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達摩庵前胡同位于天津市南開區(qū)東北部西門內大街南側的達摩庵,屬西南角街道辦事處。達摩庵建于清康熙年間,文化大革命前曾是一座香火繚繞的尼姑庵。后附近逐漸筑房成巷,形成達摩庵胡同,以及達摩庵東胡同、達摩庵前胡同和達摩庵南胡同。四條胡同總長度有600多米。2010年3月,據媒體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居住的是達摩庵前胡同9號院。
達摩庵前胡同位于天津市南開區(qū)東北部西門內大街南側的達摩庵,屬西南角街道辦事處。達摩庵建于清康熙年間,文化大革命前曾是一座香火繚繞的尼姑庵。后附近逐漸筑房成巷,形成達摩庵胡同,以及達摩庵東胡同、達摩庵前胡同和達摩庵南胡同。四條胡同總長度有600多米。2010年3月,據媒體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居住的是達摩庵前胡同9號院。
溫家寶舊宅
溫家寶舊宅門口
2010年2月27日,溫家寶接受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的聯(lián)合專訪,談到房價時說“我也知道所謂‘蝸居’的滋味”,并稱小時候一家五口人只有9平方米的住房。溫家寶的舊宅是天津一不足21平方米的兩間平房,其一家五口住在這里。
溫家寶,天津市人。溫家世居今天津市北辰區(qū)宜興埠,后遷入城內。
“你找溫家寶的家?”記者在天津市舊城南開區(qū)尋找溫家寶中小學時代居住的房子。狹窄的達摩庵前胡同,拐角雜貨鋪的一位大嬸指給記者,“那就是,他前幾年回家時,我見過他”。親切的口氣像講鄰居家的大哥。
達摩庵,“文化大革命”前香火繚繞的尼姑庵。溫家寶曾居住的是達摩庵前胡同9號院。推開年代較遠的院門,面前是十分擁擠的小院,左側翻修后的房子就是溫家寶過去的家。房屋的新主人劉志杰大爺、劉玉英大娘老兩口,原住9號院對門,七八年前買下溫家的老房。
總理家境
溫家寶兄妹三人,他為長子,上大學前與父母一家5口居住在不足21平方米的兩間平房。鄰居們說,溫家寶的父母分別是中小學老師,帶著三個孩子,家境很不寬裕,居室的“洋灰”地面坑坑洼洼,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非常簡樸。
溫家寶舊宅
老鄰居敬重溫家書香門第,至今稱溫家寶的父親為“溫先生”。在他們的印象中,溫家寶很聰明,功課很好,做事穩(wěn)穩(wěn)當當。人們記得,他與小伙伴一起卸下院門當乒乓球臺。母親上班把房門鑰匙留在鄰居家,溫家寶放學去取,“劉娘,我媽把鑰匙放您這了?”言猶在耳。
平民情結
溫家寶舊宅的新主人透露這房子現(xiàn)在還翻新過
溫家寶到中央工作后曾幾次回到這條胡同,看望父母,走訪老鄰長輩,親親熱熱拉家常。在眾人眼中,他還是隔壁的孩子,沒有一點官架子。有時,溫家寶的母親炸好面醬,托跑運輸的鄰居帶到北京。
徘徊在這條有些破舊的胡同,站在溫家老屋的原址,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總理就是從這里走出的,讓人感到與歷史貼得這么近。“平民情結”一定植根在他的胸中,他時刻惦念像兒時鄰居一樣中國千千萬萬普通的百姓,與他們共同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