己
鄭公超
鄭蘭
鄭蘭孫
鄭蘭枝
鄭關(guān)
鄭典
鄭兼才
鄭內(nèi)翰
鄭冠卿
鄭準(zhǔn)
鄭鳳庭
鄭剛中
鄭協(xié)
鄭南
精選古詩
謁泰陵其三
西陵觀月
下陵作
謁陵途次柬子淵太史
酬崦西侍讀見贈上陵之作
酬未齋宮諭見贈其一
酬未齋宮諭見贈其二
酬石門侍讀見贈
古詩名句
有足不傳云外信,無端偏惹客中愁
影橫斜月天連塞,夢繞黃蘆雪覆洲
霄漢翱翔應(yīng)有自,生平不為稻粱謀
幾朵亭亭靚晚芳,無端淺碧間輕黃
山墻零露開時好,野館臨風(fēng)嗅處香
冷艷不同桃李笑,幽情肯惹蝶蜂忙
霜禽錯恨韶光晚,碎語枝頭怨夕陽
一簇高低近翠微,碧云紅樹靜依依
查古詩
搜索
詩序《張棟詩詞選》
作者:
熊東遨
朝代:
當(dāng)代
詩道延綿古迄今,巔峰不乏有人臨。
汨羅江上懷沙客,獲盡千秋萬代心。
繼起三曹兼二謝,精光足亮茫茫夜。
更添一位九江陶,樂抱清懷守田舍。
李杜撬開絕頂門,跟風(fēng)涌入唐人群。
水涯山角經(jīng)行處,各把風(fēng)光占幾分。
后賢不盡前賢效,復(fù)借詩余生別調(diào)。
別開一境有東坡,自合掀髯仰天笑。
爾后千年百年間,長河時有大波翻。
或云不足驚天地,卷到身前亦可觀。
最是而今行大運,路花溪草俱成陣。
蟬琴蛙鼓柳鶯簫,各逞奇才歌鼎盛
。
爭與天公試比高,詩王詩伯如牛毛。
免冠昨日公門客,鬢角多簪毛一條。
邑城有子名張棟,獨坐幽篁心不動。
那管溪山晦與明,撥弦自把清風(fēng)送。
更有一端人笑癡,槐林守望雪香時。
花陰靜看蜂來往,不為分香為釣詩。
釣得琳瑯詩串串,秋林新葉開生面。
定知詩好不須多,選取精華歸一卷。
一卷編成寄我看,約為數(shù)語作開端。
我讀其詩味其趣,古井心亦生微瀾。
嗟爾長年作官吏,居然未染官場氣。
清風(fēng)詩筆掃車塵,另辟一方幽靜地。
人道文章老更成,張詩好處在初生。
歡笑悲啼如赤子,一聲足令全城傾。
莫謂予言有虛妄,予言準(zhǔn)在傳媒上。
試拈一例與同觀,不信諸君眼不亮:槐林深處小亭開,雀鳥徐行啄紫苔。
手倦拋書依石臥,清風(fēng)夢里送香來。
不為耽詩寧有此,天生一個書呆子。
品其詩也知其人,便有猶疑應(yīng)可止。
我愛張詩品性真,遵循正道遠(yuǎn)旁門。
縱然未至前人境,清氣猶能接幾分。
置罷弁言還自笑:能憑一管窺全豹?夜深湖畔水風(fēng)涼,月片荷珠成映照。
詩句欣賞
MORE+
我向?qū)④婟埾笥?,山寮分得貝多?/a>
出處:
從惟寅乞貝葉經(jīng)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公孫弟子劍光芒,臨穎家惟十二娘
出處:
觀舞劍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玉貌錦衣君不見,杜陵禁得鬢毛蒼
出處:
觀舞劍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江南江北露華深,黃葉丹楓寄遠(yuǎn)心
出處:
秋夜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一夜歸人頭欲白,故園猶隔萬家砧
出處:
秋夜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飛泉仄掛半空寒,石室云扉鎖郁盤
出處:
題白泉小景贈李季常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何限鐵橋橋畔雪,竹西歸去幾回看
出處:
題白泉小景贈李季常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西風(fēng)瓢笠渡江關(guān),秋滿長干待爾還
出處:
湛上人自五臺省其師清公還金陵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莫更十方行乞法,文殊今在五臺山
出處:
湛上人自五臺省其師清公還金陵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柳花撲酒驛門前,白苧城頭望泖煙
出處:
送金道存往松江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若共吳儂懷粵客,木蘭還送渡江船
出處:
送金道存往松江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浮海南行佛業(yè)興,巖頭猶紀(jì)過江僧
出處:
達(dá)摩洞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渡蘆去面嵩山壁,傳得東來第一燈
出處:
達(dá)摩洞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江風(fēng)搖飏五銖衣,鏡作花林雪作圍
出處:
梅花水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春入年來池上樹,玉鱗不向白門飛
出處:
梅花水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阿耨池前白石壇,西來一派在江干
出處:
涌泉庵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高僧卓錫飛空去,云滿山瓢玉液寒
出處:
涌泉庵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仙人臺近瞰中峰,西澗招提萬樹松
出處:
嘉善寺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豈有支公談白馬,杖藜吾自聽山鐘
出處:
嘉善寺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普光功德照恒河,此地如來十萬多
出處:
觀音巖
作者:
歐大任
朝代:
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汨羅江上懷沙客,獲盡千秋萬代心。
繼起三曹兼二謝,精光足亮茫茫夜。
更添一位九江陶,樂抱清懷守田舍。
李杜撬開絕頂門,跟風(fēng)涌入唐人群。
水涯山角經(jīng)行處,各把風(fēng)光占幾分。
后賢不盡前賢效,復(fù)借詩余生別調(diào)。
別開一境有東坡,自合掀髯仰天笑。
爾后千年百年間,長河時有大波翻。
或云不足驚天地,卷到身前亦可觀。
最是而今行大運,路花溪草俱成陣。
蟬琴蛙鼓柳鶯簫,各逞奇才歌鼎盛。
爭與天公試比高,詩王詩伯如牛毛。
免冠昨日公門客,鬢角多簪毛一條。
邑城有子名張棟,獨坐幽篁心不動。
那管溪山晦與明,撥弦自把清風(fēng)送。
更有一端人笑癡,槐林守望雪香時。
花陰靜看蜂來往,不為分香為釣詩。
釣得琳瑯詩串串,秋林新葉開生面。
定知詩好不須多,選取精華歸一卷。
一卷編成寄我看,約為數(shù)語作開端。
我讀其詩味其趣,古井心亦生微瀾。
嗟爾長年作官吏,居然未染官場氣。
清風(fēng)詩筆掃車塵,另辟一方幽靜地。
人道文章老更成,張詩好處在初生。
歡笑悲啼如赤子,一聲足令全城傾。
莫謂予言有虛妄,予言準(zhǔn)在傳媒上。
試拈一例與同觀,不信諸君眼不亮:槐林深處小亭開,雀鳥徐行啄紫苔。
手倦拋書依石臥,清風(fēng)夢里送香來。
不為耽詩寧有此,天生一個書呆子。
品其詩也知其人,便有猶疑應(yīng)可止。
我愛張詩品性真,遵循正道遠(yuǎn)旁門。
縱然未至前人境,清氣猶能接幾分。
置罷弁言還自笑:能憑一管窺全豹?夜深湖畔水風(fēng)涼,月片荷珠成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