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部
精選古籍
錦香亭
比目魚
白話山海經
返生香
九命奇冤
坐花志果
大宋宣和遺事
楊乃武與小白菜
章臺柳
驚夢啼
墨子白話今譯 十八非攻中
作者:
《墨子白話今譯》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為政于國家者(1) ,情欲譽之審,賞罰之當,刑政之不過失。..”是故子墨子曰:“古者有語:‘謀而不得,則以往知來,以見知隱(2) ’。謀若此可得而知矣。”今師徒唯毋興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以冬夏為者也,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今唯毋廢一時,則百姓饑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shù)。今嘗計軍上(3) :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撥劫(4) ,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5) ,不可勝數(shù)。又與矛、戟、戈、劍、乘車,其列住碎折靡弊而不反者(6) ,不可勝數(shù)。與其牛馬,肥而往,瘠而反,往死亡而不反者,不可勝數(shù)。與其涂道之修遠,糧食輟絕而下繼,百姓死者,不可勝數(shù)也。與其居處之不安,食飯之不時,饑飽之不節(jié),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勝數(shù)。喪師多不可勝數(shù),喪師盡不可勝計,則是鬼神之喪其主后,亦不可勝數(shù)。
國家發(fā)政,奪民之用,廢民之利,若此甚眾。然而何為為之?曰:“我貪伐勝之名,及得之利,故為之?!弊幽友栽唬骸坝嬈渌詣?,無所可用也;計其所得,反不如所喪者之多?!苯窆ト镏?、七里之郭,攻此不用銳,且無殺,而徒得此然也?殺人多必數(shù)于萬,寡必數(shù)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且可得也。今萬兼之國,虛數(shù)于千,不勝而入;廣衍數(shù)于萬,不勝而辟(7) 。然則土地者,所有馀也;王民者(8) ,所不足也。今盡王民之死,嚴下上之患,以爭虛城,則是棄所不足,而重所有馀也。為政若此,非國之務者也!
飾攻戰(zhàn)者言曰:“南則荊、吳之王,北則齊、晉之君,始封于天下之時,其土城之方,未至有數(shù)百里也;人徒之眾,未至有數(shù)十萬人也。以攻戰(zhàn)之故,土地之博,至有數(shù)千里也; 人徒之眾,至有數(shù)百萬人。故當攻戰(zhàn)而不可為也?!弊幽友栽唬骸半m四五國則得利焉,猶謂之非行道也。譬若醫(yī)之藥人之有病者然,今有醫(yī)于此,和合其祝藥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藥之。萬人食此,若醫(yī)四五人得利焉,猶謂之非行藥也。故孝子不以食其親,忠臣不以食其君。古者封國于天下,尚者以耳之所聞,近者以目之所見,以攻戰(zhàn)亡者,不可勝數(shù)?!焙我灾淙灰??東方有莒之國者,其為國甚小,間于大國之間,不敬事于大,大國亦弗之從而愛利,是以東者越人夾削其壤地,西者齊人兼而有之。計莒之所以亡于齊、越之間者,以是攻戰(zhàn)也。雖南者陳、蔡,其所以亡于吳、越之間者,亦以攻戰(zhàn)。雖北者且、不一著何(9) ,其所以亡于燕代、胡貊之間者,亦以攻戰(zhàn)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10) ,情欲得而惡失,欲安而惡危,故當攻戰(zhàn),而不可不非?!憋椆?zhàn)者之言曰:“彼不能收用彼眾,是故亡;我能收用我眾,以此攻戰(zhàn)于天下,誰敢不賓服哉!”子墨子言曰:“子雖能收用子之眾,子豈若古者吳闔閭哉?”古者吳闔閭教七年,奉甲執(zhí)兵,奔三百里而舍焉。次注林,出于冥隘之徑,戰(zhàn)于柏舉,中楚國而朝宋與及魯。至夫差之身,北而攻齊,舍于汶上,戰(zhàn)于艾陵,大敗齊人,而葆之大山(11) ;東而攻越,濟三江五湖,而葆之會稽。九夷之國莫不賓服。于是退不能賞孤,施舍群萌(12) ,自恃其力,伐其功,譽其志,怠于教。遂筑姑蘇之臺,七年不成。及若此,則吳有離罷之心(13) 。越王勾踐視吳上下不相得,收其眾以復其仇,入北郭,徙大內(14) ,圍王宮,而吳國以亡。昔者晉有六將軍,而智伯莫為強焉。計其土地之博,人徒之眾,欲以抗諸侯,以為英名、攻戰(zhàn)之速。故差論其爪牙之士,皆列其車舟之眾,以攻中行氏而有之,以其謀為既已足矣。又攻茲范氏而大敗之,并三家以為一家而不止,又圍趙襄子于晉陽。及若此,則韓、魏亦相從而謀曰:“古者有語:‘唇亡則齒寒?!w氏朝亡,我夕從之;趙氏夕亡,我朝從之。詩曰:‘魚水不務,陸將何及乎?’”是以三主之君,一心戮力,辟門除道,奉甲興士,韓、魏自外,趙氏自內,擊智伯,大敗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語曰:‘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褚怨?zhàn)為利,則蓋嘗鑒之于智伯之事乎(15) ?此其為不吉而兇,既可得而知矣?!?br>
[ 注釋] (1) “古”為“今”字之誤。(2) “見”通“現(xiàn)”。(3) “上”為“出”字之誤。(4) “撥”同“瞂”,“劫”同“鉣”。(5) “腑”為“腐”之假借字?!袄洹碑斪鳌般觥??!胺础蓖ā胺怠?。下同。(6) “列住”為“往則”之誤。(7) “辟”通“..” 。(8) “王”為“士”字之誤。下同。(9) “且不一著何”當作“且一不著何”。“一”疑為“以”字之誤。(10) “古”為“今”字之誤。(11) “葆”通“保”。(12)“萌”通“氓”。(13) “罷”為“披”之假借字。(14) “內”為“舟”字之誤。(15) “蓋”通“盍”。[ 白話]
墨子說道:“現(xiàn)在的王公大人掌握著國家大政的,如果確實希望毀譽精審,賞罰恰當,刑罰施政沒有過失,..”所以墨子說:“古時有這樣的話:‘如果謀慮不到,就根據(jù)過去推知未來,根據(jù)明顯的事推知隱微?!襁@樣謀慮,則所謀必得?!?br>
現(xiàn)在假如軍隊出征,冬天行軍害怕寒冷,夏天行軍害怕暑熱,這就是不可在冬、夏二季行軍的了。一到春天,就會荒廢百姓翻耕種植;在秋天,就會荒廢百姓收獲聚藏。現(xiàn)在荒廢了一季,那么百姓因饑寒而凍餓死的,就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我們現(xiàn)在試著計算一下:出兵時所用的竹箭、羽旄、帳幕、鎧甲、大小盾牌和刀柄,拿去用后弊壞腐爛得不可返回的,又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再加上戈矛、劍戟、兵車,拿去用后破碎弊壞而不可返回的,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牛馬帶去時都很肥壯,回來時全部瘦弱,至于去后死亡而不能返回的,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戰(zhàn)爭時因為道路遙遠,糧食的運輸有時中斷不繼,百姓因而死亡的,也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戰(zhàn)爭時人民居處都不安定,饑飽沒有節(jié)制,老百姓在道路上生病而死的,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喪師之事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軍士因而陣亡的更是無法計算,鬼神因此喪失后代祭祀的,也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
國家發(fā)動戰(zhàn)爭,剝奪百姓的財用,荒廢百姓的利益,象這樣多,然而又為什么還去做這種事呢?(他們)回答說:“我貪圖戰(zhàn)勝的聲名,和所獲得的利益,所以去干這種事。”墨子說:“計算他自己所贏得的勝利,是沒有什么用處的;計算他們所得到的東西,反而不如他所失去的多?!爆F(xiàn)在進攻一個三里的城和七里的郭,攻占這些地方不用精銳之師,且又不殺傷人眾,而能白白地得到它嗎?殺人多的必以萬計,少的必以千計,然后這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才能得到。現(xiàn)在擁有萬輛戰(zhàn)車的大國,虛邑數(shù)以千計,不勝其駐入;廣闊平衍之地數(shù)以萬計,不勝其開辟。既然如此,那可見土地是他所有余的,而人民是他所不足的?,F(xiàn)在盡讓士兵去送死,加重全國上下的禍患,以爭奪一座虛城,則是擯棄他所不足的,而增加他所有余的。施政如此,不是治國的要務呀!
為攻戰(zhàn)辯飾的人說道:“南方如楚、吳兩國之王,北方如齊、晉兩國之君,它們最初受封于天下的時候,土地城郭方圓還不到數(shù)百里,人民的總數(shù)還不到數(shù)十萬。因為攻戰(zhàn)的緣故,土地擴充到數(shù)千里,人口增多到數(shù)百萬。所以攻戰(zhàn)是不可以不進行的?!蹦诱f道:“即使有四、五個國家因攻戰(zhàn)而得到利益,也還不能說它是正道。好象醫(yī)生給有病的人開藥方一樣,假如現(xiàn)在有個醫(yī)生在這里,他拌好他的藥劑給天下有病的人服藥。一萬個人服了藥,若其中有四、五個人的病治好了,還不能說這是可通用的藥。所以孝子不拿它給父母服用,忠臣不拿它給君主服用。古時在天下封國,年代久遠的可由耳目所聞,年代近的可由親眼所見,由于攻戰(zhàn)而亡國的,多得數(shù)都數(shù)不清?!币蚝沃廊绱四兀繓|方有個莒國,這國家很小,而處于(齊、越)兩個大國之間,不敬事大國,也不聽從大國而唯利是好,結果東面的越國來侵削他的疆土,西面的齊國兼并、占有了它??紤]莒國被齊、越兩國所滅亡的原因,乃是由于攻戰(zhàn)。即使是南方的陳國、蔡國,它們被吳、越兩國滅亡的原因,也是攻戰(zhàn)的緣故。即使北方的柤國、不屠何國,它們被燕、代、胡、貉滅亡的原因,也是攻戰(zhàn)的緣故。所以墨子說道:“現(xiàn)在的王公大人如果確實想獲得利益而憎惡損失,想安定而憎惡危險,所以對于攻戰(zhàn),是不可不責難的?!睘楣?zhàn)辯飾的人又說:“他們不能收攬、利用他們的民眾士卒,所以滅亡了;我能收攬、利用我們的民眾士卒,以此在天下攻戰(zhàn),誰敢不投降歸附呢?”墨子說道:“您即使能收攬、利用您的民眾士卒,您難道比得上古時的吳王闔閭嗎?”古時的吳王闔閭教戰(zhàn)七年,士卒披甲執(zhí)刃,奔走三百里才停止歇息,駐扎在注林,取道冥隘的小徑,在柏舉大戰(zhàn)一場,占領楚國中央的都城,并使宋國與魯國被迫來朝見。及至吳夫差即位,向北攻打齊國,駐扎在汶上,大戰(zhàn)于艾陵,大敗齊人,使之退保泰山;向東攻打越國,渡過三江五湖,迫使越人退保會稽,東方各個小部落沒有誰敢不歸附。戰(zhàn)罷班師回朝之后,不能撫恤陣亡將士的遺族,也不施舍民眾,自恃自己的武力,夸大自己的功業(yè),吹噓自己的才智,怠于教練士卒,于是建筑姑蘇臺,歷時七年,尚未造成,至此吳人都有離異疲憊之心。越王勾踐看到吳國上下不相融洽,就收集他的士卒用以復仇,從吳都北郭攻入,遷走吳王的大船,圍困王宮,而吳國因這滅亡。從前晉國有六位將軍,而其中以智伯為最強大。他估量自己的土地廣大,人口眾多,想要跟諸侯抗衡,以為用攻戰(zhàn)的方式取得英名最快,所以指使他手下的謀臣戰(zhàn)將,排列好兵船戰(zhàn)車士卒,以之攻打中行氏,并占據(jù)其地。他認為自己的謀略已經高超到極點,又去進攻范氏,并大敗之,合并三家作為一家卻還不肯罷手,又在晉陽圍攻趙襄子。到此地步,韓、魏二家也互相商議道:“古時有話說:‘唇亡則齒寒?!w氏若在早晨滅亡,我們晚上將隨之;趙氏若在晚上滅亡,我們早晨將隨之。古詩說:‘魚在水中不快跑,一旦到了陸地,怎么還來得及呢?’”因此韓、魏、趙三家之主,同心戮力,開門清道,令士卒們穿上鎧甲出發(fā),韓、魏兩家軍隊從外面,趙氏軍隊從城內,合擊智伯。智伯大敗。
所以墨子說道:“古時有話說:‘君子不在水中照鏡子,而是以人作鏡子。在水中照鏡,只能看出面容;用人作鏡,則可以知吉兇?!F(xiàn)在若有人以為攻戰(zhàn)有利,那么何不以智伯失敗的事作借鑒呢?這種事的不吉而兇,已經可以知道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國家發(fā)政,奪民之用,廢民之利,若此甚眾。然而何為為之?曰:“我貪伐勝之名,及得之利,故為之?!弊幽友栽唬骸坝嬈渌詣?,無所可用也;計其所得,反不如所喪者之多?!苯窆ト镏?、七里之郭,攻此不用銳,且無殺,而徒得此然也?殺人多必數(shù)于萬,寡必數(shù)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且可得也。今萬兼之國,虛數(shù)于千,不勝而入;廣衍數(shù)于萬,不勝而辟(7) 。然則土地者,所有馀也;王民者(8) ,所不足也。今盡王民之死,嚴下上之患,以爭虛城,則是棄所不足,而重所有馀也。為政若此,非國之務者也!
飾攻戰(zhàn)者言曰:“南則荊、吳之王,北則齊、晉之君,始封于天下之時,其土城之方,未至有數(shù)百里也;人徒之眾,未至有數(shù)十萬人也。以攻戰(zhàn)之故,土地之博,至有數(shù)千里也; 人徒之眾,至有數(shù)百萬人。故當攻戰(zhàn)而不可為也?!弊幽友栽唬骸半m四五國則得利焉,猶謂之非行道也。譬若醫(yī)之藥人之有病者然,今有醫(yī)于此,和合其祝藥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藥之。萬人食此,若醫(yī)四五人得利焉,猶謂之非行藥也。故孝子不以食其親,忠臣不以食其君。古者封國于天下,尚者以耳之所聞,近者以目之所見,以攻戰(zhàn)亡者,不可勝數(shù)?!焙我灾淙灰??東方有莒之國者,其為國甚小,間于大國之間,不敬事于大,大國亦弗之從而愛利,是以東者越人夾削其壤地,西者齊人兼而有之。計莒之所以亡于齊、越之間者,以是攻戰(zhàn)也。雖南者陳、蔡,其所以亡于吳、越之間者,亦以攻戰(zhàn)。雖北者且、不一著何(9) ,其所以亡于燕代、胡貊之間者,亦以攻戰(zhàn)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10) ,情欲得而惡失,欲安而惡危,故當攻戰(zhàn),而不可不非?!憋椆?zhàn)者之言曰:“彼不能收用彼眾,是故亡;我能收用我眾,以此攻戰(zhàn)于天下,誰敢不賓服哉!”子墨子言曰:“子雖能收用子之眾,子豈若古者吳闔閭哉?”古者吳闔閭教七年,奉甲執(zhí)兵,奔三百里而舍焉。次注林,出于冥隘之徑,戰(zhàn)于柏舉,中楚國而朝宋與及魯。至夫差之身,北而攻齊,舍于汶上,戰(zhàn)于艾陵,大敗齊人,而葆之大山(11) ;東而攻越,濟三江五湖,而葆之會稽。九夷之國莫不賓服。于是退不能賞孤,施舍群萌(12) ,自恃其力,伐其功,譽其志,怠于教。遂筑姑蘇之臺,七年不成。及若此,則吳有離罷之心(13) 。越王勾踐視吳上下不相得,收其眾以復其仇,入北郭,徙大內(14) ,圍王宮,而吳國以亡。昔者晉有六將軍,而智伯莫為強焉。計其土地之博,人徒之眾,欲以抗諸侯,以為英名、攻戰(zhàn)之速。故差論其爪牙之士,皆列其車舟之眾,以攻中行氏而有之,以其謀為既已足矣。又攻茲范氏而大敗之,并三家以為一家而不止,又圍趙襄子于晉陽。及若此,則韓、魏亦相從而謀曰:“古者有語:‘唇亡則齒寒?!w氏朝亡,我夕從之;趙氏夕亡,我朝從之。詩曰:‘魚水不務,陸將何及乎?’”是以三主之君,一心戮力,辟門除道,奉甲興士,韓、魏自外,趙氏自內,擊智伯,大敗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語曰:‘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褚怨?zhàn)為利,則蓋嘗鑒之于智伯之事乎(15) ?此其為不吉而兇,既可得而知矣?!?br>
[ 注釋] (1) “古”為“今”字之誤。(2) “見”通“現(xiàn)”。(3) “上”為“出”字之誤。(4) “撥”同“瞂”,“劫”同“鉣”。(5) “腑”為“腐”之假借字?!袄洹碑斪鳌般觥??!胺础蓖ā胺怠?。下同。(6) “列住”為“往則”之誤。(7) “辟”通“..” 。(8) “王”為“士”字之誤。下同。(9) “且不一著何”當作“且一不著何”。“一”疑為“以”字之誤。(10) “古”為“今”字之誤。(11) “葆”通“保”。(12)“萌”通“氓”。(13) “罷”為“披”之假借字。(14) “內”為“舟”字之誤。(15) “蓋”通“盍”。[ 白話]
墨子說道:“現(xiàn)在的王公大人掌握著國家大政的,如果確實希望毀譽精審,賞罰恰當,刑罰施政沒有過失,..”所以墨子說:“古時有這樣的話:‘如果謀慮不到,就根據(jù)過去推知未來,根據(jù)明顯的事推知隱微?!襁@樣謀慮,則所謀必得?!?br>
現(xiàn)在假如軍隊出征,冬天行軍害怕寒冷,夏天行軍害怕暑熱,這就是不可在冬、夏二季行軍的了。一到春天,就會荒廢百姓翻耕種植;在秋天,就會荒廢百姓收獲聚藏。現(xiàn)在荒廢了一季,那么百姓因饑寒而凍餓死的,就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我們現(xiàn)在試著計算一下:出兵時所用的竹箭、羽旄、帳幕、鎧甲、大小盾牌和刀柄,拿去用后弊壞腐爛得不可返回的,又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再加上戈矛、劍戟、兵車,拿去用后破碎弊壞而不可返回的,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牛馬帶去時都很肥壯,回來時全部瘦弱,至于去后死亡而不能返回的,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戰(zhàn)爭時因為道路遙遠,糧食的運輸有時中斷不繼,百姓因而死亡的,也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戰(zhàn)爭時人民居處都不安定,饑飽沒有節(jié)制,老百姓在道路上生病而死的,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喪師之事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軍士因而陣亡的更是無法計算,鬼神因此喪失后代祭祀的,也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
國家發(fā)動戰(zhàn)爭,剝奪百姓的財用,荒廢百姓的利益,象這樣多,然而又為什么還去做這種事呢?(他們)回答說:“我貪圖戰(zhàn)勝的聲名,和所獲得的利益,所以去干這種事。”墨子說:“計算他自己所贏得的勝利,是沒有什么用處的;計算他們所得到的東西,反而不如他所失去的多?!爆F(xiàn)在進攻一個三里的城和七里的郭,攻占這些地方不用精銳之師,且又不殺傷人眾,而能白白地得到它嗎?殺人多的必以萬計,少的必以千計,然后這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才能得到。現(xiàn)在擁有萬輛戰(zhàn)車的大國,虛邑數(shù)以千計,不勝其駐入;廣闊平衍之地數(shù)以萬計,不勝其開辟。既然如此,那可見土地是他所有余的,而人民是他所不足的?,F(xiàn)在盡讓士兵去送死,加重全國上下的禍患,以爭奪一座虛城,則是擯棄他所不足的,而增加他所有余的。施政如此,不是治國的要務呀!
為攻戰(zhàn)辯飾的人說道:“南方如楚、吳兩國之王,北方如齊、晉兩國之君,它們最初受封于天下的時候,土地城郭方圓還不到數(shù)百里,人民的總數(shù)還不到數(shù)十萬。因為攻戰(zhàn)的緣故,土地擴充到數(shù)千里,人口增多到數(shù)百萬。所以攻戰(zhàn)是不可以不進行的?!蹦诱f道:“即使有四、五個國家因攻戰(zhàn)而得到利益,也還不能說它是正道。好象醫(yī)生給有病的人開藥方一樣,假如現(xiàn)在有個醫(yī)生在這里,他拌好他的藥劑給天下有病的人服藥。一萬個人服了藥,若其中有四、五個人的病治好了,還不能說這是可通用的藥。所以孝子不拿它給父母服用,忠臣不拿它給君主服用。古時在天下封國,年代久遠的可由耳目所聞,年代近的可由親眼所見,由于攻戰(zhàn)而亡國的,多得數(shù)都數(shù)不清?!币蚝沃廊绱四兀繓|方有個莒國,這國家很小,而處于(齊、越)兩個大國之間,不敬事大國,也不聽從大國而唯利是好,結果東面的越國來侵削他的疆土,西面的齊國兼并、占有了它??紤]莒國被齊、越兩國所滅亡的原因,乃是由于攻戰(zhàn)。即使是南方的陳國、蔡國,它們被吳、越兩國滅亡的原因,也是攻戰(zhàn)的緣故。即使北方的柤國、不屠何國,它們被燕、代、胡、貉滅亡的原因,也是攻戰(zhàn)的緣故。所以墨子說道:“現(xiàn)在的王公大人如果確實想獲得利益而憎惡損失,想安定而憎惡危險,所以對于攻戰(zhàn),是不可不責難的?!睘楣?zhàn)辯飾的人又說:“他們不能收攬、利用他們的民眾士卒,所以滅亡了;我能收攬、利用我們的民眾士卒,以此在天下攻戰(zhàn),誰敢不投降歸附呢?”墨子說道:“您即使能收攬、利用您的民眾士卒,您難道比得上古時的吳王闔閭嗎?”古時的吳王闔閭教戰(zhàn)七年,士卒披甲執(zhí)刃,奔走三百里才停止歇息,駐扎在注林,取道冥隘的小徑,在柏舉大戰(zhàn)一場,占領楚國中央的都城,并使宋國與魯國被迫來朝見。及至吳夫差即位,向北攻打齊國,駐扎在汶上,大戰(zhàn)于艾陵,大敗齊人,使之退保泰山;向東攻打越國,渡過三江五湖,迫使越人退保會稽,東方各個小部落沒有誰敢不歸附。戰(zhàn)罷班師回朝之后,不能撫恤陣亡將士的遺族,也不施舍民眾,自恃自己的武力,夸大自己的功業(yè),吹噓自己的才智,怠于教練士卒,于是建筑姑蘇臺,歷時七年,尚未造成,至此吳人都有離異疲憊之心。越王勾踐看到吳國上下不相融洽,就收集他的士卒用以復仇,從吳都北郭攻入,遷走吳王的大船,圍困王宮,而吳國因這滅亡。從前晉國有六位將軍,而其中以智伯為最強大。他估量自己的土地廣大,人口眾多,想要跟諸侯抗衡,以為用攻戰(zhàn)的方式取得英名最快,所以指使他手下的謀臣戰(zhàn)將,排列好兵船戰(zhàn)車士卒,以之攻打中行氏,并占據(jù)其地。他認為自己的謀略已經高超到極點,又去進攻范氏,并大敗之,合并三家作為一家卻還不肯罷手,又在晉陽圍攻趙襄子。到此地步,韓、魏二家也互相商議道:“古時有話說:‘唇亡則齒寒?!w氏若在早晨滅亡,我們晚上將隨之;趙氏若在晚上滅亡,我們早晨將隨之。古詩說:‘魚在水中不快跑,一旦到了陸地,怎么還來得及呢?’”因此韓、魏、趙三家之主,同心戮力,開門清道,令士卒們穿上鎧甲出發(fā),韓、魏兩家軍隊從外面,趙氏軍隊從城內,合擊智伯。智伯大敗。
所以墨子說道:“古時有話說:‘君子不在水中照鏡子,而是以人作鏡子。在水中照鏡,只能看出面容;用人作鏡,則可以知吉兇?!F(xiàn)在若有人以為攻戰(zhàn)有利,那么何不以智伯失敗的事作借鑒呢?這種事的不吉而兇,已經可以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