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三春夢
狐貍緣全傳
二度梅
樵史通俗演義
幻中游
說岳全傳
梼杌閑評(píng)(明珠緣)
女媧石
薛剛反唐
崇禎慘史
朱子語類 朱子語類卷第二十一 論語三
作者:
《朱子語類》朱熹
學(xué)而篇中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章
周伯壽 問:「『為 人謀而不忠』三句,不知是此三事最緊要,或是偶於此照管不到?」曰:「豈不是緊要!若為 人謀而不忠,既受人之託,若不盡心與他理會(huì) ,則不惟欺人,乃是自欺。且說道為 人謀而不忠後,這裏是幾 多病痛!此便是慎獨(dú)底道理?!股w卿。
伯壽 問:「曾子只以此三者自省,如何?」曰:「蓋是來 到這裏打不過?!褂謫栔倚拧T唬骸钢?,以心言;信,以事言。青是青,黃是黃,這便是信。未有忠而不信,信而不忠,故明道曰:『忠信,內(nèi) 外也?!贿@內(nèi) 外二字極好?!构?jié)。
問曾子三省。曰:「此三省自是切己底事。為 人處如何不要忠!一才不忠,便是欺矣。到信,只就事上去看,謂如一件事如此,為 人子細(xì)斟酌利害,直似己事,至誠理會(huì) ,此便是忠。如這事我看得如此,與他說亦是如此,只此便是信。程先生云:『循物無違之謂信?!粯O好。不須做體、用說?!怪t。
蜚卿言:「曾子三省,固無非忠信學(xué)習(xí)之事。然人之一身,大倫之目,自為 人謀、交朋友之外,得無猶在所省乎?」曰:「曾子也不是截然不省別底,只是見得此三事上,實(shí)有纖毫未到處。其他處固不可不自省,特此三事較急耳。大凡看文字,須看取平,莫有些小偏重處。然也用時(shí)候到。曾子三省,只是他這些未熟。如今人記書 ,熟底非全不記,但未熟底比似這箇較用著心力照管。這也是他打不過處?!褂衷疲骸笧?人謀而忠,也自是難底事。大凡人為 己謀,便盡;為 人謀,便未必盡?!怪鼻湟蚺e先生舊說云:「人在山路避人,必須立己於路後,讓人於路前,此為 人謀之不忠也。如此等處,蹉過多少!」道夫。
問曾子三省。曰:「此是他自見得身分上有欠闕處,或錄云:「他自覺猶於此欠闕?!构蕦?三者省之。若今人欠闕處多,卻不曾自知得?!广 ?br>
曾子三省,看來 是當(dāng)下便省得,才有不是處,便改。不是事過後方始去改,省了卻又休也。只是合下省得,便與它改。銖。
三省固非聖人之事,然是曾子晚年進(jìn)德工夫,蓋微有這些子渣滓去未盡耳。在學(xué)者則當(dāng)隨事省察,非但此三者而已。鎬。
問:「三省忠信,是聞一貫之後,抑未聞之前?」曰:「不見得。然未一貫前也要得忠信,既一貫後也要忠信。此是徹 頭徹 尾底。」淳。
為 人謀時(shí),竭盡自己之心,這箇便是忠。問:「如此,則忠只是箇待人底道理?」曰:「且如自家事親有不盡處,亦是不忠?!构?jié)。為 人謀不忠。
「為 人謀而不忠乎?」為 他人謀一件事,須盡自家伎倆與他思量,便盡己之心。不得鹵莽滅 裂,姑為 它謀。如烏 喙是殺 人之藥,須向他道是殺 人,不得說道有毒。如火,須向他道會(huì) 焚灼人,不得說道只是熱 。如今人為 己謀必盡,為 他人謀不曾著心,謾爾如此,便是不忠。泳。
問:「為 人謀有二意:一是為 人謀那事;一是這件事為 己謀則如此,為 人謀則如彼。」曰:「只是一箇為 人謀,那裏有兩 箇?文勢 只說為 人謀,何須更將 為 己來 合插此項(xiàng)看。為 人謀不忠,如何便有罪過?曾子便知人於為 己謀,定是忠,便不必說。只為 人謀易得不忠。為 人謀如為 己謀,便是忠;不如為 己謀,便是不忠。如前面有虎狼,不堪去,說與人不須去,便是忠。若道去也得,不去也得,便是不忠。文勢 如此,何必拗轉(zhuǎn)枝蔓。看文字自理會(huì) 一直路去。豈不知有千蹊萬徑 ,不如且只就一直路去,久久自然通透。如精義諸老先生說,非不好,只是說得忒寬,易使人向別處去。某所以做箇集注,便要人只恁地思量文義。曉 得了,只管玩味,便見聖人意思出來 。」宇。
「為 人謀而不忠」,謀是主一事說?!概笥呀欢恍拧?,是泛說。人自為 謀,必盡其心;到得為 他人謀,便不子細(xì),致誤他事,便是不忠。若為 人謀事一似為己 ,為 盡心。夔孫。為 人謀不忠,與朋友交不信。
問「為 人謀而不忠,與朋友交」云云。曰:「人之本心,固是不要不忠信。但才見是別人事,便自不如己事切了。若是計(jì)較利害,猶只是因利害上起,這箇病猶是輕。惟是未計(jì)較利害時(shí),已自有私意,這箇病卻最重。往往是才有這箇軀殼 了,便自私了,佛氏所謂流注想者是也。所謂流注者,便是不知不覺,流射做那裏去。但其端甚微,直是要省察!」時(shí)舉。寓錄同,別出?! ∽由茊栐圃啤T唬骸肝聪f計(jì)較,只是為 別人做事,自不著意,這箇病根最深於計(jì)較。伊川云:『人才有形,便有彼己,所以難與道合?!会屖纤^流注想,如水流注下去。才有形,便有此事,這處須用省察?!褂?。
「『為 人謀而不忠乎?』人以事相謀,須是子細(xì)量度,善則令做,不善則勿令做,方是盡己。若胡亂應(yīng)去 ,便是不忠?;蛑^人非欲不忠於人,緣計(jì)較利之所在,才要自家利,少間便成不忠於人?!乖唬骸肝凑f到利處。大率人情處自己事時(shí)甚著緊,把他人便全不相干,大段緩了,所以為 不忠。人須是去卻此心,方可?!姑髯?。 問:「為 人謀,交朋友,是應(yīng) 接事物之時(shí)。若未為 人謀,未交朋友之時(shí),所謂忠信,便如何做工夫?」曰:「程子謂『舜「雞鳴而起,孳孳為 善」,若未接物時(shí),如何為 善?只是主於敬。』此亦只是存養(yǎng)此心在這裏,照管勿差失,宇錄作「令勿偏倚」。便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 乎其所不聞』,『不動(dòng) 而敬,不言而信』處?!勾尽T浡?。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凡事要當(dāng)用自家實(shí)底心與之交。有便道有,無便道無。泳。與朋友交?! ≈倚牛瑢?shí)理也。道夫。忠信。
忠信,以人言之。蓋忠信以理言,只是一箇實(shí)理;以人言之,則是忠信。蓋不因人做出來 ,不見得這道理。端蒙。
信者,忠之驗(yàn)。忠只是盡己。因見於事而信,又見得忠如此。端蒙。
忠信只是一事。但是發(fā)於心而自盡,則為 忠;驗(yàn)於理而不違,則為 信。忠是信之本,信是忠之發(fā)。義剛。
忠信只是一事,而相為 內(nèi) 外始終本末。有於己為忠 ,見於物為 信。做一事說,也得;做兩 事說,也得。僩。
問:「曾子忠信,卻於外面理會(huì) ?」曰:「此是『修辭立其誠』之意?!乖唬骸改莾?nèi) 面工夫已到?」曰:「內(nèi) 外只是一理。事雖見於外,而心實(shí)在內(nèi) 。告子義外,便錯(cuò)了?!箍蓪W(xué)。
問「忠信」二字。曰:「忠則只是盡己,與事上忠同體。信不過是一箇『實(shí)』字意思,但說處不同。若只將 做有諸己說,未是。」祖道。
信是言行相顧之謂。道夫。 林子武問「盡己之謂忠」。曰:「『盡己』字本是『忠』字之注腳。今又要討『盡己』注腳,如此是隔幾 重!何不試思,自家為 人謀時(shí),己曾盡不曾?便須見得盡己底意思也?!归b祖。盡己之謂忠。
問:「『盡己之謂忠』,不知盡己之甚麼?」曰:「盡己之心?!褂衷唬骸附袢撕谜f『且恁地』,便是不忠?!构?jié)。
問「盡己之謂忠」。曰:「盡時(shí)須是十分盡得,方是盡。若七分盡得,三分未盡,也不是忠?!褂謫枺骸钢沂侨诵膶?shí)理。於事父謂之孝,處朋友謂之信,獨(dú)於事君謂之忠,何也?」曰:「父子兄弟朋友,皆是分義相親。至於事君,則分際甚嚴(yán) ,人每若有不得已之意,非有出於忠心之誠者,故聖人以事君盡忠言之?!褂謫枺骸钢遗c誠如何?」曰:「忠與誠,皆是實(shí)理。一心之謂誠,盡心之謂忠。誠是心之本主,忠又誠之用處。用者,只是心中微見得用?!棺俊! 枺骸副M己之忠,此是學(xué)者之忠,聖人莫便是此忠否?」曰:「固是。學(xué)者是學(xué)聖人而未至者,聖人是為 學(xué)而極至者。只是一箇自然,一箇勉強(qiáng)爾。惟自然,故久而不變;惟勉強(qiáng),故有時(shí)而放失?!挂蚺e程子說:「孟子若做孔子事,儘做得,只是未能如聖人?!过斏窖裕骸缚鬃铀浦?,孟子似通判權(quán) 州。」此喻甚好。通判權(quán) 州,也做得,只是不久長。壯 祖?! 』騿枺骸笇W(xué)者盡己之忠,如何比得聖人至誠不息?」曰:「只是這一箇物,但有精粗。眾人有眾人底忠,學(xué)者有學(xué)者底忠,賢者有賢者底忠,聖人有聖人底忠。眾人只是樸實(shí)頭不欺瞞人,亦謂之忠。」直卿云:「『己』字便是『至誠』字,『盡』字便是『不息』字?!褐琳\』便是『維天之命』,『不息』便是『於穆不已』?!箤W(xué)蒙。
未有忠而不信,未有信而不忠者。「盡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挂?,用也。泳。
盡己謂忠,以實(shí)為 信。
文振問「盡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曰:「忠信只是一理。自中心發(fā)出來 便是忠,著實(shí)便是信。謂與人說話時(shí),說到底。見得恁地了,若說一半不肯說盡,便是不忠。有這事說這事,無這事便說無,便是信。只是一箇理,自其發(fā)於心謂之忠,驗(yàn)於事謂之信?!褂郑恼裾f:「『發(fā)己自盡為 忠,循物無違為 信?!话l(fā)己自盡,便是盡己。循物無違,譬如香爐只喚 做香爐,桌只喚 做桌,便著實(shí)不背了。若以香爐為 桌,桌為 香爐,便是背了它,便是不著實(shí)。」恪。
問「盡己之謂忠」。曰:「盡己只是盡自家之心,不要有一毫不盡。如為 人謀一事,須直與它說這事合做與否。若不合做,則直與說這事決然不可為 。不可說道,這事恐也不可做,或做也不妨。此便是不盡忠。信即是忠之見於事者。所以說『忠信,內(nèi) 外也』,只是一物。未有忠而不信者,亦未有信而不出於忠者。只是忠則專 就發(fā)己處說,信則說得來 周遍,事上都要如此?!箚枴钢倚艦?傳 習(xí)之本」。曰:「人若不忠信,便無可得說,習(xí)箇甚麼!」僩?! ×终鋯枴副M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曰:「自中心而發(fā)出者,忠也;施於物而無不實(shí)者,信也。且如甲謂之甲,乙謂之乙,信也;以甲為 乙,則非信矣。與『發(fā)己自盡,循物無違』之義同?!褂謫枺骸浮壕S天之命,於穆不已,忠也』,與盡己之忠如何?」曰:「不同。曾子答門人一貫之問,借此義以形容之耳。」人傑 。 問:「『盡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信既是實(shí),先生前又說道忠是實(shí)心,不知如何分別。」曰:「忠是就心上說,信是指事上說。如今人要做一件事,是忠;做出在外,是信。如今人問火之性是如何,向他說熱, 便是忠。火性是熱 ,便是信。心之所發(fā)既實(shí),則見於事上皆是實(shí)。若中心不實(shí),則見於事上便不實(shí),所謂『不誠無物』。若心不實(shí),發(fā)出來 更有甚麼物事!」賀孫。
忠就心上看,信就事上看?!钢倚?,內(nèi) 外也?!辜⑸铣艘痪洌鹾κ?!方子。集注諸事。
某一日看曾子三省處,集注說亦有病,如省察已做底事。曾子省察,只當(dāng)下便省察,俯視拱手而曰:「為 人謀而不忠乎?」節(jié)。
問:「集注云,三句又以忠信為 本。竊謂傳 習(xí)以忠信為 本,少間亦自堅(jiān) 固?!乖唬骸溉弧5艘黄?,如說『則以學(xué)文』,『就有道而正焉』之類,都是先說一箇根本,而後說講學(xué)?!箟??! 〔S舉程先生曰:「人道惟在忠信,『不誠無物』。誠便是忠信否?」曰:「固是。」至之問:「集注說:『三者之序,又以忠信為 傳 習(xí)之本?!弧乖唬骸复蟮智懊嬖S多話,皆是以忠信為 本之意。若無忠信,便不是人,如何講學(xué)!」恪。
問:「集注:『三者之序,又以忠信為 本?!蝗巳舨徽\實(shí),便傳 也傳 箇甚底!」言未畢,先生繼云:「習(xí)也習(xí)箇甚底!」南升。
問:「尹氏謂:『曾子守約,故動(dòng) 必求諸身?!荒岔毑W(xué)而後守之以約否?」曰:「『參 也魯?!黄錇?人質(zhì)實(shí),心不大段在外,故雖所學(xué)之博,而所守依舊自約?!沟婪?。
曾子之學(xué),大率力行之意多。守約,是於樸 實(shí)頭省氣 力處用功。方子。佐同?! 枺骸浮褐T子之學(xué),愈遠(yuǎn)而失真』,莫是言語上做工夫,不如曾子用心於內(nèi) ,所以差否?」曰:「只為不 曾識(shí)得聖人言語。若識(shí)得聖人言語,便曉 得天下道理;曉 得理,便能切己用工如曾子也。」明作。
問:「伊川謂『曾子三省,忠信而已』。不知此說盡得一章意否?」「伊川之意,似以『傳 不習(xí)』為 不習(xí)而傳 與人,亦是不忠信者?!箚枺骸溉绱苏f,莫倒了語意否?」曰:「然。但以上文例推之,也卻恁地。要之,亦不須如此說。大抵學(xué)而篇數(shù) 章,皆是以忠信為 本,而後濟(jì) 之以學(xué)?!沟婪颉<?。
或問「發(fā)己自盡為 忠,循物無違謂信」。曰:「忠信只是一事,只是就這一物上見有兩 端。如人問自家這件事是否,此事本是,則答之以是,則是發(fā)己自盡,此之謂忠。其事本是,自家答之以是,則是循物無違,是之謂信。不忠不信者,反是。只是發(fā)於己者既忠,則見於物者便信,一事而有兩 端之義也?!箖g。
問:「『發(fā)己自盡為 忠,循物無違為 信?!蝗绾窝餆o違?」曰:「只是依物而實(shí)言之。忠信只是一箇道理。發(fā)於己者自然竭盡,便是忠;見諸言者以實(shí),便是信。循物無違,如這桌子,黃底便道是黃,黑者便道是黑,這便是無違。程子曰:『一心之謂誠,盡心之謂忠,存於中者之謂孚,見於事者之謂信。』」卓。
問「發(fā)己自盡為 忠」。曰:「發(fā)己是從 這己上發(fā)生出來 。盡是盡己之誠,不是盡己之理,與孟子盡心不同。如十分話,對(duì) 人只說七分,便是不盡。」問「循物無違謂信」。曰:「『盡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此語已都包了。如盞便喚 做盞,楪便喚 做楪。若將 楪喚 做盞,便違背了。忠是體,信是用。自發(fā)己自盡者言之,則名為 忠,而無不信矣;自循物無違者言之,則名為 信,而無不出於忠矣。」淳。
問:「『發(fā)己自盡為 忠』,何以不言反己?」曰:「若言反己,是全不見用處,如何接得下句來 !推發(fā)此心,便無餘蘊(yùn),便是忠處,恕自在其中。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循體事物而無所乖違,是之謂信。後來 伊川往往見此說尚晦,故更云:『盡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便是穩(wěn)當(dāng)分明?!勾笱拧?br>
問:「何謂『發(fā)己自盡』?」曰:「且如某今病得七分,對(duì) 人說只道兩 三分,這便是發(fā)於己者不能盡?!埂负沃^『循物無違』?」曰:「正如恰方說病相似。他本只是七分,或添作十分,或減作五分,這便不是循物,便是有違。要之,兩 箇只是一理。忠是有諸內(nèi) ,信是形諸外。忠則必信,信則必是曾忠,池本作:「不信必是不曾忠?!顾灾^『表裏之謂』也?!箚枺骸敢链ㄖ^『盡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忠信,內(nèi) 外也』,只是這意?!乖唬骸溉弧C鞯乐Z,周於事物之理,便恁地圓轉(zhuǎn);伊川之語嚴(yán) ,故截然方正。大抵字義到二程說得方釋然。只如『忠信』二字,先儒何嘗說得到此。伊川語解有一處云:『一心之謂誠,盡心之謂忠,存於中之謂孚,見於事之謂信?!槐凰Q停得也不多半箇字,也不少半箇字。如他平時(shí)不喜人說文章,如易傳 序之類,固是說道理。如其他小小記文之類,今取而讀之,也不多一箇字,也不少一箇字?!咕痈冈唬骸浮罕M己之謂忠』,今有人不可以盡告,則又當(dāng)如何?」曰:「聖人到這裏,又卻有義。且如有人對(duì) 自家說那人,那人復(fù) 自來 問自家,儻 其人兇惡 ,若盡己告之,必至殺 人,夫豈可哉!到這裏,又卻是一箇道理。所以聖人道『信近於義,言可復(fù) 也』。蓋信不近義,則不可以復(fù) ?!沟婪?。寓錄別出。
仲思問:「如何是『發(fā)己自盡』?」曰:「發(fā)於己而自盡其實(shí)?!瓜壬蜃慵?,舉足言曰:「足有四分痛,便說四分痛,與人說三分,便不是發(fā)己自盡。」又問「循物無違」。曰:「亦譬之足。實(shí)是病足,行不得,便說行不得;行得,便說行得。此謂循其物而無違?!箺?舉伊川言「盡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曰:「伊川之說,簡潔明通,較又發(fā)越也?!乖⒁騿枺骸钢倚艑?shí)有是事,故實(shí)有是言,則謂之忠信。今世間一等人,不可與露心腹處,只得隱護(hù)其語,如此亦為 忠信之權(quán) 乎?」曰:「聖人到這處,卻有箇義存焉。有可說與不可說,又當(dāng)權(quán) 其輕重。如不當(dāng)說而說,那人好殺 ,便與說這人當(dāng)殺 ,須便去殺 他始得?!盒沤读x,言可復(fù) 也。』信不近義,豈所謂信!」因說,伊川講解,一字不茍。如論語中一項(xiàng)有四說,極的當(dāng):「一心之謂誠,盡心之謂忠,存於中之謂孚,見於事之謂信。」直是不可移易。如忠恕處,前輩說甚多,惟程先生甚分曉 。因問:「集注說忠恕,謂『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此借學(xué)者之事以明之。在聖人則『至誠無息』,而萬物各得其所也。如此,則忠恕卻有兩 用,不知如何?」曰:「皆只是這一箇。學(xué)者是這箇忠恕,聖人亦只是這箇忠恕,天地亦只是這箇忠恕。但聖人熟,學(xué)者生。聖人自胸中流出,學(xué)者須著勉強(qiáng)。然看此『忠恕』二字,本為 學(xué)者做工夫處說。子思所謂『違道不遠(yuǎn)』,正謂此也。曾子懼 門人不知夫子之道,故舉學(xué)者之事以明之,是即此之淺近,而明彼之高深也?!褂?。
「循物無違」,即是「以實(shí)」,但說得較詳。閎祖。
「循物無違為 信」。循此事物,不違其實(shí)。銖。 「循物無違謂信」。物之大曰大,小曰小,此之謂循物無違。物之大曰小,小曰大,此之謂違於物。僩。
問「循物無違謂信」。曰:「物便是事物。信主言而言,蓋對(duì) 忠而說。在己無不盡之心為 忠,在人無不實(shí)之言為 信?!鼓局?。
或問:「『循物無違謂信』,物是性中之物否?」曰:「那箇是性外之物!凡言物,皆是面前物。今人要高似聖人了,便嫌聖人說眼前物為 太卑,須要抬起了說。如所謂『有物有則』之『物』,亦只是這眼前物。語言,物也;而信,乃則也。君臣,物也;仁與忠,乃則也?!箤W(xué)蒙。
問:「明道伊川以忠信為 表裏內(nèi) 外,何也?」曰:「『盡己之謂忠』,見於事而為 信,將 彼己看,亦得。發(fā)於我而自盡者,忠也。他人見得,便是信?!箚枺骸改皇且皇路瘢俊乖唬骸钢皇且还w道理。」問:「有說『信』字,又不說『忠』字,如何?」曰:「便兼表裏而言。」問:「有說『忠』字而不說『信』字,如何?」曰:「信非忠不能,忠則必信矣?!褂衷唬骸盖胰邕@事,自家見得十分,只向人說三分,不說那七分,便是不信。如何是循物無違!有人問今日在甚處來 ,便合向他說在大中寺來 。故程先生曰:『一心之謂誠,盡心之謂忠,存於中之謂孚,見於事之謂信?!弧箚枺骸敢链ㄔ弧阂詫?shí)之謂信』,何也?」曰:「此就事而言。故曾子言信,便就交際上說?!箚枺骸阜妒弦圆恢易鳌河形遗c人』,以不信作『誠意不至』;游氏以忠為 『操心』,以信為 『立行』;楊 氏以不忠作『違仁』,以不信作『違道』,三說皆推廣,非正意?!瓜壬唬骸溉f不同,然『操心、立行』底較得。『誠意不至,有我與人』底寬;『違道、違仁』底疏」。問「傳 不習(xí)乎?!乖唬骸競?人以己所未嘗習(xí)之事。然有兩 說?!箻o。
謝先生解論語有過處。如曾子「為 人謀而不忠」,只說「為 人謀」,而上蔡更說「平居靜慮所以處人」,使學(xué)者用工不專 。故說論語孟子,惟明道伊川之言無弊。和靖雖差低,而卻無前弊。易曰:「學(xué)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棺訌?jiān)唬骸笀?zhí) 德不弘,信道不篤?!箤W(xué)聚問辨矣,而繼之以寬居;信道篤矣,而先之以執(zhí) 德弘。人心不可促迫,須令著得一善,又著得一善。善之來 無窮,而吾心受之有餘地,方好。若著一般,第二般來 便未著得,如此則無緣心廣而道積也。洽。
問:「曾子用心於內(nèi) ,工夫已到,又恐為 人謀而未忠,朋友交而不信,傳 而未習(xí),日加省察,求欲以盡乎人也?!瓜壬?xì)思少定,曰:「如何分內(nèi) 外得!游氏之說正如此。為 人謀不忠,便是己有未盡處,去那裏分作內(nèi) 外!果如此,則『多學(xué)而識(shí)之者歟』!」容。
盡己之謂忠,盡物之謂信,只是一理。但忠是盡己,信卻是於人無所不盡。猶曰:「忠信,內(nèi) 外也?!苟嗣?。 問:「『盡物之謂信』,盡物只是『循物無違』意否?」曰:「是。」淳。
道千乘之國 章
「道千乘之國 」。道,治也。作開導(dǎo) ,無義理。「道之以政」,方可訓(xùn)開導(dǎo) 。人傑 。
因說「千乘之國 」疏云,方三百一十六里,有畸零,算不徹 。曰:「此等只要理會(huì) 過,識(shí)得古人制度大意。如至微細(xì),亦不必大段費(fèi)力也。」閎祖。
問:「『敬事而信』,疑此敬是小心畏謹(jǐn)之謂,非『主一無適』之謂?!乖唬骸赣鍪屡R深履薄而為 之,不敢輕,不敢慢,乃是『主一無適』。」伯羽。
「敬事而信」,是「節(jié)用愛 人,使民以時(shí)」之本。敬又是信之本。閎祖?! 枴傅狼С酥畤?」一章。曰:「這五句,自是五句事。只當(dāng)逐句看:是合當(dāng)有底,無底;合當(dāng)做底,不當(dāng)做底。不消如做時(shí)文,要著兩 句來 包說。」又問:「程先生云:『聖人之言,兼通上下。』恐是聖人便見得道理始終,故發(fā)言自是該貫。眾人緣不見得,所以說得一頭,又遺了一頭。」曰:「這箇也不干見事。但眾人說得,自是不及聖人說話。聖人說得自別。便是大賢說話,也自是不及聖人。蓋聖人說得來 ,自是與人別。若眾人非無見。如這五事,眾人豈不見得。但說時(shí)定自是別有關(guān)竅,決不及聖人也?!?br>
問「道千乘之國 」章。曰:「龜山說此處,極好看。今若治國 不本此五者,則君臣上下漠然無干涉,何以為 國 !」又問:「須是先有此五者,方可議及禮樂 刑政?!乖唬骸盖乙痛宋逭?,反覆推尋 ,看古人治國 之勢 要。此五者極好看。若每章翻來 覆去,看得分明,若看十章,敢道便有長進(jìn)!」南升。賀孫錄別出。集注。
文振說「道千乘之國 」。曰:「龜山最說得好。須看此五者是要緊。古聖王所以必如此者,蓋有是五者,而後上之意接於下,下之情方始得親於上。上下相關(guān),方可以為 治。若無此五者,則君抗然於上,而民蓋不知所向。有此五者,方始得上下交接?!官R孫。
問:「『道千乘之國 』,楊 氏云:『未及為 政也?!弧乖唬骸溉淮艘嗍钦?。如『敬事而信』,便是敬那政事也。節(jié)用,有節(jié)用之政事;愛 人,有愛 人之政事;使民,有使民之政事。這一段,是那做底。子細(xì)思了,若無敬,看甚事做得成!不敬,則不信;不信,則不能『節(jié)用愛 人』;不『節(jié)用愛 人』,則不能『使民以時(shí)』矣。所以都在那敬事上。若不敬,則雖欲信不可得。如出一令,發(fā)一號(hào),自家把不當(dāng)事忘了,便是不信。然敬又須信,若徒能敬,而號(hào)令施於民者無信,則為 徒敬矣。不信固不能節(jié)用,然徒信而不能節(jié)用,亦不濟(jì) 事。不節(jié)用固不能愛 人,然徒能節(jié)用而不愛 人,則此財(cái)為 誰守邪!不愛 人固不能『使民以時(shí)』,然徒能愛 人,而不能『使民以時(shí)』,雖有愛 人之心,而人不被其惠矣。要之,根本工夫都在『敬』字。若能敬,則下面許多事方照管得到。自古聖賢,自堯 舜以來 便說這箇『敬』字。孔子曰:『修己以敬?!淮耸亲钜o處!」僩。 子升問:「集注云:『五者相因,各有次序。』」曰:「聖人言語,自是有倫序,不應(yīng) 胡亂說去。敬了,方會(huì) 信;信了,方會(huì) 節(jié)用;節(jié)用了,方會(huì) 愛 人;愛 人了,方會(huì) 『使民以時(shí)』。又敬了,須是信;信了,須是節(jié)用;節(jié)用了,須是愛 人;愛 人,須是『使民以時(shí)』。如後面『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jǐn)而信』之類,皆似此有次第?!褂謫枺骸笇W(xué)而一篇,多是務(wù) 本之意。獨(dú)此章言及為 政,是如何?」曰:「此便是為 政之本。如『尊五美,屏四惡 』,『行夏之時(shí),乘殷之輅,服周之冕』之類,無此基本,如何做去!」木之。
子升問:「如何信了方能節(jié)用?」曰:「無信,如何做事。如朝更夕改,雖商鞅之徒亦不可為 政。要之下面三事,須以敬信為 主。」木之云:「如此,凡事都著信,不止與節(jié)用相繫屬 ?!乖唬骸腹淌恰!鼓局?。
問「五事反覆相因,各有次第」。曰:「始初須是敬,方能信;能敬信,方真箇是節(jié)用;真箇節(jié)用,方是愛 人;能真箇愛 人,方能『使民以時(shí)』。然世固有能敬於己而失信於人者,故敬了又有信;亦有能信於人而自縱奢侈者,故信了又用節(jié)用;亦有自儉嗇 而不能推愛 他人者,故節(jié)用了又用愛 人;愛 人了,又用『使民以時(shí)』,使民不以時(shí),卻是徒然也。」明作。
「道千乘之國 」,五者相因,這只消從 上順說。人須是事事敬,方會(huì) 信。纔信,便當(dāng)定如此,若恁地慢忽,便沒有成。今日恁地,明日不恁地,到要節(jié)用,今日儉,明日奢,便不是節(jié)用。不會(huì) 節(jié)用,便急征重歛,如何得愛 民!既無愛 民之心,如何自會(huì) 「使民以時(shí)」!這是相因之說。又一說:雖則敬,又須著信於民,只恁地守箇敬不得。雖是信,又須著務(wù) 節(jié)儉。雖會(huì) 節(jié)儉,又須著有愛 民之心,終不成自儉嗇 而愛 不及民,如隋文帝之所為 。雖則是愛 民,又須著課農(nóng)業(yè),不奪其時(shí)。賀孫。
吳 伯遊問「道千乘之國 」三句,反覆相因,各有次第。曰:「不敬於事,沒理沒會(huì) ,雖有號(hào)令,何以取信於人?無信,則朝儉暮奢,焉能節(jié)用!不節(jié)用,則傷財(cái)害民,焉能愛 人!若不愛 人,則不能『使民以時(shí)?!弧褂终f:「既敬了,須用信,或有敬而不能信者。時(shí)舉錄作:「世固有能敬於己而或不信於民者?!剐庞钟霉?jié)用,有能示信於人而自縱欲奢侈者。節(jié)用又用愛人 ,有愛 惜官物時(shí)舉錄作:「有自鄙吝慳儉?!苟荒苁┗蒽栋傩照?。愛 人,又用『使民以時(shí)』;使不以時(shí),亦徒愛 耳?!褂謫枺骸笚?氏謂『未及為 政』,今觀『使民以時(shí)』,又似為 政?!乖唬骸该献诱f『不違農(nóng)時(shí)』,只言王道之始,未大段是政事在?!广?。時(shí)舉同。
問:「『敬事而信』章,五者相承,各有次序。是能如此而後能如彼,抑既如此,更要如彼耶?」曰:「能恁地敬,便自然信。下句又是轉(zhuǎn)說。節(jié)用了,更須當(dāng)愛 人;愛 人了,更當(dāng)『使民以時(shí)』。有一般人敬而不能信,有一般人能節(jié)用,只是吝嗇 ,卻不能愛 人。故能敬,便自然信;而敬又不可以不信。聖人言語,自上說下來 ,也恁地;自下說上去,也恁地。聖人言語都如此?!乖唬骸感排c節(jié)用,有何相關(guān)?」曰:「信是的確。若不的確,有時(shí)節(jié),有時(shí)又不節(jié)?!勾?。
陳希真問:「須先敬了,方可以信;先節(jié)用了,方可以愛 人;又須是『使民以時(shí)』。是如此否?」曰:「這般處從 上說下,固是一般意思;從 下說上,又是一般意思。如敬事而信,固是有人凡事要誠信;然未免有不敬處,便是不實(shí)。有人卻知節(jié)用,然不知愛 民,則徒然鄙吝於己,本不為 民。有人知所以愛 人,卻不知勿奪其時(shí)。這般處,與『君子不重則不威』一章,都用恁地看?!官R孫。 弟子入則孝章
問:「『弟子入則孝』一章,力行有餘暇,便當(dāng)學(xué)六藝之文。要知得事父兄如何而為 孝弟,言行如何而能謹(jǐn)信?!拐Z尚未終,先生曰:「下面說得支離了。聖人本意重處在上面,言弟子之職須當(dāng)如此。下面言餘力則學(xué)文。大凡看文字,須認(rèn)聖人語脈,不可分毫走作。若說支離,將 來 又生出病。」南升。
問:「泛愛 眾?!乖唬骸溉俗允钱?dāng)愛 人,無憎嫌人底道理?!褂謫枺骸溉酥t不肖,自家心中自須有箇辨別。但交接之際,不可不汎 愛 爾。」曰:「他下面便說『而親仁』了。仁者自當(dāng)親,其它自當(dāng)泛愛 。蓋仁是箇生底物事。既是生底物,便具生之理,生之理發(fā)出便是愛 。纔是交接之際,便須自有箇恭敬,自有箇意思,池本作「思意」。如何漠然無情,不相親屬 得!聖人說出話,兩 頭都平。若只說汎 愛 ,又流於兼愛 矣。」僩。
問:「而親仁。」曰:「此亦是學(xué)文之本領(lǐng)。蓋不親仁,則本末是非何從 而知之!」?fàn)c。
問:「『行有餘力』,所謂有餘,莫是入孝出弟之理,行之綽綽然有餘裕否?」曰:「誰敢便道行之有餘裕?如『汎 愛 眾,而親仁』,何曾便時(shí)時(shí)有眾之可愛, 便有仁者於此,得以時(shí)時(shí)親之。居常無事,則學(xué)文講義。至事與吾接,則又出而應(yīng) 之。入孝出弟,亦是當(dāng)孝當(dāng)?shù)苤畷r(shí)。行謹(jǐn)言信,亦是如此。他時(shí)有餘力,自當(dāng)學(xué)文?!褂?。
問:「則以學(xué)文?!乖唬骸复苏摫灸?,先本後末。今人只是先去學(xué)文。又且驗(yàn)平日果能孝弟、恭謹(jǐn)、誠信、愛 眾、親仁乎?如此了,方學(xué)文。此五句,又以孝弟為 本。不孝,則不能弟。不孝而能弟,弟亦何用!不孝不弟,縱行謹(jǐn)言信,愛 眾親仁,亦何用!」銖。
歐陽希遜問:「『行有餘力,則以學(xué)文』,學(xué)文在後;『博學(xué)於文,約之以禮』,文又在先,如何?」曰:「『博學(xué)於文』,也不說道未有『行有餘力』以上許多事。須是先有許多了,方可以學(xué)文。且如世上有人入不孝,出不弟,執(zhí) 事不謹(jǐn),出言不信,於眾又無愛 ,於仁又不能親,道要去學(xué)文,實(shí)是要去學(xué)不得!」賀孫。
「『汎 愛 』,不是人人去愛 他。如群居不將 一等相擾害底事去聒噪他,及自占便宜之類是也。無弟子之職以為 本,學(xué)得文,濟(jì) 甚事!此言雖近,真箇行得,亦自大段好。文是詩書 六藝之文。詩書 是大概詩書 ,六藝是禮樂 射御書 數(shù) 。古人小學(xué)便有此等,今皆無之,所以難?!箚枺骸讣ⅲ骸毫π卸粚W(xué)文,則無以考聖賢之成法,識(shí)事理之當(dāng)然?!涣嚾绾慰季康贸煞??」曰:「小學(xué)中,一事具得這事之理。禮樂 ,如知所以為 禮樂者 如此,從 此上推將 去,如何不可考成法?緣今人都無此學(xué),所以無考究處。然今詩書 中可考,或前言往行亦可考。如前輩有可法者,都是。人須是知得古人之法,方做不錯(cuò)。若不學(xué)文,任意自做,安得不錯(cuò)!只是不可先學(xué)文耳。子夏矯枉過正,放重一邊,又忒重了,不似此章聖人說得兩 無久闕。如棘子成矯當(dāng)時(shí)之弊,說得質(zhì)太重。子貢又矯棘子成之弊,卻道『文猶質(zhì)也,質(zhì)猶文也』,都偏了。惟聖人之心和平,所謂高下小大皆宜,左右前後不相悖,說得如此盡?!姑髯鳌<?。
問:「集注云:『力行而不學(xué)文,則無以識(shí)事理之當(dāng)然?!磺疑衔寮l目,皆是天理人倫之極致,能力行,則必能識(shí)事理之當(dāng)然矣。如集注之說,則是學(xué)文又在力行之先?!乖唬骸溉舨粚W(xué)文,則無以知事理之當(dāng)否。如為 孝為 弟亦有不當(dāng)處。孝於事親,然事父之敬,與事母之愛 便別了?!棺?。
不學(xué)文,則事事做不得。節(jié)。
胡氏解「則以學(xué)文」,謂古者有業(yè)文之家。今觀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左傳 中數(shù) 處誥命,大抵文意相類。及以閟宮殷武末章觀之,誠恐古人作文,亦須有箇格樣 遞相祖述。必大。
賢賢易色章
問:「『賢賢易色』有兩 說。」曰:「只變易顏色亦得,但覺說得太淺。斯須之間,人誰不能,未知他果有誠敬之心否。須從 好色之說,便見得賢賢之誠處?!姑髯?。
問:「變易顏色,莫是待臨時(shí)易色未善?」曰:「亦不必如此說。只是下面『致其身、竭其力』太重,變易顏色太輕耳?!箍蓪W(xué)?! 【粗畣枺骸浮嘿t賢易色』有二說?!乖唬骸缸円最伾袀?為 之者。不若從 上蔡說,易其好色之心,方見其誠也?!沟旅?。
問:「賢賢易色?!乖唬骸浮何嵛匆姾玫氯绾蒙摺?,『去讒遠(yuǎn)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 賢也』,已分明說了。」儒用。
「事父母能竭其力」,凡事當(dāng)盡力為 之,不可挨推,只做七八分,留兩 三分。淳?! 』騿枴甘戮缕渖怼?。曰:「致身,一如送這身與他,便看他將 來 如何使?!箷r(shí)舉。
「事君能致其身」,集注謂「不有其身」,是不為 己之私計(jì)也。明作。
袁子節(jié)問「賢賢易色」章。曰:「資質(zhì)好底,也會(huì) 恁地。問學(xué)也只是理會(huì) 許多事?!箷r(shí)舉?! h臣說「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先生曰:「此還是已學(xué)邪?蓋人固是資稟自好,不待學(xué)而自能盡此數(shù) 條者。然使其為 學(xué),則亦不過學(xué)此數(shù) 者耳。故曰,人雖以為 未學(xué),而吾必以為 已學(xué)也。」時(shí)舉。
問:「『賢賢易色』章。為 學(xué)之道,只要就人倫上做得是當(dāng)。今既能如此,雖或以為 未學(xué),我必以為 已學(xué)?!乖唬骸副鼐故窃鴮W(xué)未學(xué)?」曰:「先生所謂『非其生質(zhì)之美,必其務(wù) 學(xué)之至』?!乖唬骸缚吹檬恰!乖唬骸附袢毡居础壕硬恢夭煌灰徽?,又見稍長,不敢貪多。」曰:「慢看不妨,只要常反覆玩味聖人旨要,尋 見著落處?!褂衷疲骸附X多病,恐來 日無多,欲得朋友勇猛近前,也要相傳 。某之心,便是公之心一般!」南升?! ∽酉闹裕幻庥斜?。蓋孔子上章但是平說,子夏此章皆是說到誠處,說得重了。然今有這樣 人,若不是他學(xué)問來 ,又不是天資高,安能如此。但子夏說得太粗了,故謂其「辭氣 抑揚(yáng)太過」也。夔孫。
「雖曰未學(xué)」。世間也有資稟高,會(huì) 做許多事底。但子夏此兩 句被他說殺 了,所以吳 氏謂其言之有弊。明作。
「『易色』,須作『好德如好色』說。若作變易顏色,恐裏面欠了字多。這也只是敬賢之誠。」問:「此四事,莫是箇處得極至,只得如此否?」曰:「這地位儘高?!箚枺骸敢链ㄔ弧簩W(xué)求如是而已』,如何?」曰:「這卻和『學(xué)』字說在裏面。子夏本言,卻作不須學(xué)底意思。吳 才老以子夏此言,與子路『何必讀書 』之說同,其意固善,然其弊皆至於廢學(xué)。若『行有餘力,則以學(xué)文,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之類,方為 聖人之言。此說卻好。子夏既說殺 了,雖是上面說務(wù) 本,終不如聖人之言也?!箻o?! 肝岜刂^之學(xué)矣」,子夏此話說得激,有矯枉過直意思。聖人便不如此,且看「行有餘力,則以學(xué)文」,是多少渾成!他意只欲反本,故說得如此激。如棘子成說:「君子質(zhì)而已矣,何以文為 !」這便全是有激之論。子貢說:「文猶質(zhì)也,質(zhì)猶文也?!惯@也有病。質(zhì)與文似不同?!敢谎钥梢詥?邦,有諸?」聖人便說「言不可若是其幾 」。如「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又說,如其善而莫之違,固是好;如不善而莫之違,不幾 乎一言而喪 邦!如「禮,與其奢也,寧儉;喪 ,與其易也,寧戚」,雖都是偏,就其間論之,便須說奢與易有輕重。聖人說話,都自恁地平。向伯恭見此說,甚以為 看得出。賀孫。 林一之問「賢賢易色」章。曰:「他是重其所重,輕其所輕,固為 激切之辭,覺得那一邊偏重。聖人言語便平,如曰:『禮,與其奢也,寧儉;喪 ,與其易也,寧戚?!徊徽f禮只專 是儉,喪 只專 是戚也?!鬼?。
義剛說「賢賢易色」一章。先生接集注所言云:「此不若上章。但竭力等事,比上面入孝出弟之類較重,所以子夏謂『吾必謂之學(xué)矣』?!沽x剛?! 』騿柗蜃友浴竸t以學(xué)文」,子夏言「吾必謂之學(xué)矣」兩 章。曰:「聖人之言,由本及末,先後有序。其言平正,無險(xiǎn)絕之意。子夏則其言傾側(cè) 而不平正,險(xiǎn)絕而不和易,狹隘而不廣大,故未免有弊。然子夏之意欲人務(wù) 本,不可謂之不是。但以夫子之言比之,則見其偏之若此也?!谷藗?。 君子不重則不威章
「君子不重則不威」。既曰君子,何以不重、不威?此是大概說君子之道如此?!钢髦倚拧故钦\實(shí)無偽 ,樸 實(shí)頭?!钢鳌棺肿钪兀彩驴克鲋?。程子曰:「不誠無物?!怪^如去水南,卻說去水北。實(shí)不曾去水北,便無這去水北一事。明作?! ≥p最害事。飛揚(yáng)浮躁,所學(xué)安能堅(jiān) 固。故「學(xué)則不固」,與不重、不威,只一套事。砥。
「主忠信」,忠以心言,信以事言。以實(shí)之謂信。振。
「主忠信」。人道惟在忠信,「不誠無物」。人若不忠信,如木之無本,水之無原,更有甚底!一身都空了。今當(dāng)反看自身,能盡己之心,能不違於物乎?若未盡己之心而不違於物,則是不忠信。凡百處事接物,皆是不誠實(shí),且謾為 之。如此四者,皆是修身之要。就其中『主忠信』,又是最要。若不『主忠信』,便『正衣冠,尊瞻視』,只是色莊,為 學(xué)亦是且謾為 學(xué),取朋友未便盡誠,改過亦未必真能改過。故為 人須是「主忠信」。學(xué)而一篇,再三言之。南升。
問:「明道曰『不誠則無物』,如何?」曰:「實(shí)有此理,便實(shí)有此事。且如今向人說,我在東,卻走西去那一邊,便成妄誕了?!箚枺骸敢链ㄔ弧褐倚耪?,以人言之,要之則實(shí)理』,何也?」曰:「以人言之,則為 忠信;不以人言之,則只是箇實(shí)理。如『誠者天之道』,則只是箇實(shí)理;如『惟天下之至誠』,便是以人言之?!箻o。
問集注「不誠無物」一節(jié)。曰:「心無形影,惟誠時(shí)方有這物事。今人做事,若初間有誠意,到半截後意思懶 散,謾做將 去,便只是前半截有物,後半截?zé)o了。若做到九分,這一分無誠意,便是這一分無物。」時(shí)舉。
問「人道惟在忠信,不誠無物」。曰:「凡應(yīng) 接事物之來 ,皆當(dāng)盡吾誠心以應(yīng) 之,方始是有這箇物事。且?guī)?一件事,自家心不在這上,這一事便不成,便是沒了這事。如讀書 ,自家心不在此,便是沒這書 ?!官R孫。
「人道惟在忠信,不誠無物」。物,只是眼前事物,都喚 做物。若誠實(shí),方有這物。若口裏說莊敬,肚裏自慢忽,口裏說誠實(shí),肚裏自狡偽 ,則所接事物還似無一般。須是實(shí)見得是,實(shí)見得非,截定而不可易,方有這物。且如欲為 善,又有箇為 惡 意思;欲為 是,又有為 非意思;這只是不實(shí),如何會(huì) 有物!賀孫。
問「人道惟在忠信,不誠無物」。曰:「說道恁地,又不曾真箇恁地,便是『不誠無物』。說道為 善,又不曾為 得善;說道惡 惡 ,又不曾不為 惡 ,便是無此物?!赫\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如人做事,只至誠處,便有始有末;才間斷 處,以後便皆無物?!褐倚潘赃M(jìn)德』,是有這骨子,然後能進(jìn)德。如顏?zhàn)印喝虏贿`仁』,只未違以前便有始末;才失照管處,便無物矣,又須到再接續(xù)處,方有終始。惟天地聖人未嘗有一息間斷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何嘗間斷 。間斷 ,造化便死了!故天生箇人,便是箇人;生出箇物,便是箇物,且不曾生箇假底人物來 ?!怪偎紗枺骸溉珀庩栤跺e(cuò),雨暘 失時(shí),亦可謂之誠乎?」曰:「只是乖錯(cuò),不是假底,依舊是實(shí)在。人只是不要外面有,裏面無。且如讀書 十遍,初四遍心在,後六遍心不在,只是口頭讀過,便只第一遍至第四遍是始是終。第六遍後,便只似不曾讀一般,便無物也?!褂謫枺骸浮何岵慌c祭,如不祭』,是『不誠無物』否?」曰:「然。」伯羽。道夫一云:「蜚卿問『人道惟在忠信,不誠無物』。曰:『說道為 善,又不曾為 得善;說道惡 惡 ,又不曾去惡 ,便是無物。如人做事,只至誠處,便有始有末;才間斷 處,便無物。天地造化,聖人德業(yè),未嘗有一息之間?!妇S天之命,於穆不已」,曷嘗間斷 。有些間斷, 則造化便死了!故生出一箇人,便是一箇人;生出一箇物,便是一箇物,更無些假?!坏婪騿枺骸宏庩栤跺e(cuò),雨暘 不時(shí),亦可謂之誠否?』曰:『雖恁地,亦只是舛錯(cuò),不是假,依舊是實(shí)在。人則不要外面有,裏面無?!弧?br>
「無友不如己者」,與勝 己者處也。人傑 。
問:「『無友不如己』,作不與不勝 己友,則他人勝 己者亦不與之友。」曰:「不然。人自是要得臨深以為 高。」榦。
問:「『無友不如己者』與『勝 己』字如何?」曰:「勝 己,便是如己之意。人交朋友,須求有益。若不如我者,豈能有益。仍是朋友才不如我時(shí),便無敬畏之意,而生狎侮之心。如此則無益。」義剛。
友不如己者,自是人一箇病。周恭叔看得太過了。上焉者,吾師之;下焉者,若是好人,吾教之;中焉者,勝 己則友之,不及者亦不拒也,但不親之耳。若便佞者,須卻之方可。璘。
問:「集注謂『友以輔仁,不如己,則有損而無益』。今欲擇 勝 己者與之為 友,則彼必以我為 不及,而不肯與我友矣。雖欲友之,安得而友之?」曰:「無者,禁止之辭。我但不可去尋 求不如己者,及其來 也,又焉得而卻之!推此,則勝 己者亦自可見。」道夫。
趙兄問「無友不如己者」。曰:「凡人取友,須是求勝 己者,始有益。且如人學(xué)作文,須是與勝 己者商量,然後有所發(fā)明。若只與不如己者商量,則好者彼或不知,不是彼或不識(shí)。我又只見其不勝 己,渾無激勵(lì) 之意,豈不為 害!」趙曰:「然則有不勝 我者,終不可與處乎?」曰:「若不勝 者來 求於我,則不當(dāng)拒之也。聖人此言,但教人求友之法耳?!箟?祖。
問:「『無友不如己者』,伊川以為 同志,何如?」曰:「此求之過。大凡師則求其賢於己者,友則求其勝 者,至於不肖者,則當(dāng)絕之。聖人此言,非謂必求其勝 己者。今人取友,見其勝 己者則多遠(yuǎn)之;而不及己則好親之。此言乃所以救學(xué)者之病?!箍蓪W(xué)。
問「無友不如己者」。曰:「這是我去求勝 己者為 友。若不如我者,他又來 求我,這便是『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也。前輩說這一句,多是被不如己者不與為 友底意思礙卻,便說差了。其實(shí)本不相背?!箷r(shí)舉。
吳 知先問「過則勿憚改」。曰:「程子所謂『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 善』,曲折專 以『速改』字上著力。若今日不改,是壞 了兩 日事;明日不改,是壞 了四日事。今人只是憚難,過了日子?!广?。時(shí)舉錄云:「最要在『速』字上著力。凡有過,若今日過愈深,則善愈微。若從 今日便改,則善可自此而積?!?br>
今為 學(xué)約而易操者,莫如敬,敬則凡病皆可去。如「不重則不威」章,敬是總腦,不渾在散句裏,必敬而後能不輕。如「主忠信」,亦先因敬,不敬則誕謾而已,何以主之!「毋友不如己」,亦然。重亦不難見,如人言語簡重,舉動(dòng) 詳緩,則厚重可知。言語輕率,聽得便說,說則無能得了。舉動(dòng) 輕肆,飛揚(yáng)淺露,其人輕易可知。伯羽。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
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章
周伯壽 問:「『為 人謀而不忠』三句,不知是此三事最緊要,或是偶於此照管不到?」曰:「豈不是緊要!若為 人謀而不忠,既受人之託,若不盡心與他理會(huì) ,則不惟欺人,乃是自欺。且說道為 人謀而不忠後,這裏是幾 多病痛!此便是慎獨(dú)底道理?!股w卿。
伯壽 問:「曾子只以此三者自省,如何?」曰:「蓋是來 到這裏打不過?!褂謫栔倚拧T唬骸钢?,以心言;信,以事言。青是青,黃是黃,這便是信。未有忠而不信,信而不忠,故明道曰:『忠信,內(nèi) 外也?!贿@內(nèi) 外二字極好?!构?jié)。
問曾子三省。曰:「此三省自是切己底事。為 人處如何不要忠!一才不忠,便是欺矣。到信,只就事上去看,謂如一件事如此,為 人子細(xì)斟酌利害,直似己事,至誠理會(huì) ,此便是忠。如這事我看得如此,與他說亦是如此,只此便是信。程先生云:『循物無違之謂信?!粯O好。不須做體、用說?!怪t。
蜚卿言:「曾子三省,固無非忠信學(xué)習(xí)之事。然人之一身,大倫之目,自為 人謀、交朋友之外,得無猶在所省乎?」曰:「曾子也不是截然不省別底,只是見得此三事上,實(shí)有纖毫未到處。其他處固不可不自省,特此三事較急耳。大凡看文字,須看取平,莫有些小偏重處。然也用時(shí)候到。曾子三省,只是他這些未熟。如今人記書 ,熟底非全不記,但未熟底比似這箇較用著心力照管。這也是他打不過處?!褂衷疲骸笧?人謀而忠,也自是難底事。大凡人為 己謀,便盡;為 人謀,便未必盡?!怪鼻湟蚺e先生舊說云:「人在山路避人,必須立己於路後,讓人於路前,此為 人謀之不忠也。如此等處,蹉過多少!」道夫。
問曾子三省。曰:「此是他自見得身分上有欠闕處,或錄云:「他自覺猶於此欠闕?!构蕦?三者省之。若今人欠闕處多,卻不曾自知得?!广 ?br>
曾子三省,看來 是當(dāng)下便省得,才有不是處,便改。不是事過後方始去改,省了卻又休也。只是合下省得,便與它改。銖。
三省固非聖人之事,然是曾子晚年進(jìn)德工夫,蓋微有這些子渣滓去未盡耳。在學(xué)者則當(dāng)隨事省察,非但此三者而已。鎬。
問:「三省忠信,是聞一貫之後,抑未聞之前?」曰:「不見得。然未一貫前也要得忠信,既一貫後也要忠信。此是徹 頭徹 尾底。」淳。
為 人謀時(shí),竭盡自己之心,這箇便是忠。問:「如此,則忠只是箇待人底道理?」曰:「且如自家事親有不盡處,亦是不忠?!构?jié)。為 人謀不忠。
「為 人謀而不忠乎?」為 他人謀一件事,須盡自家伎倆與他思量,便盡己之心。不得鹵莽滅 裂,姑為 它謀。如烏 喙是殺 人之藥,須向他道是殺 人,不得說道有毒。如火,須向他道會(huì) 焚灼人,不得說道只是熱 。如今人為 己謀必盡,為 他人謀不曾著心,謾爾如此,便是不忠。泳。
問:「為 人謀有二意:一是為 人謀那事;一是這件事為 己謀則如此,為 人謀則如彼。」曰:「只是一箇為 人謀,那裏有兩 箇?文勢 只說為 人謀,何須更將 為 己來 合插此項(xiàng)看。為 人謀不忠,如何便有罪過?曾子便知人於為 己謀,定是忠,便不必說。只為 人謀易得不忠。為 人謀如為 己謀,便是忠;不如為 己謀,便是不忠。如前面有虎狼,不堪去,說與人不須去,便是忠。若道去也得,不去也得,便是不忠。文勢 如此,何必拗轉(zhuǎn)枝蔓。看文字自理會(huì) 一直路去。豈不知有千蹊萬徑 ,不如且只就一直路去,久久自然通透。如精義諸老先生說,非不好,只是說得忒寬,易使人向別處去。某所以做箇集注,便要人只恁地思量文義。曉 得了,只管玩味,便見聖人意思出來 。」宇。
「為 人謀而不忠」,謀是主一事說?!概笥呀欢恍拧?,是泛說。人自為 謀,必盡其心;到得為 他人謀,便不子細(xì),致誤他事,便是不忠。若為 人謀事一似為己 ,為 盡心。夔孫。為 人謀不忠,與朋友交不信。
問「為 人謀而不忠,與朋友交」云云。曰:「人之本心,固是不要不忠信。但才見是別人事,便自不如己事切了。若是計(jì)較利害,猶只是因利害上起,這箇病猶是輕。惟是未計(jì)較利害時(shí),已自有私意,這箇病卻最重。往往是才有這箇軀殼 了,便自私了,佛氏所謂流注想者是也。所謂流注者,便是不知不覺,流射做那裏去。但其端甚微,直是要省察!」時(shí)舉。寓錄同,別出?! ∽由茊栐圃啤T唬骸肝聪f計(jì)較,只是為 別人做事,自不著意,這箇病根最深於計(jì)較。伊川云:『人才有形,便有彼己,所以難與道合?!会屖纤^流注想,如水流注下去。才有形,便有此事,這處須用省察?!褂?。
「『為 人謀而不忠乎?』人以事相謀,須是子細(xì)量度,善則令做,不善則勿令做,方是盡己。若胡亂應(yīng)去 ,便是不忠?;蛑^人非欲不忠於人,緣計(jì)較利之所在,才要自家利,少間便成不忠於人?!乖唬骸肝凑f到利處。大率人情處自己事時(shí)甚著緊,把他人便全不相干,大段緩了,所以為 不忠。人須是去卻此心,方可?!姑髯?。 問:「為 人謀,交朋友,是應(yīng) 接事物之時(shí)。若未為 人謀,未交朋友之時(shí),所謂忠信,便如何做工夫?」曰:「程子謂『舜「雞鳴而起,孳孳為 善」,若未接物時(shí),如何為 善?只是主於敬。』此亦只是存養(yǎng)此心在這裏,照管勿差失,宇錄作「令勿偏倚」。便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 乎其所不聞』,『不動(dòng) 而敬,不言而信』處?!勾尽T浡?。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凡事要當(dāng)用自家實(shí)底心與之交。有便道有,無便道無。泳。與朋友交?! ≈倚牛瑢?shí)理也。道夫。忠信。
忠信,以人言之。蓋忠信以理言,只是一箇實(shí)理;以人言之,則是忠信。蓋不因人做出來 ,不見得這道理。端蒙。
信者,忠之驗(yàn)。忠只是盡己。因見於事而信,又見得忠如此。端蒙。
忠信只是一事。但是發(fā)於心而自盡,則為 忠;驗(yàn)於理而不違,則為 信。忠是信之本,信是忠之發(fā)。義剛。
忠信只是一事,而相為 內(nèi) 外始終本末。有於己為忠 ,見於物為 信。做一事說,也得;做兩 事說,也得。僩。
問:「曾子忠信,卻於外面理會(huì) ?」曰:「此是『修辭立其誠』之意?!乖唬骸改莾?nèi) 面工夫已到?」曰:「內(nèi) 外只是一理。事雖見於外,而心實(shí)在內(nèi) 。告子義外,便錯(cuò)了?!箍蓪W(xué)。
問「忠信」二字。曰:「忠則只是盡己,與事上忠同體。信不過是一箇『實(shí)』字意思,但說處不同。若只將 做有諸己說,未是。」祖道。
信是言行相顧之謂。道夫。 林子武問「盡己之謂忠」。曰:「『盡己』字本是『忠』字之注腳。今又要討『盡己』注腳,如此是隔幾 重!何不試思,自家為 人謀時(shí),己曾盡不曾?便須見得盡己底意思也?!归b祖。盡己之謂忠。
問:「『盡己之謂忠』,不知盡己之甚麼?」曰:「盡己之心?!褂衷唬骸附袢撕谜f『且恁地』,便是不忠?!构?jié)。
問「盡己之謂忠」。曰:「盡時(shí)須是十分盡得,方是盡。若七分盡得,三分未盡,也不是忠?!褂謫枺骸钢沂侨诵膶?shí)理。於事父謂之孝,處朋友謂之信,獨(dú)於事君謂之忠,何也?」曰:「父子兄弟朋友,皆是分義相親。至於事君,則分際甚嚴(yán) ,人每若有不得已之意,非有出於忠心之誠者,故聖人以事君盡忠言之?!褂謫枺骸钢遗c誠如何?」曰:「忠與誠,皆是實(shí)理。一心之謂誠,盡心之謂忠。誠是心之本主,忠又誠之用處。用者,只是心中微見得用?!棺俊! 枺骸副M己之忠,此是學(xué)者之忠,聖人莫便是此忠否?」曰:「固是。學(xué)者是學(xué)聖人而未至者,聖人是為 學(xué)而極至者。只是一箇自然,一箇勉強(qiáng)爾。惟自然,故久而不變;惟勉強(qiáng),故有時(shí)而放失?!挂蚺e程子說:「孟子若做孔子事,儘做得,只是未能如聖人?!过斏窖裕骸缚鬃铀浦?,孟子似通判權(quán) 州。」此喻甚好。通判權(quán) 州,也做得,只是不久長。壯 祖?! 』騿枺骸笇W(xué)者盡己之忠,如何比得聖人至誠不息?」曰:「只是這一箇物,但有精粗。眾人有眾人底忠,學(xué)者有學(xué)者底忠,賢者有賢者底忠,聖人有聖人底忠。眾人只是樸實(shí)頭不欺瞞人,亦謂之忠。」直卿云:「『己』字便是『至誠』字,『盡』字便是『不息』字?!褐琳\』便是『維天之命』,『不息』便是『於穆不已』?!箤W(xué)蒙。
未有忠而不信,未有信而不忠者。「盡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挂?,用也。泳。
盡己謂忠,以實(shí)為 信。
文振問「盡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曰:「忠信只是一理。自中心發(fā)出來 便是忠,著實(shí)便是信。謂與人說話時(shí),說到底。見得恁地了,若說一半不肯說盡,便是不忠。有這事說這事,無這事便說無,便是信。只是一箇理,自其發(fā)於心謂之忠,驗(yàn)於事謂之信?!褂郑恼裾f:「『發(fā)己自盡為 忠,循物無違為 信?!话l(fā)己自盡,便是盡己。循物無違,譬如香爐只喚 做香爐,桌只喚 做桌,便著實(shí)不背了。若以香爐為 桌,桌為 香爐,便是背了它,便是不著實(shí)。」恪。
問「盡己之謂忠」。曰:「盡己只是盡自家之心,不要有一毫不盡。如為 人謀一事,須直與它說這事合做與否。若不合做,則直與說這事決然不可為 。不可說道,這事恐也不可做,或做也不妨。此便是不盡忠。信即是忠之見於事者。所以說『忠信,內(nèi) 外也』,只是一物。未有忠而不信者,亦未有信而不出於忠者。只是忠則專 就發(fā)己處說,信則說得來 周遍,事上都要如此?!箚枴钢倚艦?傳 習(xí)之本」。曰:「人若不忠信,便無可得說,習(xí)箇甚麼!」僩?! ×终鋯枴副M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曰:「自中心而發(fā)出者,忠也;施於物而無不實(shí)者,信也。且如甲謂之甲,乙謂之乙,信也;以甲為 乙,則非信矣。與『發(fā)己自盡,循物無違』之義同?!褂謫枺骸浮壕S天之命,於穆不已,忠也』,與盡己之忠如何?」曰:「不同。曾子答門人一貫之問,借此義以形容之耳。」人傑 。 問:「『盡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信既是實(shí),先生前又說道忠是實(shí)心,不知如何分別。」曰:「忠是就心上說,信是指事上說。如今人要做一件事,是忠;做出在外,是信。如今人問火之性是如何,向他說熱, 便是忠。火性是熱 ,便是信。心之所發(fā)既實(shí),則見於事上皆是實(shí)。若中心不實(shí),則見於事上便不實(shí),所謂『不誠無物』。若心不實(shí),發(fā)出來 更有甚麼物事!」賀孫。
忠就心上看,信就事上看?!钢倚?,內(nèi) 外也?!辜⑸铣艘痪洌鹾κ?!方子。集注諸事。
某一日看曾子三省處,集注說亦有病,如省察已做底事。曾子省察,只當(dāng)下便省察,俯視拱手而曰:「為 人謀而不忠乎?」節(jié)。
問:「集注云,三句又以忠信為 本。竊謂傳 習(xí)以忠信為 本,少間亦自堅(jiān) 固?!乖唬骸溉弧5艘黄?,如說『則以學(xué)文』,『就有道而正焉』之類,都是先說一箇根本,而後說講學(xué)?!箟??! 〔S舉程先生曰:「人道惟在忠信,『不誠無物』。誠便是忠信否?」曰:「固是。」至之問:「集注說:『三者之序,又以忠信為 傳 習(xí)之本?!弧乖唬骸复蟮智懊嬖S多話,皆是以忠信為 本之意。若無忠信,便不是人,如何講學(xué)!」恪。
問:「集注:『三者之序,又以忠信為 本?!蝗巳舨徽\實(shí),便傳 也傳 箇甚底!」言未畢,先生繼云:「習(xí)也習(xí)箇甚底!」南升。
問:「尹氏謂:『曾子守約,故動(dòng) 必求諸身?!荒岔毑W(xué)而後守之以約否?」曰:「『參 也魯?!黄錇?人質(zhì)實(shí),心不大段在外,故雖所學(xué)之博,而所守依舊自約?!沟婪?。
曾子之學(xué),大率力行之意多。守約,是於樸 實(shí)頭省氣 力處用功。方子。佐同?! 枺骸浮褐T子之學(xué),愈遠(yuǎn)而失真』,莫是言語上做工夫,不如曾子用心於內(nèi) ,所以差否?」曰:「只為不 曾識(shí)得聖人言語。若識(shí)得聖人言語,便曉 得天下道理;曉 得理,便能切己用工如曾子也。」明作。
問:「伊川謂『曾子三省,忠信而已』。不知此說盡得一章意否?」「伊川之意,似以『傳 不習(xí)』為 不習(xí)而傳 與人,亦是不忠信者?!箚枺骸溉绱苏f,莫倒了語意否?」曰:「然。但以上文例推之,也卻恁地。要之,亦不須如此說。大抵學(xué)而篇數(shù) 章,皆是以忠信為 本,而後濟(jì) 之以學(xué)?!沟婪颉<?。
或問「發(fā)己自盡為 忠,循物無違謂信」。曰:「忠信只是一事,只是就這一物上見有兩 端。如人問自家這件事是否,此事本是,則答之以是,則是發(fā)己自盡,此之謂忠。其事本是,自家答之以是,則是循物無違,是之謂信。不忠不信者,反是。只是發(fā)於己者既忠,則見於物者便信,一事而有兩 端之義也?!箖g。
問:「『發(fā)己自盡為 忠,循物無違為 信?!蝗绾窝餆o違?」曰:「只是依物而實(shí)言之。忠信只是一箇道理。發(fā)於己者自然竭盡,便是忠;見諸言者以實(shí),便是信。循物無違,如這桌子,黃底便道是黃,黑者便道是黑,這便是無違。程子曰:『一心之謂誠,盡心之謂忠,存於中者之謂孚,見於事者之謂信。』」卓。
問「發(fā)己自盡為 忠」。曰:「發(fā)己是從 這己上發(fā)生出來 。盡是盡己之誠,不是盡己之理,與孟子盡心不同。如十分話,對(duì) 人只說七分,便是不盡。」問「循物無違謂信」。曰:「『盡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此語已都包了。如盞便喚 做盞,楪便喚 做楪。若將 楪喚 做盞,便違背了。忠是體,信是用。自發(fā)己自盡者言之,則名為 忠,而無不信矣;自循物無違者言之,則名為 信,而無不出於忠矣。」淳。
問:「『發(fā)己自盡為 忠』,何以不言反己?」曰:「若言反己,是全不見用處,如何接得下句來 !推發(fā)此心,便無餘蘊(yùn),便是忠處,恕自在其中。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循體事物而無所乖違,是之謂信。後來 伊川往往見此說尚晦,故更云:『盡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便是穩(wěn)當(dāng)分明?!勾笱拧?br>
問:「何謂『發(fā)己自盡』?」曰:「且如某今病得七分,對(duì) 人說只道兩 三分,這便是發(fā)於己者不能盡?!埂负沃^『循物無違』?」曰:「正如恰方說病相似。他本只是七分,或添作十分,或減作五分,這便不是循物,便是有違。要之,兩 箇只是一理。忠是有諸內(nèi) ,信是形諸外。忠則必信,信則必是曾忠,池本作:「不信必是不曾忠?!顾灾^『表裏之謂』也?!箚枺骸敢链ㄖ^『盡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忠信,內(nèi) 外也』,只是這意?!乖唬骸溉弧C鞯乐Z,周於事物之理,便恁地圓轉(zhuǎn);伊川之語嚴(yán) ,故截然方正。大抵字義到二程說得方釋然。只如『忠信』二字,先儒何嘗說得到此。伊川語解有一處云:『一心之謂誠,盡心之謂忠,存於中之謂孚,見於事之謂信?!槐凰Q停得也不多半箇字,也不少半箇字。如他平時(shí)不喜人說文章,如易傳 序之類,固是說道理。如其他小小記文之類,今取而讀之,也不多一箇字,也不少一箇字?!咕痈冈唬骸浮罕M己之謂忠』,今有人不可以盡告,則又當(dāng)如何?」曰:「聖人到這裏,又卻有義。且如有人對(duì) 自家說那人,那人復(fù) 自來 問自家,儻 其人兇惡 ,若盡己告之,必至殺 人,夫豈可哉!到這裏,又卻是一箇道理。所以聖人道『信近於義,言可復(fù) 也』。蓋信不近義,則不可以復(fù) ?!沟婪?。寓錄別出。
仲思問:「如何是『發(fā)己自盡』?」曰:「發(fā)於己而自盡其實(shí)?!瓜壬蜃慵?,舉足言曰:「足有四分痛,便說四分痛,與人說三分,便不是發(fā)己自盡。」又問「循物無違」。曰:「亦譬之足。實(shí)是病足,行不得,便說行不得;行得,便說行得。此謂循其物而無違?!箺?舉伊川言「盡己之謂忠,以實(shí)之謂信」。曰:「伊川之說,簡潔明通,較又發(fā)越也?!乖⒁騿枺骸钢倚艑?shí)有是事,故實(shí)有是言,則謂之忠信。今世間一等人,不可與露心腹處,只得隱護(hù)其語,如此亦為 忠信之權(quán) 乎?」曰:「聖人到這處,卻有箇義存焉。有可說與不可說,又當(dāng)權(quán) 其輕重。如不當(dāng)說而說,那人好殺 ,便與說這人當(dāng)殺 ,須便去殺 他始得?!盒沤读x,言可復(fù) 也。』信不近義,豈所謂信!」因說,伊川講解,一字不茍。如論語中一項(xiàng)有四說,極的當(dāng):「一心之謂誠,盡心之謂忠,存於中之謂孚,見於事之謂信。」直是不可移易。如忠恕處,前輩說甚多,惟程先生甚分曉 。因問:「集注說忠恕,謂『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此借學(xué)者之事以明之。在聖人則『至誠無息』,而萬物各得其所也。如此,則忠恕卻有兩 用,不知如何?」曰:「皆只是這一箇。學(xué)者是這箇忠恕,聖人亦只是這箇忠恕,天地亦只是這箇忠恕。但聖人熟,學(xué)者生。聖人自胸中流出,學(xué)者須著勉強(qiáng)。然看此『忠恕』二字,本為 學(xué)者做工夫處說。子思所謂『違道不遠(yuǎn)』,正謂此也。曾子懼 門人不知夫子之道,故舉學(xué)者之事以明之,是即此之淺近,而明彼之高深也?!褂?。
「循物無違」,即是「以實(shí)」,但說得較詳。閎祖。
「循物無違為 信」。循此事物,不違其實(shí)。銖。 「循物無違謂信」。物之大曰大,小曰小,此之謂循物無違。物之大曰小,小曰大,此之謂違於物。僩。
問「循物無違謂信」。曰:「物便是事物。信主言而言,蓋對(duì) 忠而說。在己無不盡之心為 忠,在人無不實(shí)之言為 信?!鼓局?。
或問:「『循物無違謂信』,物是性中之物否?」曰:「那箇是性外之物!凡言物,皆是面前物。今人要高似聖人了,便嫌聖人說眼前物為 太卑,須要抬起了說。如所謂『有物有則』之『物』,亦只是這眼前物。語言,物也;而信,乃則也。君臣,物也;仁與忠,乃則也?!箤W(xué)蒙。
問:「明道伊川以忠信為 表裏內(nèi) 外,何也?」曰:「『盡己之謂忠』,見於事而為 信,將 彼己看,亦得。發(fā)於我而自盡者,忠也。他人見得,便是信?!箚枺骸改皇且皇路瘢俊乖唬骸钢皇且还w道理。」問:「有說『信』字,又不說『忠』字,如何?」曰:「便兼表裏而言。」問:「有說『忠』字而不說『信』字,如何?」曰:「信非忠不能,忠則必信矣?!褂衷唬骸盖胰邕@事,自家見得十分,只向人說三分,不說那七分,便是不信。如何是循物無違!有人問今日在甚處來 ,便合向他說在大中寺來 。故程先生曰:『一心之謂誠,盡心之謂忠,存於中之謂孚,見於事之謂信?!弧箚枺骸敢链ㄔ弧阂詫?shí)之謂信』,何也?」曰:「此就事而言。故曾子言信,便就交際上說?!箚枺骸阜妒弦圆恢易鳌河形遗c人』,以不信作『誠意不至』;游氏以忠為 『操心』,以信為 『立行』;楊 氏以不忠作『違仁』,以不信作『違道』,三說皆推廣,非正意?!瓜壬唬骸溉f不同,然『操心、立行』底較得。『誠意不至,有我與人』底寬;『違道、違仁』底疏」。問「傳 不習(xí)乎?!乖唬骸競?人以己所未嘗習(xí)之事。然有兩 說?!箻o。
謝先生解論語有過處。如曾子「為 人謀而不忠」,只說「為 人謀」,而上蔡更說「平居靜慮所以處人」,使學(xué)者用工不專 。故說論語孟子,惟明道伊川之言無弊。和靖雖差低,而卻無前弊。易曰:「學(xué)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棺訌?jiān)唬骸笀?zhí) 德不弘,信道不篤?!箤W(xué)聚問辨矣,而繼之以寬居;信道篤矣,而先之以執(zhí) 德弘。人心不可促迫,須令著得一善,又著得一善。善之來 無窮,而吾心受之有餘地,方好。若著一般,第二般來 便未著得,如此則無緣心廣而道積也。洽。
問:「曾子用心於內(nèi) ,工夫已到,又恐為 人謀而未忠,朋友交而不信,傳 而未習(xí),日加省察,求欲以盡乎人也?!瓜壬?xì)思少定,曰:「如何分內(nèi) 外得!游氏之說正如此。為 人謀不忠,便是己有未盡處,去那裏分作內(nèi) 外!果如此,則『多學(xué)而識(shí)之者歟』!」容。
盡己之謂忠,盡物之謂信,只是一理。但忠是盡己,信卻是於人無所不盡。猶曰:「忠信,內(nèi) 外也?!苟嗣?。 問:「『盡物之謂信』,盡物只是『循物無違』意否?」曰:「是。」淳。
道千乘之國 章
「道千乘之國 」。道,治也。作開導(dǎo) ,無義理。「道之以政」,方可訓(xùn)開導(dǎo) 。人傑 。
因說「千乘之國 」疏云,方三百一十六里,有畸零,算不徹 。曰:「此等只要理會(huì) 過,識(shí)得古人制度大意。如至微細(xì),亦不必大段費(fèi)力也。」閎祖。
問:「『敬事而信』,疑此敬是小心畏謹(jǐn)之謂,非『主一無適』之謂?!乖唬骸赣鍪屡R深履薄而為 之,不敢輕,不敢慢,乃是『主一無適』。」伯羽。
「敬事而信」,是「節(jié)用愛 人,使民以時(shí)」之本。敬又是信之本。閎祖?! 枴傅狼С酥畤?」一章。曰:「這五句,自是五句事。只當(dāng)逐句看:是合當(dāng)有底,無底;合當(dāng)做底,不當(dāng)做底。不消如做時(shí)文,要著兩 句來 包說。」又問:「程先生云:『聖人之言,兼通上下。』恐是聖人便見得道理始終,故發(fā)言自是該貫。眾人緣不見得,所以說得一頭,又遺了一頭。」曰:「這箇也不干見事。但眾人說得,自是不及聖人說話。聖人說得自別。便是大賢說話,也自是不及聖人。蓋聖人說得來 ,自是與人別。若眾人非無見。如這五事,眾人豈不見得。但說時(shí)定自是別有關(guān)竅,決不及聖人也?!?br>
問「道千乘之國 」章。曰:「龜山說此處,極好看。今若治國 不本此五者,則君臣上下漠然無干涉,何以為 國 !」又問:「須是先有此五者,方可議及禮樂 刑政?!乖唬骸盖乙痛宋逭?,反覆推尋 ,看古人治國 之勢 要。此五者極好看。若每章翻來 覆去,看得分明,若看十章,敢道便有長進(jìn)!」南升。賀孫錄別出。集注。
文振說「道千乘之國 」。曰:「龜山最說得好。須看此五者是要緊。古聖王所以必如此者,蓋有是五者,而後上之意接於下,下之情方始得親於上。上下相關(guān),方可以為 治。若無此五者,則君抗然於上,而民蓋不知所向。有此五者,方始得上下交接?!官R孫。
問:「『道千乘之國 』,楊 氏云:『未及為 政也?!弧乖唬骸溉淮艘嗍钦?。如『敬事而信』,便是敬那政事也。節(jié)用,有節(jié)用之政事;愛 人,有愛 人之政事;使民,有使民之政事。這一段,是那做底。子細(xì)思了,若無敬,看甚事做得成!不敬,則不信;不信,則不能『節(jié)用愛 人』;不『節(jié)用愛 人』,則不能『使民以時(shí)』矣。所以都在那敬事上。若不敬,則雖欲信不可得。如出一令,發(fā)一號(hào),自家把不當(dāng)事忘了,便是不信。然敬又須信,若徒能敬,而號(hào)令施於民者無信,則為 徒敬矣。不信固不能節(jié)用,然徒信而不能節(jié)用,亦不濟(jì) 事。不節(jié)用固不能愛 人,然徒能節(jié)用而不愛 人,則此財(cái)為 誰守邪!不愛 人固不能『使民以時(shí)』,然徒能愛 人,而不能『使民以時(shí)』,雖有愛 人之心,而人不被其惠矣。要之,根本工夫都在『敬』字。若能敬,則下面許多事方照管得到。自古聖賢,自堯 舜以來 便說這箇『敬』字。孔子曰:『修己以敬?!淮耸亲钜o處!」僩。 子升問:「集注云:『五者相因,各有次序。』」曰:「聖人言語,自是有倫序,不應(yīng) 胡亂說去。敬了,方會(huì) 信;信了,方會(huì) 節(jié)用;節(jié)用了,方會(huì) 愛 人;愛 人了,方會(huì) 『使民以時(shí)』。又敬了,須是信;信了,須是節(jié)用;節(jié)用了,須是愛 人;愛 人,須是『使民以時(shí)』。如後面『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jǐn)而信』之類,皆似此有次第?!褂謫枺骸笇W(xué)而一篇,多是務(wù) 本之意。獨(dú)此章言及為 政,是如何?」曰:「此便是為 政之本。如『尊五美,屏四惡 』,『行夏之時(shí),乘殷之輅,服周之冕』之類,無此基本,如何做去!」木之。
子升問:「如何信了方能節(jié)用?」曰:「無信,如何做事。如朝更夕改,雖商鞅之徒亦不可為 政。要之下面三事,須以敬信為 主。」木之云:「如此,凡事都著信,不止與節(jié)用相繫屬 ?!乖唬骸腹淌恰!鼓局?。
問「五事反覆相因,各有次第」。曰:「始初須是敬,方能信;能敬信,方真箇是節(jié)用;真箇節(jié)用,方是愛 人;能真箇愛 人,方能『使民以時(shí)』。然世固有能敬於己而失信於人者,故敬了又有信;亦有能信於人而自縱奢侈者,故信了又用節(jié)用;亦有自儉嗇 而不能推愛 他人者,故節(jié)用了又用愛 人;愛 人了,又用『使民以時(shí)』,使民不以時(shí),卻是徒然也。」明作。
「道千乘之國 」,五者相因,這只消從 上順說。人須是事事敬,方會(huì) 信。纔信,便當(dāng)定如此,若恁地慢忽,便沒有成。今日恁地,明日不恁地,到要節(jié)用,今日儉,明日奢,便不是節(jié)用。不會(huì) 節(jié)用,便急征重歛,如何得愛 民!既無愛 民之心,如何自會(huì) 「使民以時(shí)」!這是相因之說。又一說:雖則敬,又須著信於民,只恁地守箇敬不得。雖是信,又須著務(wù) 節(jié)儉。雖會(huì) 節(jié)儉,又須著有愛 民之心,終不成自儉嗇 而愛 不及民,如隋文帝之所為 。雖則是愛 民,又須著課農(nóng)業(yè),不奪其時(shí)。賀孫。
吳 伯遊問「道千乘之國 」三句,反覆相因,各有次第。曰:「不敬於事,沒理沒會(huì) ,雖有號(hào)令,何以取信於人?無信,則朝儉暮奢,焉能節(jié)用!不節(jié)用,則傷財(cái)害民,焉能愛 人!若不愛 人,則不能『使民以時(shí)?!弧褂终f:「既敬了,須用信,或有敬而不能信者。時(shí)舉錄作:「世固有能敬於己而或不信於民者?!剐庞钟霉?jié)用,有能示信於人而自縱欲奢侈者。節(jié)用又用愛人 ,有愛 惜官物時(shí)舉錄作:「有自鄙吝慳儉?!苟荒苁┗蒽栋傩照?。愛 人,又用『使民以時(shí)』;使不以時(shí),亦徒愛 耳?!褂謫枺骸笚?氏謂『未及為 政』,今觀『使民以時(shí)』,又似為 政?!乖唬骸该献诱f『不違農(nóng)時(shí)』,只言王道之始,未大段是政事在?!广?。時(shí)舉同。
問:「『敬事而信』章,五者相承,各有次序。是能如此而後能如彼,抑既如此,更要如彼耶?」曰:「能恁地敬,便自然信。下句又是轉(zhuǎn)說。節(jié)用了,更須當(dāng)愛 人;愛 人了,更當(dāng)『使民以時(shí)』。有一般人敬而不能信,有一般人能節(jié)用,只是吝嗇 ,卻不能愛 人。故能敬,便自然信;而敬又不可以不信。聖人言語,自上說下來 ,也恁地;自下說上去,也恁地。聖人言語都如此?!乖唬骸感排c節(jié)用,有何相關(guān)?」曰:「信是的確。若不的確,有時(shí)節(jié),有時(shí)又不節(jié)?!勾?。
陳希真問:「須先敬了,方可以信;先節(jié)用了,方可以愛 人;又須是『使民以時(shí)』。是如此否?」曰:「這般處從 上說下,固是一般意思;從 下說上,又是一般意思。如敬事而信,固是有人凡事要誠信;然未免有不敬處,便是不實(shí)。有人卻知節(jié)用,然不知愛 民,則徒然鄙吝於己,本不為 民。有人知所以愛 人,卻不知勿奪其時(shí)。這般處,與『君子不重則不威』一章,都用恁地看?!官R孫。 弟子入則孝章
問:「『弟子入則孝』一章,力行有餘暇,便當(dāng)學(xué)六藝之文。要知得事父兄如何而為 孝弟,言行如何而能謹(jǐn)信?!拐Z尚未終,先生曰:「下面說得支離了。聖人本意重處在上面,言弟子之職須當(dāng)如此。下面言餘力則學(xué)文。大凡看文字,須認(rèn)聖人語脈,不可分毫走作。若說支離,將 來 又生出病。」南升。
問:「泛愛 眾?!乖唬骸溉俗允钱?dāng)愛 人,無憎嫌人底道理?!褂謫枺骸溉酥t不肖,自家心中自須有箇辨別。但交接之際,不可不汎 愛 爾。」曰:「他下面便說『而親仁』了。仁者自當(dāng)親,其它自當(dāng)泛愛 。蓋仁是箇生底物事。既是生底物,便具生之理,生之理發(fā)出便是愛 。纔是交接之際,便須自有箇恭敬,自有箇意思,池本作「思意」。如何漠然無情,不相親屬 得!聖人說出話,兩 頭都平。若只說汎 愛 ,又流於兼愛 矣。」僩。
問:「而親仁。」曰:「此亦是學(xué)文之本領(lǐng)。蓋不親仁,則本末是非何從 而知之!」?fàn)c。
問:「『行有餘力』,所謂有餘,莫是入孝出弟之理,行之綽綽然有餘裕否?」曰:「誰敢便道行之有餘裕?如『汎 愛 眾,而親仁』,何曾便時(shí)時(shí)有眾之可愛, 便有仁者於此,得以時(shí)時(shí)親之。居常無事,則學(xué)文講義。至事與吾接,則又出而應(yīng) 之。入孝出弟,亦是當(dāng)孝當(dāng)?shù)苤畷r(shí)。行謹(jǐn)言信,亦是如此。他時(shí)有餘力,自當(dāng)學(xué)文?!褂?。
問:「則以學(xué)文?!乖唬骸复苏摫灸?,先本後末。今人只是先去學(xué)文。又且驗(yàn)平日果能孝弟、恭謹(jǐn)、誠信、愛 眾、親仁乎?如此了,方學(xué)文。此五句,又以孝弟為 本。不孝,則不能弟。不孝而能弟,弟亦何用!不孝不弟,縱行謹(jǐn)言信,愛 眾親仁,亦何用!」銖。
歐陽希遜問:「『行有餘力,則以學(xué)文』,學(xué)文在後;『博學(xué)於文,約之以禮』,文又在先,如何?」曰:「『博學(xué)於文』,也不說道未有『行有餘力』以上許多事。須是先有許多了,方可以學(xué)文。且如世上有人入不孝,出不弟,執(zhí) 事不謹(jǐn),出言不信,於眾又無愛 ,於仁又不能親,道要去學(xué)文,實(shí)是要去學(xué)不得!」賀孫。
「『汎 愛 』,不是人人去愛 他。如群居不將 一等相擾害底事去聒噪他,及自占便宜之類是也。無弟子之職以為 本,學(xué)得文,濟(jì) 甚事!此言雖近,真箇行得,亦自大段好。文是詩書 六藝之文。詩書 是大概詩書 ,六藝是禮樂 射御書 數(shù) 。古人小學(xué)便有此等,今皆無之,所以難?!箚枺骸讣ⅲ骸毫π卸粚W(xué)文,則無以考聖賢之成法,識(shí)事理之當(dāng)然?!涣嚾绾慰季康贸煞??」曰:「小學(xué)中,一事具得這事之理。禮樂 ,如知所以為 禮樂者 如此,從 此上推將 去,如何不可考成法?緣今人都無此學(xué),所以無考究處。然今詩書 中可考,或前言往行亦可考。如前輩有可法者,都是。人須是知得古人之法,方做不錯(cuò)。若不學(xué)文,任意自做,安得不錯(cuò)!只是不可先學(xué)文耳。子夏矯枉過正,放重一邊,又忒重了,不似此章聖人說得兩 無久闕。如棘子成矯當(dāng)時(shí)之弊,說得質(zhì)太重。子貢又矯棘子成之弊,卻道『文猶質(zhì)也,質(zhì)猶文也』,都偏了。惟聖人之心和平,所謂高下小大皆宜,左右前後不相悖,說得如此盡?!姑髯鳌<?。
問:「集注云:『力行而不學(xué)文,則無以識(shí)事理之當(dāng)然?!磺疑衔寮l目,皆是天理人倫之極致,能力行,則必能識(shí)事理之當(dāng)然矣。如集注之說,則是學(xué)文又在力行之先?!乖唬骸溉舨粚W(xué)文,則無以知事理之當(dāng)否。如為 孝為 弟亦有不當(dāng)處。孝於事親,然事父之敬,與事母之愛 便別了?!棺?。
不學(xué)文,則事事做不得。節(jié)。
胡氏解「則以學(xué)文」,謂古者有業(yè)文之家。今觀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左傳 中數(shù) 處誥命,大抵文意相類。及以閟宮殷武末章觀之,誠恐古人作文,亦須有箇格樣 遞相祖述。必大。
賢賢易色章
問:「『賢賢易色』有兩 說。」曰:「只變易顏色亦得,但覺說得太淺。斯須之間,人誰不能,未知他果有誠敬之心否。須從 好色之說,便見得賢賢之誠處?!姑髯?。
問:「變易顏色,莫是待臨時(shí)易色未善?」曰:「亦不必如此說。只是下面『致其身、竭其力』太重,變易顏色太輕耳?!箍蓪W(xué)?! 【粗畣枺骸浮嘿t賢易色』有二說?!乖唬骸缸円最伾袀?為 之者。不若從 上蔡說,易其好色之心,方見其誠也?!沟旅?。
問:「賢賢易色?!乖唬骸浮何嵛匆姾玫氯绾蒙摺?,『去讒遠(yuǎn)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 賢也』,已分明說了。」儒用。
「事父母能竭其力」,凡事當(dāng)盡力為 之,不可挨推,只做七八分,留兩 三分。淳?! 』騿枴甘戮缕渖怼?。曰:「致身,一如送這身與他,便看他將 來 如何使?!箷r(shí)舉。
「事君能致其身」,集注謂「不有其身」,是不為 己之私計(jì)也。明作。
袁子節(jié)問「賢賢易色」章。曰:「資質(zhì)好底,也會(huì) 恁地。問學(xué)也只是理會(huì) 許多事?!箷r(shí)舉?! h臣說「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先生曰:「此還是已學(xué)邪?蓋人固是資稟自好,不待學(xué)而自能盡此數(shù) 條者。然使其為 學(xué),則亦不過學(xué)此數(shù) 者耳。故曰,人雖以為 未學(xué),而吾必以為 已學(xué)也。」時(shí)舉。
問:「『賢賢易色』章。為 學(xué)之道,只要就人倫上做得是當(dāng)。今既能如此,雖或以為 未學(xué),我必以為 已學(xué)?!乖唬骸副鼐故窃鴮W(xué)未學(xué)?」曰:「先生所謂『非其生質(zhì)之美,必其務(wù) 學(xué)之至』?!乖唬骸缚吹檬恰!乖唬骸附袢毡居础壕硬恢夭煌灰徽?,又見稍長,不敢貪多。」曰:「慢看不妨,只要常反覆玩味聖人旨要,尋 見著落處?!褂衷疲骸附X多病,恐來 日無多,欲得朋友勇猛近前,也要相傳 。某之心,便是公之心一般!」南升?! ∽酉闹裕幻庥斜?。蓋孔子上章但是平說,子夏此章皆是說到誠處,說得重了。然今有這樣 人,若不是他學(xué)問來 ,又不是天資高,安能如此。但子夏說得太粗了,故謂其「辭氣 抑揚(yáng)太過」也。夔孫。
「雖曰未學(xué)」。世間也有資稟高,會(huì) 做許多事底。但子夏此兩 句被他說殺 了,所以吳 氏謂其言之有弊。明作。
「『易色』,須作『好德如好色』說。若作變易顏色,恐裏面欠了字多。這也只是敬賢之誠。」問:「此四事,莫是箇處得極至,只得如此否?」曰:「這地位儘高?!箚枺骸敢链ㄔ弧簩W(xué)求如是而已』,如何?」曰:「這卻和『學(xué)』字說在裏面。子夏本言,卻作不須學(xué)底意思。吳 才老以子夏此言,與子路『何必讀書 』之說同,其意固善,然其弊皆至於廢學(xué)。若『行有餘力,則以學(xué)文,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之類,方為 聖人之言。此說卻好。子夏既說殺 了,雖是上面說務(wù) 本,終不如聖人之言也?!箻o?! 肝岜刂^之學(xué)矣」,子夏此話說得激,有矯枉過直意思。聖人便不如此,且看「行有餘力,則以學(xué)文」,是多少渾成!他意只欲反本,故說得如此激。如棘子成說:「君子質(zhì)而已矣,何以文為 !」這便全是有激之論。子貢說:「文猶質(zhì)也,質(zhì)猶文也?!惯@也有病。質(zhì)與文似不同?!敢谎钥梢詥?邦,有諸?」聖人便說「言不可若是其幾 」。如「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又說,如其善而莫之違,固是好;如不善而莫之違,不幾 乎一言而喪 邦!如「禮,與其奢也,寧儉;喪 ,與其易也,寧戚」,雖都是偏,就其間論之,便須說奢與易有輕重。聖人說話,都自恁地平。向伯恭見此說,甚以為 看得出。賀孫。 林一之問「賢賢易色」章。曰:「他是重其所重,輕其所輕,固為 激切之辭,覺得那一邊偏重。聖人言語便平,如曰:『禮,與其奢也,寧儉;喪 ,與其易也,寧戚?!徊徽f禮只專 是儉,喪 只專 是戚也?!鬼?。
義剛說「賢賢易色」一章。先生接集注所言云:「此不若上章。但竭力等事,比上面入孝出弟之類較重,所以子夏謂『吾必謂之學(xué)矣』?!沽x剛?! 』騿柗蜃友浴竸t以學(xué)文」,子夏言「吾必謂之學(xué)矣」兩 章。曰:「聖人之言,由本及末,先後有序。其言平正,無險(xiǎn)絕之意。子夏則其言傾側(cè) 而不平正,險(xiǎn)絕而不和易,狹隘而不廣大,故未免有弊。然子夏之意欲人務(wù) 本,不可謂之不是。但以夫子之言比之,則見其偏之若此也?!谷藗?。 君子不重則不威章
「君子不重則不威」。既曰君子,何以不重、不威?此是大概說君子之道如此?!钢髦倚拧故钦\實(shí)無偽 ,樸 實(shí)頭?!钢鳌棺肿钪兀彩驴克鲋?。程子曰:「不誠無物?!怪^如去水南,卻說去水北。實(shí)不曾去水北,便無這去水北一事。明作?! ≥p最害事。飛揚(yáng)浮躁,所學(xué)安能堅(jiān) 固。故「學(xué)則不固」,與不重、不威,只一套事。砥。
「主忠信」,忠以心言,信以事言。以實(shí)之謂信。振。
「主忠信」。人道惟在忠信,「不誠無物」。人若不忠信,如木之無本,水之無原,更有甚底!一身都空了。今當(dāng)反看自身,能盡己之心,能不違於物乎?若未盡己之心而不違於物,則是不忠信。凡百處事接物,皆是不誠實(shí),且謾為 之。如此四者,皆是修身之要。就其中『主忠信』,又是最要。若不『主忠信』,便『正衣冠,尊瞻視』,只是色莊,為 學(xué)亦是且謾為 學(xué),取朋友未便盡誠,改過亦未必真能改過。故為 人須是「主忠信」。學(xué)而一篇,再三言之。南升。
問:「明道曰『不誠則無物』,如何?」曰:「實(shí)有此理,便實(shí)有此事。且如今向人說,我在東,卻走西去那一邊,便成妄誕了?!箚枺骸敢链ㄔ弧褐倚耪?,以人言之,要之則實(shí)理』,何也?」曰:「以人言之,則為 忠信;不以人言之,則只是箇實(shí)理。如『誠者天之道』,則只是箇實(shí)理;如『惟天下之至誠』,便是以人言之?!箻o。
問集注「不誠無物」一節(jié)。曰:「心無形影,惟誠時(shí)方有這物事。今人做事,若初間有誠意,到半截後意思懶 散,謾做將 去,便只是前半截有物,後半截?zé)o了。若做到九分,這一分無誠意,便是這一分無物。」時(shí)舉。
問「人道惟在忠信,不誠無物」。曰:「凡應(yīng) 接事物之來 ,皆當(dāng)盡吾誠心以應(yīng) 之,方始是有這箇物事。且?guī)?一件事,自家心不在這上,這一事便不成,便是沒了這事。如讀書 ,自家心不在此,便是沒這書 ?!官R孫。
「人道惟在忠信,不誠無物」。物,只是眼前事物,都喚 做物。若誠實(shí),方有這物。若口裏說莊敬,肚裏自慢忽,口裏說誠實(shí),肚裏自狡偽 ,則所接事物還似無一般。須是實(shí)見得是,實(shí)見得非,截定而不可易,方有這物。且如欲為 善,又有箇為 惡 意思;欲為 是,又有為 非意思;這只是不實(shí),如何會(huì) 有物!賀孫。
問「人道惟在忠信,不誠無物」。曰:「說道恁地,又不曾真箇恁地,便是『不誠無物』。說道為 善,又不曾為 得善;說道惡 惡 ,又不曾不為 惡 ,便是無此物?!赫\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如人做事,只至誠處,便有始有末;才間斷 處,以後便皆無物?!褐倚潘赃M(jìn)德』,是有這骨子,然後能進(jìn)德。如顏?zhàn)印喝虏贿`仁』,只未違以前便有始末;才失照管處,便無物矣,又須到再接續(xù)處,方有終始。惟天地聖人未嘗有一息間斷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何嘗間斷 。間斷 ,造化便死了!故天生箇人,便是箇人;生出箇物,便是箇物,且不曾生箇假底人物來 ?!怪偎紗枺骸溉珀庩栤跺e(cuò),雨暘 失時(shí),亦可謂之誠乎?」曰:「只是乖錯(cuò),不是假底,依舊是實(shí)在。人只是不要外面有,裏面無。且如讀書 十遍,初四遍心在,後六遍心不在,只是口頭讀過,便只第一遍至第四遍是始是終。第六遍後,便只似不曾讀一般,便無物也?!褂謫枺骸浮何岵慌c祭,如不祭』,是『不誠無物』否?」曰:「然。」伯羽。道夫一云:「蜚卿問『人道惟在忠信,不誠無物』。曰:『說道為 善,又不曾為 得善;說道惡 惡 ,又不曾去惡 ,便是無物。如人做事,只至誠處,便有始有末;才間斷 處,便無物。天地造化,聖人德業(yè),未嘗有一息之間?!妇S天之命,於穆不已」,曷嘗間斷 。有些間斷, 則造化便死了!故生出一箇人,便是一箇人;生出一箇物,便是一箇物,更無些假?!坏婪騿枺骸宏庩栤跺e(cuò),雨暘 不時(shí),亦可謂之誠否?』曰:『雖恁地,亦只是舛錯(cuò),不是假,依舊是實(shí)在。人則不要外面有,裏面無?!弧?br>
「無友不如己者」,與勝 己者處也。人傑 。
問:「『無友不如己』,作不與不勝 己友,則他人勝 己者亦不與之友。」曰:「不然。人自是要得臨深以為 高。」榦。
問:「『無友不如己者』與『勝 己』字如何?」曰:「勝 己,便是如己之意。人交朋友,須求有益。若不如我者,豈能有益。仍是朋友才不如我時(shí),便無敬畏之意,而生狎侮之心。如此則無益。」義剛。
友不如己者,自是人一箇病。周恭叔看得太過了。上焉者,吾師之;下焉者,若是好人,吾教之;中焉者,勝 己則友之,不及者亦不拒也,但不親之耳。若便佞者,須卻之方可。璘。
問:「集注謂『友以輔仁,不如己,則有損而無益』。今欲擇 勝 己者與之為 友,則彼必以我為 不及,而不肯與我友矣。雖欲友之,安得而友之?」曰:「無者,禁止之辭。我但不可去尋 求不如己者,及其來 也,又焉得而卻之!推此,則勝 己者亦自可見。」道夫。
趙兄問「無友不如己者」。曰:「凡人取友,須是求勝 己者,始有益。且如人學(xué)作文,須是與勝 己者商量,然後有所發(fā)明。若只與不如己者商量,則好者彼或不知,不是彼或不識(shí)。我又只見其不勝 己,渾無激勵(lì) 之意,豈不為 害!」趙曰:「然則有不勝 我者,終不可與處乎?」曰:「若不勝 者來 求於我,則不當(dāng)拒之也。聖人此言,但教人求友之法耳?!箟?祖。
問:「『無友不如己者』,伊川以為 同志,何如?」曰:「此求之過。大凡師則求其賢於己者,友則求其勝 者,至於不肖者,則當(dāng)絕之。聖人此言,非謂必求其勝 己者。今人取友,見其勝 己者則多遠(yuǎn)之;而不及己則好親之。此言乃所以救學(xué)者之病?!箍蓪W(xué)。
問「無友不如己者」。曰:「這是我去求勝 己者為 友。若不如我者,他又來 求我,這便是『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也。前輩說這一句,多是被不如己者不與為 友底意思礙卻,便說差了。其實(shí)本不相背?!箷r(shí)舉。
吳 知先問「過則勿憚改」。曰:「程子所謂『知其不善則速改以從 善』,曲折專 以『速改』字上著力。若今日不改,是壞 了兩 日事;明日不改,是壞 了四日事。今人只是憚難,過了日子?!广?。時(shí)舉錄云:「最要在『速』字上著力。凡有過,若今日過愈深,則善愈微。若從 今日便改,則善可自此而積?!?br>
今為 學(xué)約而易操者,莫如敬,敬則凡病皆可去。如「不重則不威」章,敬是總腦,不渾在散句裏,必敬而後能不輕。如「主忠信」,亦先因敬,不敬則誕謾而已,何以主之!「毋友不如己」,亦然。重亦不難見,如人言語簡重,舉動(dòng) 詳緩,則厚重可知。言語輕率,聽得便說,說則無能得了。舉動(dòng) 輕肆,飛揚(yáng)淺露,其人輕易可知。伯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