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詳細(xì)解釋
  • 詞語解釋
    chǐ yǒu suǒ duǎn ,cùn yǒu suǒ cháng ㄔㄧˇ ㄧㄡˇ ㄙㄨㄛˇ ㄉㄨㄢˇ ,ㄘㄨㄣˋ ㄧㄡˇ ㄙㄨㄛˇ ㄔㄤ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長處和短處。《楚辭·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薄妒酚洝ぐ灼鹜豸辶袀髡摗罚骸氨烧Z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白起 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 應(yīng)侯 。” 唐 劉知幾 《史通·惑經(jīng)》:“昔 孔宣父 以大圣之德,應(yīng)運而生。生人已來,未之有也。故使三千弟子,請益無倦。然則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其間切磋酬對,頗亦互聞得失。” 陳伯微 《西人一語激東瀛》:“ 中國 有句古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民族,任何一個民族都是瑕瑜互見,妍媸并存的。”亦省作“ 尺短寸長 ”。 宋 蘇軾 《定州到任謝執(zhí)政啟》:“ 燕 南 趙 北,昔稱謀帥之難;尺短寸長,今以乏人而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