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纓
cǎo yīng
  • 拼 音:cǎo yīng
  • 注 音:ㄘㄠˇ ㄧㄥ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古代罪犯冠上加草帶,以示羞辱。相傳是 虞舜 時的一種象征性刑罰,用以代替割鼻的酷刑。《太平御覽》卷六四五引《慎子》:“以幪巾當墨,以草纓當劓,以菲履當刖,以艾韡當宮,布衣無領(lǐng)當大辟,此 有虞 之誅也?!?南朝 梁 任昉 《為王金紫謝齊武帝示太子律序啟》:“臣聞化澄上業(yè),草纓垂典;教清中世,艾服懲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