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多年生匍匐草本。莖披散,多分枝,長可達70厘米,被疏柔毛。葉片卵形,總苞片佛焰苞狀,柄極短,與葉對生。種子多皺。蕨果橢圓形。
名稱類別
飯包草(學(xué)名:Commelina bengalensis)是鴨跖草科鴨跖草屬的植物。分布在亞洲熱帶和亞熱帶、臺灣島、非洲熱帶和亞熱帶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福建、廣西、江西、山東、陜西、云南、河南、湖南、安徽、湖北、河北、江蘇、四川、廣東、浙江等地,生長于海拔350米至2,300米的地區(qū),多生長在濕地。性喜高溫潮濕,耐陰。全草供藥用,可治小兒肺炎,小便不利,疔瘡腫毒。
飯包草-基本資料
飯包草
種中文名:飯包草(《廣州植物志》)
種拉丁名:Commelina bengalensis Linn.
種別名 :火柴頭(《蘇南種子植物》),卵葉鴨跖草、大號日頭舅、千日菜,馬耳草(《貴州民間方藥集》),竹菜、竹仔菜、竹竹菜、竹葉菜(《福建民間草藥》),千日曬、大葉蘭花竹仔草(《福建中草藥》)等。
科中文名:鴨跖草科
科拉丁名:Commelinaceae
屬中文名:鴨跖草屬
屬拉丁名:Commelina
生 境:海拔(350)1500-1700(2300)米間的溪旁或林中陰濕處。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匍匐草本。
繁殖方式:種子。栽培以保水力強的腐殖質(zhì)土為佳。
習(xí) 性:陽生
藥用部位:全草
藥用功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藥用主治:治小兒肺炎,小便不利,疔瘡腫毒。
飯包草-形態(tài)特征
飯包草之形態(tài)
多年生匍匐草本;莖上部直立,基部匍匐,被疏柔毛,匍匐莖的節(jié)上生根。 葉具明顯葉柄;葉片橢圓狀卵形或卵形,長3-6.5厘米,寬1.5-3.5厘米,頂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或漸狹而成闊柄狀,全緣,邊緣具毛,兩面被短柔毛或疏長毛或近無毛;葉鞘和葉柄被短柔毛或疏長毛。佛焰苞片漏斗狀而壓扁,被疏毛,長約1.2厘米,寬1.7厘米,與上部葉對生或1-3個聚生,無柄或柄極短;聚傘花序數(shù)朵,幾不伸出苞片,花梗短;萼片膜質(zhì),披針形,長約2毫米,無毛;花瓣藍色;雄蕊6枚,能育3枚,花絲絲狀,無毛;子房長圓形,具棱,無毛,長約1.5毫米,花柱線形,長約2毫米。蒴果橢圓形,膜質(zhì),長約4—5毫米,具5顆種子;種子長近2毫米,有窩孔及皺紋,黑色。 花期夏秋。果期11-12月。
飯包草-分布
國內(nèi)分布
分布河北以及秦嶺、淮河以南各地區(qū)特別華東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含海南及臺灣。山東(泰山)、河北(房山、易縣、邢臺)、河南(太行山)、陜西(山陽、略陽)、四川(瀘定、綿陽、資陽)、云南(貢山、騰沖、福貢、鶴慶、麗江、西雙版納、蒙自)、廣西(龍州、靖西、天峨、合浦、貴縣、玉林、梧州、興安)、海南(崖縣、海口)、廣東(羅浮山、和平)、湖南(保靖)、湖北(巴東、房縣)、江西(遂川、上猶、黎川)、安徽(舒城、全椒)、江蘇(淮安、高郵、揚州、鎮(zhèn)江、南京)、浙江(杭州、鎮(zhèn)海)、福建(無具體地點)和臺灣。
國外分布
亞洲和非洲的熱帶、亞熱帶廣布。
飯包草-藥理功用
飯包草叢
藥用基源: 為鴨跖草科植物飯包草的全草。
中藥化學(xué)成分:含正二十八醇、正三十醇、谷甾醇、菜油甾醇等成分,含有飛燕草次甙等成分。
性味:苦,寒,無毒。藥性平和。
歸經(jīng):入肺、大腸、膀胱經(jīng)。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治水腫,腎炎,小便短赤澀痛,赤痢,小兒肺炎,疔瘡腫毒。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1~3兩;或搗汁。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飯包草-選方
飯包草
選方:出自《福建民間草藥》《福建中草藥》《全國中草藥匯編》等。 ①治小便不通,淋瀝作痛:
竹葉菜(飯包草)一至二兩,酌加水煎,可代茶常飲。
②治赤?。?/p>
鮮飯包草二至三兩,水煎服。
③治疔瘡腫毒,紅腫疼痛:
竹葉菜(飯包草)一握,以冷開水洗凈,和冬蜜搗勻敷貼,口換二次。
④治蛇傷:
鮮竹葉菜(飯包草),以冷開水洗凈,搗爛絞汁冷服,渣敷傷部。
⑤流行性感冒,發(fā)熱,口渴,煩躁,尿少色赤;上呼吸道感染,咽喉、扁桃體炎,口渴煩熱。
竹葉菜(飯包草)30~60克,淡竹葉(禾本科植物淡竹葉的全草)30克,上藥挫碎,納入熱水瓶中,用沸水沖泡,蓋悶10多分鐘。頻頻飲用,于1日內(nèi)飲盡。 (但風(fēng)寒型感冒,惡寒明顯者,不宜飲用。)
飯包草-景觀應(yīng)用
飯包草之景觀
可盆栽作觀賞植物,常栽培于庭園或溫室。保育功能:不定根抓泥力強,可作為水池護坡或水質(zhì)過濾植物。
繁殖與栽植:播種、扦插。土壤以富含有機質(zhì)之肥沃壤土為佳。小苗袋苗或扦插密植。栽培以保水力強的腐殖質(zhì)土為佳。
習(xí)性與危害:飯包草常常生長在陰濕地或林下潮濕的地方,它們適應(yīng)性強,是危害果園的重要雜草。它的花期在每年的7~10月份,主要用匍匐莖和種子繁殖。
飯包草-栽培技術(shù)
飯包草又名竹葉菜
竹葉菜喜高溫多濕,宜選擇濕潤而肥沃的低地直播,分枝力強,蔓葉生長迅速。其產(chǎn)量取決于采摘的次數(shù)及每次采摘的重量。而增加采摘次數(shù)及每次采摘重量主要應(yīng)掌握“早播種,多施肥,勤采摘”,栽培管理工作應(yīng)圍繞這三個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以求發(fā)揮竹葉菜的高產(chǎn)潛力。
溫度不夠,竹葉菜生長量小,一般早春春播種者采取密播間撥采收的辦法,播種量每畝15-20公斤,早春播種一般用撒播法,整地應(yīng)特別平整細致。由于竹葉菜種子較大,播后可用細齒耙淺耙,使泥土嚴(yán)蓋種子,并潑濃厚人畜糞尿,然后蓋薄膜保潮保溫,以利發(fā)芽,70%出苗后及時將平鋪的地膜改為小拱棚覆蓋。苗高達3厘米,即加強水肥管理,播后約30-50天,苗高達17厘米,可開始間撥采收或定植,竹葉菜種子皮厚而硬,早春氣溫低,出芽緩慢,如遇低溫多雨天氣。容易爛種,可于播前浸種催芽,再用塑料薄膜覆蓋育苗,以解決爛種問題,并達到提前播種,提前上市目的。畦面要平,泥土要細,并用有機肥、人畜糞在幾天前施下,而不能在施基肥后即播種,因為塑料薄膜覆蓋密封后,溫度高,糞肥發(fā)酵易損壞幼芽,影響出苗,播后用腐熟有機肥或垃圾混細土覆蓋,不必用齒耙蓋土。齊苗后,選無風(fēng)睛天中午溫度較高時,邊揭膜邊噴一次水,促幼苗迅速生長。以后溫度低時,蓋膜保溫,溫度高時,揭膜通風(fēng)排濕,甚至陰雨天氣也要適當(dāng)揭膜換氣,以免悶死秧苗或爛根倒苗。一般苗高7-10厘米,外溫達15℃以上時揭除薄膜,在揭膜前加強通風(fēng)鍛煉幼苗。
飯包草-與鴨跖草的不同特點
飯包草(有葉柄)與鴨跖草(無葉柄)
飯包草(C. benghalensis L.)與鴨跖草(C. communis L.)極相似,其主要區(qū)別是:飯包草:多年生草本
鴨跖草:一年生草本
飯包草:葉具明顯葉柄
鴨跖草:葉無柄或幾乎無柄
飯包草:總苞無柄或柄極短,苞片基部連合成漏斗狀或風(fēng)帽狀
鴨跖草:總苞具較長柄,苞片基部不連合展開呈心形
飯包草:花瓣3片均藍色
鴨跖草:花瓣下前方小的那片基本為白色
飯包草花與鴨跖草花
飯包草:花絲常為藍色
鴨跖草:花絲多為白色
飯包草:蒴果3室,其中2室各具種子2顆,室背開裂,另一室不開裂,1顆種子
鴨跖草:蒴果2室,2片裂,有種子4顆。
單子葉植物綱
收起單子葉植物種子的胚:具1片頂生子葉 ;莖內(nèi)的纖維管束:為星散排列,無形成層和次生組織,只有初生組織。
葉脈:為平行脈或弧形脈;花:基數(shù)常為3 ;根:主根不發(fā)達,常為須根系。重要科 代表植物
澤瀉科 澤瀉 慈姑 矮慈姑
莎草科 香附子 荸薺 異型莎草 牛毛氈 蒲草(席草) 水莎草 扁稈藨草 風(fēng)車草(傘草、旱傘草)
禾本科
(根據(jù)莖是否木質(zhì)化而分為竹亞科和禾亞科) (竹亞科):毛竹 鳳凰竹 大佛肚竹 紫竹 闊葉箬竹 金鑲玉竹
(禾亞科):稞麥(青稞) 三叉大麥 野大麥 小麥 水稻 粳稻 秈稻 糯稻 雜交稻 粟 狗尾草 大狗尾草 甘蔗 竹蔗 斑茅 高粱 蘇丹草 假高粱 玉米(玉蜀黍) 黍稷 狼尾草 燕麥 野燕麥 毒麥 黑麥草 多花黑麥草 蕎麥 牛筋草(蟋蟀草) 菰(茭白) 薏苡 白茅 蘆葦 看麥娘 稗 狗牙根 小黑麥
百合科 蔥 洋蔥 蒜 韭菜 金針菜(黃花菜) 萱草 百合 山丹 卷丹 石刁柏(蘆筍) 黃精 玉竹 絲蘭土麥冬 玉簪 郁金香
棕櫚科 棕櫚 蒲葵 椰子 油棕 魚尾葵 檳榔 王棕 省藤 假檳榔
天南星科 芋 菖蒲 半夏 虎掌南星 異葉天南星 大漂(水葫蘆)魔芋 馬蹄蓮 龜背竹 廣東萬年青 麒麟尾 紅鶴芋 紅掌(紅燭) 白蝶合果芋
鴨跖草科 火柴頭 鴨趾草 吊竹梅
姜科 姜 蘘荷 砂仁 郁金 艷山姜
薯蕷科 黃獨 山藥
蘭科 白芨 石斛 劍蘭 墨蘭 春蘭 天麻 蝴蝶蘭 大花惠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