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昨日,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播發(fā)《走基層·廈門公安蹲點日記:“咆哮體”的“治安防范脫口秀”》,介紹廈門市公安局積極利用微博,創(chuàng)新、推廣以“咆哮體”為代表的防控宣傳新方式,受到群眾的歡迎。
據了解,廈門市公安局已經開通218個微博,涵蓋社區(qū)民警、交警、特警、巡警、刑警等多個警種,粉絲總數(shù)達到300余萬,被公安部譽為“廈門模式”,在全國推廣。市公安局政務微博“廈門警方在線”還入選2011年度全國政法機關微博影響力10強。
據了解,“咆哮體”、“凡客體”、“淘寶體”安全手冊創(chuàng)作初衷,卻是因為一次失敗的校園安全宣傳之行。
今年年初,邊防支隊司令部副主任朱海晶和同事到廈大進行安全宣傳。“我們看到,不少同學接過宣傳手冊,直接揉成一團,丟到垃圾箱了。”回來以后,朱海晶開始思考怎么去改變這一現(xiàn)狀,讓年輕人也接受安全宣傳。
朱海晶介紹,各邊防派出所轄區(qū)內有20萬左右的年輕人,占轄區(qū)內常駐人口的2/3,他們打算采取一些年輕人易接受的方式,用網絡潮語制作宣傳手冊。
朱海晶告訴記者,他們先后收集了三四百份素材,一個月后,做出了7種不同形式的宣傳手冊。新穎的宣傳手冊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邊防支隊共印發(fā)了6萬份。
在走訪中他們還發(fā)現(xiàn),轄區(qū)內本地人居多,一些老人還讀不懂宣傳手冊的內容。今年7月份,支隊又制作了5集以“咆哮體”為主的脫口秀宣傳動畫,還有閩南語版本,詳細表現(xiàn)了不同的治安防范辦法,其中短片《打不起》最受好評。
這組脫口秀確實很“潮”。一方面,主角是個很萌的小男孩,聲音與知名手機游戲《會說話的湯姆貓》如出一轍,十分搞笑;另一方面,短片中用到了一系列網絡潮語,如雞凍、蛋疼、鴨梨、有木有、傷不起等,讓熟悉網絡語言的年輕人感到特別親切。
春節(jié)就快到了,記者了解到,目前警方正在著手準備制作沿海管防和防范偷私渡的宣傳短片。朱海晶告訴記者,未來他們會制作一些以臺歷、撲克牌等形式的安全宣傳品,在走訪中親手發(fā)給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