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盜鐘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詳細(xì)解釋
  • 詞語解釋
    yǎn ěr dào zhōng ㄧㄢˇ ㄦˇ ㄉㄠˋ ㄓㄨㄙ

    掩耳盜鐘(掩耳盜鐘) 

    見“ 掩耳盜鐘 ”。

    亦作“ 掩耳盜鐘 ”。捂住耳朵偷鐘。比喻自己欺騙自己。語出《呂氏春秋·自知》:“ 范氏 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fù)而走。則鐘大不可負(fù),以椎毀之,鐘怳然有音??秩寺勚鴬Z己也,遽揜其耳。” 唐 劉知幾 《史通·書志》:“或以前為后,以虛為實(shí),移的就箭,曲取相諧,掩耳盜鐘,自云無覺,詎知后生可畏,來者難誣者邪!” 明 楊慎 《希夷易圖》:“《后天圖》見於 邵伯溫 之序。 朱子 因其出 希夷 而諱之,殆掩耳盜鐘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