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施公案
劉墉傳奇
續(xù)濟公傳
彭公案
聽月樓
西游記補
海公案
生花夢
蝴蝶媒
郭公案
罌粟花 第二回 入覲圓明園使臣辭疾 擴充公司局通事被拿
作者:
《罌粟花》元和觀我齋主人
話說那英國人在廣東做生意的,大家公議設(shè)了一個公司局,那公司局的頭兒就叫做大班。廣東向來有一個海關(guān),關(guān)上這許多當差的都是狠命要錢。外國商家販貨進口,都要抽他規(guī)費,甚至有十倍二十倍的,因此外國商家都想控告。起初控在撫臺衙門,那撫臺不肯著緊,因循了事。到嘉慶二十一年,英國國王又派了兩個欽差,一個到廣東,名叫加拉威禮,到了廣東,謁見制臺。
向來中國的規(guī)矩,都是叩頭行禮的,加拉威禮不肯,那時制臺姓董,就也并不苛求,依他外國除帽的規(guī)矩行禮了事。還有一個欽差,名叫羅爾美,跟著一個副欽差名叫馬禮遜,到了天津,只說入貢,就想在皇上面前控告廣東關(guān)上要錢的情形。
那時皇上派一位大臣官名叫和世泰,是滿洲人,官做戶部尚書,和尚書得旨,就到天津,奉了恩命,賞那英國欽差酒席一臺。向來官場規(guī)矩,皇帝賞席,須要一跪三叩謝恩,那欽差不肯跪下,這天就禮也不成。歇了一天,正要進京,和尚書預(yù)先吩咐英欽差,見了皇上,照中國的規(guī)矩,必須跪下。英欽差不肯答應(yīng)。那時圣駕住在圓明園。這回和尚書因英欽差如此無禮,心內(nèi)想難他一難,立刻催他起程,一日一夜到了圓明園,因此英欽差的衣服行李都落在后面。英欽差沒有行禮,慌慌張張,就推辭患病了。
這一天皇上御殿傳呼,和尚書便奏道:“使臣患?!备俑笔梗笔褂植坏絹怼L焱张?,立刻就命還他的貢禮,派理藩院把使臣押到通州。這回事情決裂,一則英欽差不守規(guī)矩,二則和尚書也有些不是。后來天子探得這番情形,就把和尚書降了官職,一面酌量收他幾種貢禮,一面著廣東制臺用好話安慰英欽差了事。這回英欽差沒有覲見,因此關(guān)上要錢情形依舊無從控告,后來就弄出許多嫌隙來了。
到道光七八年間,廣東城外大火,燒去房屋不下千余間,沿城一片都是荒場白地。那時外國商家的公司局,就趁此多占些空地,以便多造洋房,占下空地約有里許。后來本地百姓要找自己的地皮,預(yù)備重建房屋,卻多被外國人占去了。因此百姓不服,在制臺衙門控了一狀。那制臺是個姓李的,因因循循,也不留心理會。后來制臺走了,又控在撫臺衙門。撫臺姓朱名叫桂楨,卻極有威名,外國人都怕他的。那時朱撫臺看了稟帖,立刻著南??h派了差役,拆去洋房,把所占的地皮全數(shù)給還百姓。一時百姓歡聲動地,都稱道好官難得。
你道外國人為何見了兇就怕的?原來地理上做起,自然人人都服。那怕事的官一味胡涂,專講巴結(jié),豈知越弄越壞?若使從道光年間直到如今,個個好像朱撫臺一般辦法,目下中國何至如此吃虧?可惜中國十八省,好像朱撫臺一般的官,十個中也無一二個。目下外人要東就東,要西就西。鬧教的事,多是這許多愚民聽信謠言,或與教為仇,聚眾鬧事,燒毀教堂,總是弄得不可收拾。到后來不問情由,將為首的正法,賠款無數(shù),電報一到,總理衙門立刻行文。若然外國人占了中國人地皮,就沒處可告,告了也不準,準了也不趕緊查辦,辦了也不過勸洋人賠幾百塊洋錢。因此小民積恨,往往弄成大事,你道是否?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向來中國的規(guī)矩,都是叩頭行禮的,加拉威禮不肯,那時制臺姓董,就也并不苛求,依他外國除帽的規(guī)矩行禮了事。還有一個欽差,名叫羅爾美,跟著一個副欽差名叫馬禮遜,到了天津,只說入貢,就想在皇上面前控告廣東關(guān)上要錢的情形。
那時皇上派一位大臣官名叫和世泰,是滿洲人,官做戶部尚書,和尚書得旨,就到天津,奉了恩命,賞那英國欽差酒席一臺。向來官場規(guī)矩,皇帝賞席,須要一跪三叩謝恩,那欽差不肯跪下,這天就禮也不成。歇了一天,正要進京,和尚書預(yù)先吩咐英欽差,見了皇上,照中國的規(guī)矩,必須跪下。英欽差不肯答應(yīng)。那時圣駕住在圓明園。這回和尚書因英欽差如此無禮,心內(nèi)想難他一難,立刻催他起程,一日一夜到了圓明園,因此英欽差的衣服行李都落在后面。英欽差沒有行禮,慌慌張張,就推辭患病了。
這一天皇上御殿傳呼,和尚書便奏道:“使臣患?!备俑笔梗笔褂植坏絹怼L焱张?,立刻就命還他的貢禮,派理藩院把使臣押到通州。這回事情決裂,一則英欽差不守規(guī)矩,二則和尚書也有些不是。后來天子探得這番情形,就把和尚書降了官職,一面酌量收他幾種貢禮,一面著廣東制臺用好話安慰英欽差了事。這回英欽差沒有覲見,因此關(guān)上要錢情形依舊無從控告,后來就弄出許多嫌隙來了。
到道光七八年間,廣東城外大火,燒去房屋不下千余間,沿城一片都是荒場白地。那時外國商家的公司局,就趁此多占些空地,以便多造洋房,占下空地約有里許。后來本地百姓要找自己的地皮,預(yù)備重建房屋,卻多被外國人占去了。因此百姓不服,在制臺衙門控了一狀。那制臺是個姓李的,因因循循,也不留心理會。后來制臺走了,又控在撫臺衙門。撫臺姓朱名叫桂楨,卻極有威名,外國人都怕他的。那時朱撫臺看了稟帖,立刻著南??h派了差役,拆去洋房,把所占的地皮全數(shù)給還百姓。一時百姓歡聲動地,都稱道好官難得。
你道外國人為何見了兇就怕的?原來地理上做起,自然人人都服。那怕事的官一味胡涂,專講巴結(jié),豈知越弄越壞?若使從道光年間直到如今,個個好像朱撫臺一般辦法,目下中國何至如此吃虧?可惜中國十八省,好像朱撫臺一般的官,十個中也無一二個。目下外人要東就東,要西就西。鬧教的事,多是這許多愚民聽信謠言,或與教為仇,聚眾鬧事,燒毀教堂,總是弄得不可收拾。到后來不問情由,將為首的正法,賠款無數(shù),電報一到,總理衙門立刻行文。若然外國人占了中國人地皮,就沒處可告,告了也不準,準了也不趕緊查辦,辦了也不過勸洋人賠幾百塊洋錢。因此小民積恨,往往弄成大事,你道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