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古籍
  • 東坡易傳 剝 卦 (第二十三)

    作者: 《東坡易傳》蘇軾
      艮上

      坤下

      “剝”:不利有攸往。

      《彖》曰:“剝”,剝也,柔變剛也?!安焕胸?,小人長也。順而止之,觀象也。   見可而后動。

      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象》曰:山附於地,“剝”;上以厚下安宅。

      身安而民與之,則“剝”者自衰,不與之校也。   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兇。

      《象》曰:“剝床以足”,以滅下也。

      六二:剝床以辨,蔑;貞兇。

      《象》曰:“剝床以辨”,未有與也。

      陽在上,故君子以上三爻為己。載己者①,床也,故下為床②。陰之長,猶水之溢也,故曰“蔑”。“辨”,足之上也,床與足之間,故曰“辨”。君子之于小人,不疾其有邱山之惡,而幸其有毫發(fā)之善,“剝床以足”,且及其“辨”矣,猶未直以為兇也,曰“蔑,貞”而后“兇”。小人之于正也,絕蔑無余,而后“兇”可必也;若猶有余,則君子自其“余”而懷之矣,故曰“剝床以辨,未有與也”。小人之為惡也,有人與之然后自信以果。方其未有與也,則其愧而未果之際也。

      「校注」

     ?、贋榧?,載己:原文與《蘇氏易傳》均作“已”,均屬刻印之誤。

     ?、谙聻榇玻骸短K氏易傳》作“下為剝床”,誤。

      六三:剝之,無咎。

      《象》曰:“剝之無咎”,失上下也。

      王弼曰:“群陰剝陽,己獨協(xié)焉①,雖處于剝,可以無咎?!薄吧舷赂饔卸帲瑧?yīng)陽則失上下也?!?

      「校注」

     ?、偌邯殔f(xié)焉:原文與《蘇氏易傳》均作“已獨協(xié)焉”,均屬刻印之誤?!吨芤渍x》所載王弼原注為“我獨協(xié)焉”,從而改之。   六四:剝床以膚,兇。

      《象》曰:“剝床以膚”,切近災(zāi)也。

      “剝床以膚”,始及己矣①,雖欲懷之而不可得矣,故直曰“兇”。

      「校注」  ?、偈技凹阂樱涸呐c《蘇氏易傳》均作“已”,均屬刻印之誤。

      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

      《象》曰:“以宮人寵”,終無尤也。

      “觀”之世幾于“剝”矣,而言不及小人者,其主陽也;六五,“剝”之主,凡“剝”者,皆其類也。圣人不能使之無寵于其類,故擇其害之淺者許之。四以下,“貫魚”之象也。自上及下,施寵均也。夫?qū)櫨?,則勢分;勢分,則害淺矣。以宮人之寵寵之,不及以政也。不及以政,豈惟自安,亦以安之,故“無不利”。圣人之教人也,容其或有而去其太甚,庶幾從之。如責(zé)之以必?zé)o,則彼有不從而已矣。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

      《象》曰:“君子得輿”,民所載也;“小人剝廬”,終不可用也。

      “果”,未有不見食者也;“碩”而不見食,必不可食者也。智者去之,愚者眷焉。上九之失民久矣,五陰之勢足以轢而取之,然且獨存于上者,彼特存我以為名爾,與之合則存,不與之合則亡,君子以為是不可食之果也,而亟去之。彼得志于上,必食其下,故君子去其上而出其下,可以得民。載于下謂之“輿”,庇于上謂之“廬”?!皬]”者,既剝之余也,豈可復(fù)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