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時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慶市大足縣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長約三百多米,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chǎn)——大足石刻的重 

    要組成部分。造像最初開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歷經(jīng)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歷時250多年。現(xiàn)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其中造像264龕窟,陰刻圖1幅,經(jīng)幢8座,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中的優(yōu)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