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愛墻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巴黎愛墻 - 介紹

    巴黎愛墻坐落在巴黎市北蒙馬特高地半山腰上的一個街頭小公園里。墻前一排綠樹,旁邊是一個兒童樂園。墻有40平方米,由511塊深藍色的長方形瓷磚組成,上面用311種語言和筆跡寫滿了同一句話“我愛你”。在墻的最左側(cè)可以找到豎排的3個中文字,但其中的“愛”字是繁體。在墻的上方有一幅美女像,身穿深藍色吊帶裙,斜倚一張小桌上,旁邊幾行小字寫道:“保持理智,強求是不可能的?!?/p>

    站在墻前,有一種莫名的震撼。細細觀察和撫摸白色的字跡,顯然不是隨意寫就的。每逢情人節(jié)時,這里都聚滿了情侶,擁吻,留影,毫無顧忌地表現(xiàn)他們的愛。

    由來

    愛墻的倡議者是法國一位專門寫愛情歌曲的音樂家,名叫巴隆。他從17歲時起錄制唱片,至今已創(chuàng)作了40首情歌。1992年他開始收集和錄下了1000多條用各種語言表達的“我愛你”,并于1998年就此撰寫了一本書,共發(fā)行5萬冊。巴隆早期的情歌是居住在蒙馬特高地時期寫下的,因此也選擇這里作為愛墻的歸宿。

    愛墻的建立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巴隆說,在暴力存在和個人主義至上的世界里,墻把人們分隔開來,然而送去一聲簡單而真情的“我愛你”,卻時常能克服誤解和拆除分歧的藩籬,愛墻為不同民族和語言的人提供了一個相聚與和諧相處的地方。巴隆邀請研習(xí)中國書法和東方繪畫的法國女藝術(shù)家吉托,為這堵墻作了藝術(shù)設(shè)計。在愛墻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間,散布著不同形狀的紅色塊,據(jù)說這喻義破碎的心,作者期冀用純潔和美好的愛來重新組合這顆已碎的心。法國先鋒派詩人科克托曾經(jīng)說過:“沒有愛,只有愛的表示?!痹?001年情人節(jié)舉行的愛墻落成儀式上,有100只白鴿展翅飛向藍天,所要表達的就是人們對和平與愛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