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雷鋒紀念日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雷鋒(1940年~1962年)同志是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湖南長沙(望城)人。1940年12月18日出生,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雖然他只度過短短的22個春秋,可是他那閃耀著共產(chǎn)主義思想光輝的崇高精神卻長留人間。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在1963年3月5日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因此把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 

  • 詳細解釋


     雷鋒個人簡介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12月18日,農(nóng)歷11月20日,雷鋒出生在湖南省長沙(望城)縣簡家塘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里。因為這一年是農(nóng)歷“庚辰”年,給他取了一個乳名叫“庚伢子”。

    1950年9月至1956年7月 在望城縣龍回鄉(xiāng),清水塘,荷葉壩小學讀書。

    1958年11月至1959年12月 在鞍鋼化工總廠當推土機手。

    1960年1月至1962年8月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運輸連任戰(zhàn)士、班長。

    1962年8月15日 在遼寧撫順市望花區(qū)不幸以身殉職,年僅22歲。

    毛澤東主席于1963年3月5日親筆題詞,號召全國人民“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鋒人生經(jīng)歷

    雷鋒出生的時候,正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他的一家被萬惡的舊社會弄得家破人亡,在短短的四年多的時間里,他的爺爺、爸爸、媽媽、哥哥、弟弟五位親人被逼迫相繼死去,小雷鋒不滿七歲就成了孤兒。 雷鋒曾在一篇日記中寫道:“我家里很窮,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敵人和階級敵人的手里,這血海深仇,我永遠銘記在心。”

    雷鋒的爺爺叫雷新庭,以租種地主田地謀生,整年辛苦勞作,但仍無法維持家人的生計,最后身染重病,臥床不起。到年關(guān)時,地主前來逼債,要雷家在年前還清租債,雷新庭無力償還,悲憤交集,病情加重,在過年的鞭炮聲中被活活逼死。

    雷鋒的父親雷明亮,從小和雷鋒的爺爺一起務(wù)農(nóng),租佃地主的地生活。在1929年著名的湖南農(nóng)民運動中,參加過農(nóng)民運動。后來大革命失敗,雷明亮到長沙市仁和福油鹽鋪當了挑夫。資本家逼迫他到江邊去運貨,結(jié)果遭到歹徒毒打,重傷吐血,又帶著傷回到家鄉(xiāng)種田。1944年雷明亮被日寇拉去做挑夫,由于反抗遭受毒打,吐血越來越厲害,也沒有錢醫(yī)治,于1945年春天病死。雷鋒的哥哥雷振德,12歲時離家到幾百里外的天津市一家工廠做童工,得了童子癆(肺結(jié)核)。由于身染重病,工作時突然昏倒在機器旁,被軋傷了胳膊和手指,隨后被老板辭掉。雷振德帶著病殘回到家鄉(xiāng),又到一家印染作坊做童工。由于勞累過度,肺病一天天加重,又沒錢醫(yī)治,1946年也死去了。

    雷鋒還有一個未成年的弟弟,也是連餓帶病死在媽媽的懷里。

    雷鋒6歲的時候,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媽媽兩個人。雷鋒的媽媽也是一個受盡折磨的苦命人。她是鐵匠的女兒,生下來幾天,由于貧窮,父母無力撫養(yǎng),就把她送進長沙一家育嬰堂,簡家塘一個姓楊的婦女把她抱回家撫養(yǎng),6歲時把她送給雷家做了童養(yǎng)媳。后來,雷鋒的母親被地主唐四滾子凌辱而自盡。

    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了孤兒。鄰居家的六叔奶奶收養(yǎng)了他。他為了幫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當?shù)氐牟裆饺急挥绣X人家霸占了,不許窮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鋒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見了,這個地主婆指著雷鋒破口大罵,要雷鋒把柴運到她家,并搶走了柴刀,雷鋒哭喊著要奪回砍柴刀,可那地主婆竟舉起柴刀在雷鋒的左手背上連砍三刀,鮮血順著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連長沒同意,但把一支鋼筆送給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團長,積極參加土改。同年夏,鄉(xiāng)政府的黨支書供他免費讀書,后來加入少先隊。

    1956年夏天,他小學畢業(yè)后在鄉(xiāng)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調(diào)到望城縣委當公務(wù)員,被評為機關(guān)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團。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nóng)場,只用了一周的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響應(yīng)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遼寧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翌年8月,他又來到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chǔ)建設(shè),曾帶領(lǐng)伙伴們冒雨奮戰(zhàn)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道了這一事跡。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并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shè)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

    1959年12月征兵開始,雷鋒迫切要求參軍,焦化廠領(lǐng)導(dǎo)舍不得放他走。雷鋒跑了幾十里路來到遼陽市兵役局(現(xiàn)人民武裝部)表明參軍的決心。他身高只有1.54米,體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條件,但因政治素質(zhì)過硬和有經(jīng)驗技術(shù),最后被破例批準入伍。參加人民解放軍后,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任班長。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只要是對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評為節(jié)約標兵和模范共青團員。1960年11月入黨,并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因公殉職。

    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為“雷鋒班”。同年3月5日毛澤東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周恩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chǎn)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chǎn)階級斗志”。朱德題詞“學習雷鋒,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

    雷鋒的一生,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之中的一生。他以"釘子"精神,刻苦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努力實踐,因而具備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由于他熱心輔導(dǎo)少年先鋒隊,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共青團中央特決定追認他為"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dǎo)員"。雷鋒永遠活在億萬人民心中!

    雷鋒生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部隊工程兵某部運輸連班長,于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雖然他只度過短短的22個春秋,可是他那閃耀著共產(chǎn)主義思想光輝的崇高精神卻長留人間。他的愛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奮不顧身、艱苦奮斗、助人為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共產(chǎn)主義道德品質(zhì)。雷鋒入伍后,他被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當汽車兵。1960年11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他入伍后表現(xiàn)突出,沈陽軍區(qū)《前線報》開辟了“向雷鋒學習”的專欄。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他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被評為節(jié)約標兵,榮獲“模范共青團員”,出席過沈陽部隊共青團代表會議。1961年,雷鋒晉升為班長,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他因事故不幸殉職。

    因公殉職后,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1963年3月1日, 朱德題詞:“學習雷鋒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劉少奇題詞:“學習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精神。”周恩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chǎn)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chǎn)階級斗志。”此后,掀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向雷鋒學習的熱潮。此后,每年三月五日便成了全民學雷鋒的日子。雷鋒是一位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楷模。

    歌詠雷鋒

    老一輩革命家董必武于一九六三年二月作詩歌頌雷鋒:

    有眾讀毛選,雷鋒特認真。

    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

    階級觀清楚,勞動念樸純。

    螺絲釘不銹,歷史色常新。

    只做平凡事,皆成巨麗珍。

    普通一戰(zhàn)士生活為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和人民解放軍的隊伍中,人人都記得毛澤東提出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這位解放軍的普通戰(zhàn)士,在黨的培養(yǎng)下成長為全國人民的好榜樣,他身上的魅力不僅是共產(chǎn)主義精神的體現(xiàn),同時也是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最好詮釋。他的愛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奮不顧身、艱苦奮斗、助人為樂,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共產(chǎn)主義道德品質(zhì)。

    ■不滿7歲成了孤兒,新中國成立后走上一條由兒童團長、政府公務(wù)員、農(nóng)場拖拉機手、工人到解放軍汽車兵的道路

    ■身高、體重均不符合征兵條件,因政治素質(zhì)過硬和有經(jīng)驗技術(shù),被破例批準入伍;犧牲后撫順市近10萬普通市民自發(fā)護送他的靈柩

    雷鋒入伍后,他被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當汽車兵。1960年11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他入伍后表現(xiàn)突出,沈陽軍區(qū)《前線報》開辟了“向雷鋒學習”的專欄。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他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被評為節(jié)約標兵,榮獲“模范共青團員”,出席過沈陽部隊共青團代表會議。1961年,雷鋒晉升為班長,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他因事故不幸殉職。兩天后,撫順市望花區(qū)政府禮堂召開了隆重的追悼會。近十萬普通市民自發(fā)地護送雷鋒的靈柩向烈士陵園走去,很多人泣不成聲。

    他熱愛集體,關(guān)心戰(zhàn)友,關(guān)心群眾,把“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并身體力行,認真實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之中去”。他把自己省吃儉用積存起來的錢,寄給受災(zāi)人民,送給家庭困難的戰(zhàn)友。他曾擔任校外輔導(dǎo)員,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影響和激勵少年一代健康成長。他謙虛謹慎,從不自滿自炫,受到贊譽不驕傲,做了好事不留姓名。他在部隊生活2年8個月,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嘉獎多次,被評為“模范共青團員”“節(jié)約標兵”,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雷鋒成了英模之后有些人不服氣。卸車時,有人指著裝滿200斤高粱米的麻袋讓他扛。雷鋒心里很不好受,事后卻心平氣和地說:“我雖然扛不動200斤的麻袋,但我能干好能干的工作,并且比別人干得更出色。”這種平凡而又偉大的精神,讓許許多多的人為之感動。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發(fā)表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在全國范圍內(nèi)掀起轟轟烈烈的學雷鋒運動。雷鋒精神的傳播,極大地改變了社會風貌,教育影響了幾代人。

    幾十年來,每逢3月,人們就以學雷鋒的具體行動紀念他。在極“左”時期,有人將雷鋒神化;商品經(jīng)濟時期,又有人竭力將他貶低。但是,任何社會都需要美好的事物,雷鋒不僅僅屬于一代人,他的精神已穿越了時空。

    雷鋒被人們稱為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是因為他有著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他的價值,在于他把自己火熱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常說:“革命需要我去燒木炭,我就去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做黃繼光。”他干一行愛一行,入伍時由于身小臂力弱,投手榴彈不合格。他天不亮就悄悄地出去練習,終于在考核中取得優(yōu)秀成績。

    ■他經(jīng)常應(yīng)邀去外地作報告,便有一句話流傳開來:“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他教唱歌、辦墻報樣樣都行,參加戰(zhàn)士演出隊,因湖南口音太重影響演出效果,主動提出換下自己。

    ■毛澤東看過《雷鋒日記》后,稱贊“此人懂些哲學”。

    有關(guān)雷鋒做好事的故事多少年來膾炙人口,他的名字成了做好事的象征。有一次,雷鋒因腹疼到團部衛(wèi)生連開了些藥回來,見本溪路小學的大樓正施工,便推起一輛小車幫著運磚。當市二建公司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時,部隊領(lǐng)導(dǎo)才知道這件好事。雷鋒是孤兒又是單身漢,在工廠有工資,入伍時有200元的積蓄。后來,他把100元錢捐獻給公社,遼陽地區(qū)遭受水災(zāi)時,他又將100元寄給了遼陽市委。雷鋒入伍當年每月有6元錢的津貼,全用于做好事。自己的襪子補了又補,平時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從1961年開始,雷鋒經(jīng)常應(yīng)邀去外地作報告,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一次,雷鋒外出換車發(fā)現(xiàn)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車票和錢丟了,就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

    在部隊里,雷鋒對待同志像春天般溫暖,幫助同班戰(zhàn)友喬安山認字、學算術(shù);為小周病重的父親寫信寄錢;為小韓縫補棉褲。每逢年節(jié),雷鋒想到服務(wù)和運輸部門最忙,便叫上同班戰(zhàn)友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幫著打掃候車室,給旅客倒水。孩子們學雷鋒做好事,曾受到一些人在背后非議。不少同學不解,問雷鋒為什么做好事這么難?雷鋒樸實地說:“做好事就不要計較別人說什么,只要對人民有益,就應(yīng)該堅持做下去。”

    《雷鋒日記》當年曾印刷過數(shù)千萬本,里面的許多警句教育了全國幾代人。毛澤東看過也稱贊“此人懂些哲學”。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苦孩子能有這樣的思想和文字水平,關(guān)鍵在于他多年刻苦學習。在湖南團山湖農(nóng)場時,雷鋒學習寫詩;在鞍鋼時,他努力學習毛澤東著作。在部隊里,他是汽車兵,平時很難抽出時間。于是,雷鋒就把書裝在隨身的挎包里,只要車一停,他就坐在駕駛室里看書?!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主人公保爾的話,他都能背出來。他曾說過:“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除了政治學習外,他還積極鉆研駕駛技術(shù)。部隊缺少教練車,他帶領(lǐng)大家做了一個汽車駕駛臺,并被大家一致推舉為技術(shù)學習小組長。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地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未來的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么?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yīng)該只是個無窮無盡的支付者。

    ——摘自1958.6.7雷鋒日記

    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于擠,愿不愿意鉆。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鉆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善于鉆。

    ——摘自 1961年10月19日 雷鋒日記

    一個人的作用,對于革命事業(yè)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機器由于有許許多多的螺絲釘?shù)倪B接和固定,才成了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夠運轉(zhuǎn)自如,發(fā)揮它巨大的工作能。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計的。我愿永遠做一顆螺絲釘。螺絲釘要經(jīng)常保養(yǎng)和清洗,才不會生銹。人的思想也是這樣,要經(jīng)常檢查,才不會出毛病。

    我要不斷地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堅決聽黨和毛主席的話,經(jīng)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隨時清除思想上的毛病,在偉大的革命事業(yè)中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摘自 1962年4月17日 雷鋒日記

    雷鋒性格開朗活躍,教唱歌、辦墻報樣樣都行。他參加戰(zhàn)士演出隊,起早貪黑背臺詞。但因湖南口音太重,影響演出效果,他就主動提出換下自己,集中精力為演出做后勤。

    雷鋒生前就被選為市人大代表,在沈陽軍區(qū)是模范人物,照片、日記和模范事跡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報紙、電臺等媒體上。在榮譽面前,他始終謙虛謹慎。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光榮應(yīng)該歸于黨,歸于熱情幫助我的同志,至于我個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

    1962年8月15日上午8點多鐘,雷鋒和助手喬安山駕車從工地回到連隊車場,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去洗車。當時,戰(zhàn)士們在路邊栽了一排約兩米高的曬衣服的木桿,頂上用8號鐵絲拉著。雷鋒讓喬安山開車,自己下車引導(dǎo),指揮喬安山倒車轉(zhuǎn)彎。汽車的前輪過去了,但后輪胎外側(cè)將木桿從根部擠壓斷。受頂部鐵絲的作用,木桿反彈過來,正好擊中雷鋒的右太陽穴,當場就打出血來,雷鋒昏倒在地。戰(zhàn)友們立即用擔架把他送到撫順礦務(wù)局西部職工醫(yī)院搶救,副連長又開車飛速趕到沈陽202醫(yī)院請來醫(yī)療專家。但由于顱骨損傷,腦顱出血,導(dǎo)致腦機能障礙,雷鋒不幸去世,年僅22歲。

    雷鋒的模范事跡和高尚思想在軍內(nèi)外產(chǎn)生巨大影響。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1963年3月5日毛澤東發(fā)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偉大號召。1990年3月5日,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分別題詞,號召全國人民進一步向雷鋒學習,弘揚雷鋒精神,為建設(sh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努力。在廣泛持久開展學習雷鋒活動中,全軍各部隊和全國各條戰(zhàn)線上涌現(xiàn)出大批雷鋒式的英雄模范人物。雷鋒精神培育著一代又一代新人成長。

    雷鋒(英語)介紹

    Lei Feng (雷鋒; Léi Fēng) (December 18, 1940 - August 15, 1962) was a soldier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the PRC. He was characterized by propaganda as a selfless and modest figure after his death and consequently was an idol to many. Today Lei continues to serve as the idol t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ho commemorate and "learn from" him in everyday life, and has become a resilient cultural icon, with many t-shirts printed with his picture on the front.

    Born in Wangcheng, Hunan (near the Town of Leifeng, Changsha, Hunan, named in his honour), Lei joined the Communist youth corps when he was very young. Lei died in 1962 at the age of 22, when a telephone pole, struck by an army truck, killed him, when he was directing the truck in backing up. After Lei's death, Mao Zedong began what was to be known as the *"Learn from Comrade Lei Feng" (向雷鋒同志學習) Campaign, designed to use Lei as a good example to the Chinese people to be cheerfully selfless and noble in thought.

    the Chinese word 學習, when translated literally, can be "to learn, or learn" however, given this context, it means something like "to follow", therefore, the slogan/phrase 向雷鋒同志學習 means more of something like "follow the examples of comrade Lei-Feng."

    Since, March 5th has become the official "Learn from Lei Feng Day". This day involves various community and school events where people go clean up parks, schools, and other community locations. Local news on that day usually has footage from these events.

    Lei's most recognizable image in popular culture is in t-shirt, he's in the same category as other revolutionary symbols including Mao Zedong and Che Guevera at street vendors. Some Lei Feng t-shirts have made their way into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 Hayden Christensen's character in the movie Life as a House is wearing a Lei Feng t-shirt.

    In March 2006, China released a game titled Learn From Lei Feng Online in which the player has to do good deeds, fight spies, and collect parts of Mao Zedong's collection. If the player wins, he or she gets to meet Chairman Mao in the game.

    Cultural Importance

    Communist China's leaders have praised Lei Feng as the personification of altruism, the truly selfless figure. Although the historicity and authenticity of the man's story is under dispute, his cultural importance is ingrained within everyday life in China.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character was emphasized heavily during Mao's era, but Deng-era reforms have seen a moral erosion where competitiveness in social networks has paved its path. Lei Feng's prominence from school textbooks have declined since the 1970's, although he remains part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and many of his deeds are taught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urriculum. The term huo Lei Feng (literally Lei Feng alive) has become a noun (or adjective) for anyone that is seen as selfless, or anyone that goes out of their way to help others.

    雷鋒事跡

    ★雷鋒事跡1:

    人民的勤務(wù)員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jīng)常應(yīng)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wù)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fā)現(xiàn)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lǐng)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后,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fā)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疖嚨搅松蜿枺爝€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里。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么感謝你呀!”

    過年的時候,戰(zhàn)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jié),服務(wù)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幫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難怪人們一見到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鋒。

    一次義務(wù)勞動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他來到團部衛(wèi)生連開了些藥回來,見一個建筑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原來是給本溪路小學蓋大樓,雷鋒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輛小車,加入到運磚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鋒被一群工人圍住了,面對大家他說:"我們都是為社會主義建設(shè)添磚加瓦,我和大家一樣,只要盡了自己的一點義務(wù),也算是有一份光發(fā)一份光吧!"這天下午,打聽到雷鋒名字及部隊駐地的市二建公司組織工人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鋒做了一件好事,過了個特殊的星期天.

    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fā)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zhàn)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xù)奮戰(zhàn)了七天七夜,被記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區(qū)召開了大生產(chǎn)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區(qū)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shè)祖國做點貢獻,接侍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zāi)害的情況下,他為國家建設(shè),為災(zāi)區(qū)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卻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雷鋒事跡2:

    孩子們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后,雷鋒先后擔任了撫順市建設(shè)街小學(即現(xiàn)在的雷鋒小學)和本溪路小學校外輔導(dǎo)員。

    雷鋒平時工作.學習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時間或風雨天不能出車的日子請假到學校去找教師,同學談心,或進行其他輔導(dǎo)活動。他善于團結(jié)小朋友,啟發(fā)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雷鋒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辛勤培養(yǎng)下一代茁壯成長。共青團撫順市委為表彰雷鋒的事跡,曾于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頒發(fā)獎狀,上面寫著:“獎給優(yōu)秀輔導(dǎo)員雷鋒同志,保持光榮,繼續(xù)前進”。

    ★雷鋒事跡3:

    模范班長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團上下一致推舉雷鋒為撫順市人大代表。

    雷鋒參加完人代會回到連里就擔任了二排四班班長,在他的帶領(lǐng)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鋒也成了全連的四好班長。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里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雷鋒事跡4:

    謙虛謹慎

    雷鋒入伍以來,多次立功受獎,他被選為市人大代表,出席過沈陽軍區(qū)首屆共青團代表會議,他的照片,日記和模范事跡.通過報紙.電臺作了廣泛的宣傳,雷鋒陸續(xù)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熱情贊揚他的來信,他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光榮應(yīng)該歸于黨,歸于熱情幫助我的同志,至于我個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這么一點點貢獻,比起對我的要求和期望還是很不夠的……”

    ★雷鋒事跡5:

    犧牲經(jīng)過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點多鐘,細雨霏霏,雷鋒和他的助手喬安山駕車從工地回到駐地。他們把車開進連隊車場后,發(fā)現(xiàn)車身上濺了許多泥水,便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讓喬安山發(fā)動車到空地去洗車。經(jīng)過營房前一段比較窄的過道,為安全起見,雷鋒站在過道邊上,揚著手臂指揮小喬倒車轉(zhuǎn)彎;“向左,向左……倒!倒!”汽車突然左后輪滑進了路邊水溝,車身猛一搖晃,驟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曬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桿子,雷鋒不幸被倒下來的方林桿子砸在頭部,當場撲倒在地,昏過去……

    戰(zhàn)友們立即用擔架把他送到附近醫(yī)院搶救,各級首長立即趕到了醫(yī)院,同時以最快速度把沈陽的醫(yī)療專家接到雷鋒床前。由于顱骨損傷,導(dǎo)致腦機能障礙,雷鋒這個勞動人民的好兒子,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年僅22歲,就這樣和我們永別了!

    八月十七日,在撫順市望花區(qū)政府禮堂召開隆重的追悼會。近十萬人護送雷鋒的靈柩向烈士陵園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國防部命名雷鋒生前所在的班為“雷鋒班”,共青團追任雷鋒為全國少先隊優(yōu)秀輔導(dǎo)員,解放軍總政治部,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lián)相繼發(fā)出關(guān)于學習雷鋒的通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等相繼發(fā)表社論,評論和介紹雷鋒事跡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報紙發(fā)表了毛澤東主席的光輝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鋒,這個熟悉的名字,在我們的心中閃爍著不滅的光輝。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將在我們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斷發(fā)揚光大,他那不可磨滅的美好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雷鋒做好事從來都不留名,他只是把那些事寫進日記里。

    雷鋒之歌

    雷鋒,

    你出發(fā)了……

    ——在黎明前的

    一陣黑暗中……

    你帶著

    滿身

    燃燒的血淚,

    好像在夢中一樣,

    撲向

    黨呵——

    溫暖的

    溫暖的

    母親懷中……

    ……就是這樣,

    雷鋒,

    就是這樣,

    雷鋒,

    你站起來!

    接受

    “共產(chǎn)主義新戰(zhàn)士”

    ——黨給你的

    命名。

    ……就是這樣,

    雷鋒,

    你走來了……

    你不是

    只為洗雪

    一家的仇恨;

    不是為了

    “治好傷疤

    忘了疼”……

    你來了呵,

    不是為

    學少爺們那樣——

    從此

    醉臥高樓,

    做花天酒地的

    荒唐夢;

    你來了呵,

    更不是為

    向仇人們鞠躬致敬——

    說是為大家的“安寧”,

    必須

    踐踏爹媽的尸骨,

    把難友們的鮮血

    倒進

    老爺?shù)膽阎?hellip;…

    雷鋒!

    你滿腔的憤怒呵,

    你刻骨的疼痛……

    你對黨感激的

    含淚帶笑的目光……

    你對新生活

    如饑如渴的憧憬……

    全部投入

    我們階級的

    步伐——

    化成了

    戰(zhàn)斗的

    轟天雷鳴!

    呵,雷鋒!

    你第一次學會的

    這三個字,

    你一生中

    永遠念著的

    這個姓名——

    呵,親愛的

    再生雷鋒的

    母親——

    我們的

    黨呵,

    我們的領(lǐng)袖

    毛澤東!

    母親懂得你

    懂得你呵

    ——雷鋒,

    你也懂得他

    懂得他呵

    ——偉大的

    毛澤東!

    你青春的生命

    在毛澤東思想的

    沖天紅光中,

    升華……

    升華……

    你前進的腳步

    在《毛澤東選集》的

    光輝篇章——

    那真理的

    階梯上,

    攀登……

    攀登……

    雷鋒,

    我看見

    在你的駕駛室里,

    那一塵不染的

    車鏡……

    我看見

    在你車窗前

    那直上云天的

    高峰……

    呵,你階級戰(zhàn)士的

    姿態(tài),

    是何等的

    勇敢,堅定!

    你共產(chǎn)黨員的

    紅心呵,

    是何等的

    純凈、透明!……

    雷鋒,

    你是多么歡樂呵!

    在我們燦爛的陽光里,

    怎么能不

    到處飛起

    你朗朗的笑聲?

    你稚氣的臉上,

    哪能找到

    一星半點

    憂愁的陰影?……

    但是,雷鋒,

    在心靈的深處,

    你有多么強烈的

    愛呵,

    又有多么深刻的

    憎!

    愛和恨,

    不可分割,

    象陰電、陽電一樣

    相反相成——

    在你生命的線路上,

    閃出

    永不熄滅的火花,

    發(fā)出

    億萬千卡熱能!……

    ……從家鄉(xiāng)望城

    彭鄉(xiāng)長

    那慈愛的面孔,

    到團山湖農(nóng)場

    莊稼梢頭

    那飄動的微風……

    ……從鞍鋼工地

    推土機的

    卷動的履帶,

    到烈屬張大娘

    摟抱著你的

    熱淚打濕的

    袖筒……

    呵,祖國親人的

    每一下脈搏,

    階級體膚的

    每一個毛孔——

    都寄托了

    你火一樣的熱愛,

    都傾注了

    你海一樣的深情……

    呵,從黃繼光

    胸口對面

    那射向我們的

    罪惡炮筒,

    到地主譚四滾子

    從地下發(fā)出的

    切齒之聲……

    ……從營房門口

    那假裝

    磨剪子的

    壞蛋

    到躲在角落里

    縫補舊夢的

    某些先生……

    呵,祖國道路上的

    每一個暗影,

    你哨位上的

    每一面的響動——

    都使你燃起

    階級仇恨的

    不滅的火種;

    都緊盯著

    你階級戰(zhàn)士

    警覺的眼睛!……

    雷鋒呵,

    你雖然不是

    在炮火連天的戰(zhàn)場上

    戰(zhàn)斗沖鋒,

    在平凡的

    工作崗位上,

    你卻是真正的

    勇士呵——

    你永遠在

    高舉紅旗,

    向前進攻!

    在我們革命的

    萬能機床上,

    雷鋒——

    你是一個

    平凡的,但卻

    偉大的——

    永不生銹的

    螺絲釘!

    哪里需要?

    看雷鋒的

    飛快的

    腳步!

    哪里缺少?

    看雷鋒的

    忙碌的

    身影!……

    ……呵,馬上去

    給大娘澆地——

    現(xiàn)在

    麥苗正要返青……

    ……呵,立刻把

    自己省下的存款

    寄給公社——

    支援

    受災(zāi)的農(nóng)民弟兄……

    ……唔,快準備

    給孩子們

    講革命故事——

    明天是

    隊日活動……

    ……唔,必須把

    趕路的大嫂

    護送到家——

    現(xiàn)在是

    夜深,雨大,

    路遠,泥濘……

    呵,雷鋒!

    你白天的

    每一個思念,

    你夜晚的

    每一個夢境,

    都是:

    人民……

    人民……

    人民……

    你的每一聲腳步,

    你的每一次呼吸,

    都是:

    革命……

    革命……

    革命……

    雷鋒,你是

    真正的

    真正的

    幸福呵!

    你是何等的

    何等的

    聰明!

    你用我們旗幟一樣

    鮮紅的顏色,

    寫下了

    你短暫的

    卻是不朽的

    歷史,

    你在階級的偉大事業(yè)里,

    在為人民服務(wù)的無限之中,

    找到了呵——

    最壯麗的

    人生!

    你的生命

    是多么

    富有呵!

    在我們黨的懷抱里,

    你已成長得

    力大無窮!

    ……可老戰(zhàn)友們

    總還習慣叫你

    “小雷”呵——

    你只有

    一百五十四厘米

    身高,

    二十二歲的

    年齡……

    但是,在你軍衣的

    五個紐扣后面

    卻有:

    七大洲的風雨

    億萬人的斗爭

    ——在胸中包含!……

    你全身的血液,

    你每一根神經(jīng),

    都沸騰著

    對祖國的熱愛,

    而你同時

    在每一天,

    每一分鐘,

    念念不忘:

    世界上還有

    千千萬萬

    受難的弟兄!……

    “上刀山!

    下火海!……”

    ——雷鋒呵,

    在準備著!

    風吹來!

    雨打來!

    ——雷鋒呵,

    道路分明!……

    呵!這就是

    這就是

    一個叫做

    “雷鋒”的

    中國革命戰(zhàn)士的

    英雄姿態(tài)!

    這就是

    我們的大地

    我們的母親

    以雷鋒的名義

    給歷史的

    回應(yīng)——

    人呵,

    應(yīng)該

    這樣生!

    路呵,

    應(yīng)該

    這樣行!……

    雷鋒的名言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yè)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

    我們是國家的主人 , 應(yīng)該處處為國家著想。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wù)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之中去。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揚那最美麗的理想?你既然活著,你又是否為了未來的人類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么?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yīng)該只是個無窮盡的支付者。[雷鋒名言格言

    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力量從團結(jié)來,智慧從勞動來,行動從思想來,榮譽從集體來。

    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

    反觀那段歷史,被關(guān)注的往往不是雷鋒本人的生平事跡,而是學雷鋒“運動”的沿革。例如,那之后40多年來,每年定期的學雷鋒,從來是選在毛主席題詞發(fā)表日,而非雷鋒的誕辰或忌辰。又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通鑒》里,“學習雷鋒運動”是被當作“重大政治事件”載入的;而列在它之前的,是“全國學習解放軍、加強政治工作”;緊隨其后的,是“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的過火批判”。順便提一句,2000年年底,我上國家圖書館網(wǎng)站檢索,發(fā)現(xiàn)所提供的有關(guān)雷鋒的書目,共有311種——這個數(shù)字,和郭沫若相當,大約是胡適、蔣介石的1倍半,梁啟超、周作人的2倍多,錢鍾書、李鴻章的4倍,嚴復(fù)的8倍,陳寅恪的10多倍、蔣方震的20多倍、李儀祉的100倍……(一年多后再去檢索,雷鋒書目已大大減少)

    海外史家關(guān)注的,也是學雷鋒的政治含義。有關(guān)著作提到的關(guān)聯(lián)事件,還有廬山會議后“林彪地位的上升”、“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批“合二而一”等等。邁斯納指出,60年代初,解放軍“首次出現(xiàn)在中國政治舞臺上。軍隊的作用,最初基本上只限于宣傳方式。第一個被作為標準的毛澤東主義道德典范,并具有高尚的生活情趣而被大力宣揚的軍人英雄,是具有傳奇色彩的雷鋒”。費正清分析了跟學雷鋒相關(guān)的若干政治事件,進而認為此項運動的效果有六:“對毛的迷信崇拜”、“效法軍隊”、“體力勞動”、“全民教育”、“重新喚起集體主義精神”和“無產(chǎn)階級文化”。費正清接著指出,正是這些,“規(guī)定了日后成為文化大革命基本內(nèi)容的目標和方法”。

    但無論如何,雷鋒本人在世之時,畢竟算不上政治人物。其實,在絕大多數(shù)國人心目中,學雷鋒始終是一項提倡助人為樂的公益活動。不論其緣起如何,經(jīng)過四十年磨礪,如今已被簡化為“再單純不過的符號”——可以“極凝練地概括為三個字:‘做好事!’。這顯然比用“政治掛帥”或“無私奉獻”概括“雷鋒精神”,來的更貼切、更平實、更少非議。至于近年仍有人愿意探討“雷鋒精神”是屬于“共產(chǎn)主義精神”、“時代精神”還是“民族精神”;“雷鋒精神”與今日市場經(jīng)濟、消費社會,是“對立”的、“互補”的,還是有可能“化合”的……就讓他們繼續(xù)探討下去好了。

    過去大半個世紀里,以平凡而偉大見諸各類官方出版物的英模人物,不勝枚舉。張思德、孟泰、時傳祥、朱伯儒、李素麗、孔繁森……

    命名大會召開后,新華社、《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等全國主要媒體均對雷鋒平凡而又偉大的事跡加大宣傳力度,在全國全軍產(chǎn)生了空前的轟動效應(yīng),雷鋒的名字家喻戶曉,響徹長城內(nèi)外、大江南北。緊接著,幾家大報刊又把雷鋒事跡寫成報告文學,并同時配發(fā)評論和雷鋒日記摘抄,文藝界的作家和詩人也都通過撰文和寫詩熱情地頌揚雷鋒精神??傊e國上下不約而同地提出,要讓雷鋒精神在神州大地開花結(jié)果。一個自覺學習雷鋒的活動,在全國各條戰(zhàn)線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應(yīng)《中國青年》雜志社的懇請,毛澤東主席1963年2月22日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1963年3月2日《中國青年》第5、6期合刊出版,在歷史上首先發(fā)表了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三天后,也就是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都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了毛主席的手跡。從這一天起,一個學習雷鋒的活動在全國范圍內(nèi)以排山倒海之勢蓬勃興起。之后每年的3月5日也就成了學習雷鋒的紀念日。

    偉人題詞

    1963年3月6日,即首都各大報發(fā)表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的第二天,《解放軍報》獨家發(fā)表了在京的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和鄧小平的題詞手跡。

    劉少奇的題詞是:“學習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精神。”

    周恩來的題詞是:“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chǎn)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chǎn)階級斗志。”

    朱德的題詞是:“學習雷鋒,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

    鄧小平的題詞是:“誰愿當一個真正的共產(chǎn)主義者,就應(yīng)該向雷鋒同志的品德和風格學習。應(yīng)《中國青年》雜志社的懇請,毛澤東主席1963年2月22日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紀念日意義

    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一種積淀,是一種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發(fā)展的與時俱進的精神。雷鋒那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wù)中去的精神,那種干一行愛一行,立足崗位艱苦奮斗的螺絲釘精神,那種對同志、對群眾像春天般溫暖,舍己為人,助人為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精神,是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中必須大力發(fā)揚倡導(dǎo)的。

    雷鋒大事年表

    1940年12月18日 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安慶鄉(xiāng)(現(xiàn)雷鋒鄉(xiāng))簡家塘一戶貧苦農(nóng)民家里.這一年系農(nóng)歷"庚辰"年,父母給他取乳名叫"庚伢子".

    1947年秋父親雷明亮,母親張元潢,哥哥雷正德相繼悲慘死去,年僅7歲的雷鋒成了孤兒.

    1949年8月 雷鋒家鄉(xiāng)解放.安慶鄉(xiāng)人民政府成立.雷鋒擔任過兒童團大隊長.

    1950年初 土地改革開始.雷鋒分得3.6畝耕地,還有一些生活用品,如床,蚊帳,鍋,箱子等.

    1950年夏 入學,在劉家祠堂小學讀書.

    1954年夏 考入清水塘完小,加入少先隊,被選入中隊委員.

    1955年 轉(zhuǎn)入荷葉壩小學.這年春天,在農(nóng)業(yè)合作化高潮中,雷鋒把土改中分得的3.6畝田全部入了社.

    1956年7月15日 從荷葉壩完小畢業(yè).

    1956年7月-9月 雷鋒在生產(chǎn)隊當了近3個月秋征助理員,搞征收公糧工作.

    1956年9月 在安慶鄉(xiāng)政府當通訊員.

    1956年11月17日 到望城縣委當公務(wù)員.

    1957年2月8日 光榮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同時被評為縣委機關(guān)工作模范.

    1957年夏 擔任望城縣治偽工程指揮部通訊員.治偽工程結(jié)束,被評為治偽模范.

    1958年春 響應(yīng)望城縣團委提出的捐獻一臺拖拉機的號召,雷鋒捐款20元,成為全縣青少年中捐款最多的一個.縣委決定派雷鋒學開拖拉機.

    1958年3月16日 在《望城報》發(fā)表第一篇文章《我學會開拖拉機了》.

    1958年秋 到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

    1958年10月 由原名雷正興改為雷鋒.

    1958年11月15日 到鞍山鋼鐵廠參加社會主義建設(shè).被分配在鞍鋼化工總廠洗煤車間當推土機手.不久,出席鞍山市青年社會主義建設(shè)積極分子代表大會.

    1959年8月20日 報名到鞍鋼張嶺礦山參加新建焦化廠工作.

    1958年10月至1960年1月 在鞍鋼一年零二個多月時間里,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紅旗手,18次被評為標兵,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shè)積極分子稱號.

    1959年12月9日 張嶺《礦報》發(fā)表雷鋒《我決心應(yīng)召》的申請書,表達了積極要求參軍的堅定決心.

    1960年1月2日 新兵換裝集中待發(fā).雷鋒因無政審表,難以批準入伍.遼陽市兵役局余新元政委送雷鋒到新兵大隊,當"便衣通信員".

    1960年1月7日 當晚,接兵參謀戴明章通過長途電話向工兵團團長吳海山請示,雷鋒雖無政審表,可是個優(yōu)秀青年,能否先帶到部隊.經(jīng)同意,在登車出發(fā)前8小時,雷鋒終于穿上新軍裝.

    1960年1月8日 雷鋒入伍第一天.當天下午,作為新兵代表在全國歡迎新戰(zhàn)友大會上發(fā)言.

    1960年3月 新兵連訓練結(jié)束,雷鋒被分配到運輸連當駕駛員.下連不久,又被抽調(diào)參加團里戰(zhàn)士業(yè)余演出隊.

    1960年4月 從團里戰(zhàn)士業(yè)余演出隊回到運輸連.一個月后,雷鋒成為新兵中一名合格的汽車駕駛員,第一個下到戰(zhàn)斗班.

    1960年8月 參加上寺水庫搶險救災(zāi),帶病連續(xù)奮戰(zhàn)7天7夜,表現(xiàn)突出,團黨委為雷鋒記三等功一次.

    1960年8月 把平時節(jié)約下來的200元錢分別支援撫順市望花區(qū)人民公社和遼陽水災(zāi)區(qū),受到部隊表彰.團黨委決定樹立雷鋒為"節(jié)約標兵".

    1960年11月8日 運輸連支部黨員大會通過雷鋒入黨申請.

    1960年11月9日 工兵團黨委在黨委書記、政委韓萬金主持下,在沈陽軍區(qū)招待所臨時召開黨委擴大會議,批準雷鋒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

    1960年11月23日 沈陽軍區(qū)工程兵黨委作出授予雷鋒"模范共青團員"稱號決定.

    1960年11月27日 雷鋒榮立二等功,作為立功代表在全團授獎大會上發(fā)言.團長吳海山,政委韓萬金分別向雷鋒頒發(fā)二等功獎狀和"模范共青團員"獎狀.此后,雷鋒又榮立過三等功一次,受團、營嘉獎多次.

    1960年12月1日 雷鋒從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15篇日記在沈陽軍區(qū)《前進報》首次發(fā)表.

    1960年12月 雷鋒在《前進報》發(fā)表署名文章《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親就是黨》.

    1961年2月3日 應(yīng)邀到海城駐軍作憶苦思甜報告,與全國戰(zhàn)斗英雄郅順義親切交談.

    1961年5月 雷鋒作為全團惟一候選人,被選為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1年5月14日 雷鋒被提升為副班長.

    1961年7月27日 接到撫順市人民委員會通知書.7月31日至8月3日出席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1961年8月 雷鋒被提為運輸連四班班長.

    1962年1月27日 雷鋒被批準晉為中士軍銜.

    1962年春節(jié) 雷鋒在《前進報》發(fā)表《62年春節(jié)寫給青年同志們的一封信》.在此前后,雷鋒又在《前進報》發(fā)表了《在毛主席的哺育下成長》,《我是怎樣從一個苦孩子成長為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的》,《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等署名文章.

    1962年2月14日 雷鋒被選為黨代會代表,出席中國共產(chǎn)黨工程兵十團代表大會.

    1962年2月19日 雷鋒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陽軍區(qū)首屆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代表會議.并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在大會上發(fā)言.

    1962年5月 雷鋒被共青團撫順市委評為撫順市優(yōu)秀校外輔導(dǎo)員.

    1962年8月15日 上午10時,戰(zhàn)友喬安山向前開車時撞到一根晾衣服的木桿,不幸打在雷鋒右太陽穴上,負重傷.經(jīng)撫順市望花區(qū)西郊職工醫(yī)院搶救無效,于12時5分不幸犧牲.年僅22歲.

    雷鋒故居。這里原為唐姓雇主的莊屋,雷鋒祖父新庭三兄弟佃種唐家的田時就住在這里。莊屋原有房屋12間,約80平方米,為四合院式的土磚茅屋,三面環(huán)山,西面有塘和田,路從塘邊出進。

    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這里,建國時分給了這個孤兒兩間半屋,到1956年11月,雷鋒在這里度過了16個春秋。

    1958年,房子因年久失修,被堂叔雷明光拆了,后來在雷鋒家的原地基上恢復(fù)了三間房子。

    1968年,望城縣雷鋒紀念館建成后,為配合紀念館的展覽,體現(xiàn)雷鋒家鄉(xiāng)的特色,就把這個雷鋒苦難家史的歷史見證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