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部
精選古籍
禾譜
天工開物
農學古籍概覽
氾勝之書
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
南越筆記
清稗瑣綴
清代野記
墨子白話今譯
永歷實錄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出 版 說 明
作者: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常璩撰(晉) 任乃強校注
《華陽國志》是一部有影響的歷史、地理著作,《四庫全書》入史部載記類,近人則往往將其劃入地方志中,並被譽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方志之一。
作者常璩(約公元二九一—三六一),東晉蜀郡江原(今四川崇慶)人。自後漢迄晉世,常氏世代為官,為江原巨族。常璩少年時,得遍讀先世遺書,頗負才名。氐人李氏在四川建立成漢政權以後,注意網羅舊家大族。李期、李壽之世,常璩任成漢史官,獲讀宮中圖籍版檔,曾撰《梁益二州地志》、《巴漢志》、《蜀志》、《南中志》等書多種。東晉永和三年(三四七),桓溫伐蜀,璩與中書監(jiān)王嘏等勸李勢降晉。入晉後,因受歧視,不復汲汲仕進,乃懷憤裒削舊作,為《華陽國志》。
《華陽國志》十二卷,分為兩大部分,前四卷《巴志》、《漢中志》、《蜀志》、《南中志》為地理之部,所涉及的疆域,北起今陝甘南部,南到今滇南和滇西南邊境,西起今川西地區(qū),東至長江三峽地區(qū)。後九卷是對我國西南地區(qū)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記載,從遠古蠶叢、魚鳧的傳說時期起,至東晉咸康五年(三三九)止,其敘述的側重點,則在公孫述、劉焉據蜀時期,三國蜀漢時期和氐李成漢統(tǒng)治時期。 此書體製完備,資料豐富,考證翔實,文筆富贍。草創(chuàng)始就,即倍受重視。范曄著《後漢書》,裴松之注《三國志》,曾大量採取其文,後來崔鴻著《十六國春秋》、酈道元注《水經》、劉昭注《後漢志》,凡涉及西南史地者,亦無不盡量吸收《華陽國志》的成果。從《隋書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作者常璩(約公元二九一—三六一),東晉蜀郡江原(今四川崇慶)人。自後漢迄晉世,常氏世代為官,為江原巨族。常璩少年時,得遍讀先世遺書,頗負才名。氐人李氏在四川建立成漢政權以後,注意網羅舊家大族。李期、李壽之世,常璩任成漢史官,獲讀宮中圖籍版檔,曾撰《梁益二州地志》、《巴漢志》、《蜀志》、《南中志》等書多種。東晉永和三年(三四七),桓溫伐蜀,璩與中書監(jiān)王嘏等勸李勢降晉。入晉後,因受歧視,不復汲汲仕進,乃懷憤裒削舊作,為《華陽國志》。
《華陽國志》十二卷,分為兩大部分,前四卷《巴志》、《漢中志》、《蜀志》、《南中志》為地理之部,所涉及的疆域,北起今陝甘南部,南到今滇南和滇西南邊境,西起今川西地區(qū),東至長江三峽地區(qū)。後九卷是對我國西南地區(qū)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記載,從遠古蠶叢、魚鳧的傳說時期起,至東晉咸康五年(三三九)止,其敘述的側重點,則在公孫述、劉焉據蜀時期,三國蜀漢時期和氐李成漢統(tǒng)治時期。 此書體製完備,資料豐富,考證翔實,文筆富贍。草創(chuàng)始就,即倍受重視。范曄著《後漢書》,裴松之注《三國志》,曾大量採取其文,後來崔鴻著《十六國春秋》、酈道元注《水經》、劉昭注《後漢志》,凡涉及西南史地者,亦無不盡量吸收《華陽國志》的成果。從《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