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鶴林玉露
容齋隨筆
愛日齋叢抄
分甘馀話
白虎通義
智囊全集
麈史
金樓子
公孫龍子
仇池筆記
樂府古題要解
作者:
吳兢
吳兢
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武周時入史館,修國史,遷右拾遺內(nèi)供奉。唐中宗時,改右補闕,累遷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時,為諫議大夫,修文館學(xué)士,衛(wèi)尉少卿兼修國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臺、洪、饒、蘄等州刺史,加銀青光祿大夫,遷相州,封長垣縣子,后改鄴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與同時代其他官員相比,吳兢的仕途還是較為順暢的,沒有大起大落。
在魏元忠、朱敬則雙雙為相的長安年間(701—704),吳兢被舉薦“有史才”,“因令直史館,修國史”,從此吳兢步入仕途。他為史臣,耿直敢于犯顏直諫,保存至今的吳兢幾篇奏表反映了他的事跡,如《上中宗皇帝疏》是對當時政治局勢較有影響之作。武則天去世后,唐中宗李顯無力駕馭全局,武三思、韋后、安樂公主都在覬覦最高權(quán)力,陰謀之事連接不斷。一時朝中人人自危,氣氛恐怖。吳兢不計個人安危,毅然上表中宗,直率指出把相王李旦說成太子李重俊的同謀,是一場陰謀。他功中宗珍惜與相王“親莫加焉”的兄弟之情,“若信任邪佞,委之于法,必傷陛下之恩,失天下之望”。吳兢分析說,如果相王被誣治罪,那么中宗本人也將陷入孤立無援之境地。由于吳兢奏表頗有影響力,加上御史中丞蕭至忠的進諫,終于使相王平安無事。數(shù)年后,相王李旦繼位,是為唐睿宗。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初,“收還權(quán)綱,銳于決事”,一反中宗、睿宗難以獨掌權(quán)柄的局面,然而權(quán)力的集中也帶來負面影響。群臣面對玄宗不敢大膽進諫。吳兢感到這種狀況不利于唐室,遂上疏勸玄宗對進諫者有所區(qū)別,改變賞薄罰重的做法,如進諫者“所言是”,則“有益于國”;即使“所言非”,也“無累于朝”,“陛下何遽加斥逐,以杜塞直言”。吳兢在奏章中舉出了前代皇帝虛心納諫致勝和驕橫拒諫致敗的實例,還特別贊揚了太宗李世民虛懷若谷、導(dǎo)人使諫的故事。
吳兢所上諫疏皆關(guān)乎封建政治之大事。他的《諫十銓試人表》即是一例。當時在選用官員時,皇帝繞開吏部而在禁中做出決定。吳兢很反對,認為朝廷各個部門應(yīng)各司其職,選官事必須由吏部主之。他強調(diào)的是要按既定法規(guī)行事,甚至皇帝也不能例外,任意改變制度,“上自天子,至于卿土,守其職分,而不可輒有侵越也”。
其卷第,號《吳氏西齋書目》。詩二首。
相關(guān)資料
卷上
卷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武周時入史館,修國史,遷右拾遺內(nèi)供奉。唐中宗時,改右補闕,累遷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時,為諫議大夫,修文館學(xué)士,衛(wèi)尉少卿兼修國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臺、洪、饒、蘄等州刺史,加銀青光祿大夫,遷相州,封長垣縣子,后改鄴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與同時代其他官員相比,吳兢的仕途還是較為順暢的,沒有大起大落。
在魏元忠、朱敬則雙雙為相的長安年間(701—704),吳兢被舉薦“有史才”,“因令直史館,修國史”,從此吳兢步入仕途。他為史臣,耿直敢于犯顏直諫,保存至今的吳兢幾篇奏表反映了他的事跡,如《上中宗皇帝疏》是對當時政治局勢較有影響之作。武則天去世后,唐中宗李顯無力駕馭全局,武三思、韋后、安樂公主都在覬覦最高權(quán)力,陰謀之事連接不斷。一時朝中人人自危,氣氛恐怖。吳兢不計個人安危,毅然上表中宗,直率指出把相王李旦說成太子李重俊的同謀,是一場陰謀。他功中宗珍惜與相王“親莫加焉”的兄弟之情,“若信任邪佞,委之于法,必傷陛下之恩,失天下之望”。吳兢分析說,如果相王被誣治罪,那么中宗本人也將陷入孤立無援之境地。由于吳兢奏表頗有影響力,加上御史中丞蕭至忠的進諫,終于使相王平安無事。數(shù)年后,相王李旦繼位,是為唐睿宗。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之初,“收還權(quán)綱,銳于決事”,一反中宗、睿宗難以獨掌權(quán)柄的局面,然而權(quán)力的集中也帶來負面影響。群臣面對玄宗不敢大膽進諫。吳兢感到這種狀況不利于唐室,遂上疏勸玄宗對進諫者有所區(qū)別,改變賞薄罰重的做法,如進諫者“所言是”,則“有益于國”;即使“所言非”,也“無累于朝”,“陛下何遽加斥逐,以杜塞直言”。吳兢在奏章中舉出了前代皇帝虛心納諫致勝和驕橫拒諫致敗的實例,還特別贊揚了太宗李世民虛懷若谷、導(dǎo)人使諫的故事。
吳兢所上諫疏皆關(guān)乎封建政治之大事。他的《諫十銓試人表》即是一例。當時在選用官員時,皇帝繞開吏部而在禁中做出決定。吳兢很反對,認為朝廷各個部門應(yīng)各司其職,選官事必須由吏部主之。他強調(diào)的是要按既定法規(guī)行事,甚至皇帝也不能例外,任意改變制度,“上自天子,至于卿土,守其職分,而不可輒有侵越也”。
其卷第,號《吳氏西齋書目》。詩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