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隸
gǔ lì
  • 拼 音:gǔ lì
  • 注 音:ㄍㄨˇ ㄌㄧ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秦 漢 隸書(shū)。與 三國(guó) 后盛行的今隸(楷書(shū))對(duì)稱?!段骶╇s記》卷六:“ 杜陵 秋胡 者,能通《尚書(shū)》,善為古隸字。” 晉 王羲之 《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其草書(shū),亦復(fù)須篆勢(shì)、八分、古隸相雜,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紙。” 明 陸深 《書(shū)輯》:“自 程邈 以降,謂之 秦 隸; 賈舫 《三倉(cāng)》、 蔡邕 《石經(jīng)》諸作,謂之 漢 隸; 鐘 王 變體,謂之今隸;合 秦 漢 謂之古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