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后,飛到月宮。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嫦娥向丈夫傾訴懊悔后,又說:“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團(tuán)團(tuán)如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連續(xù)呼喚我的名字。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中秋節(jié)做月餅供嫦娥的風(fēng)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現(xiàn)這一情節(jié)的嫦娥圖,當(dāng)是世人渴望美好團(tuán)圓,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寫照。另外“嫦娥奔月”還是中國航天探月工程的代號。
故事簡介
嫦娥奔月是遠(yuǎn)古神話,是我國十大古代愛情故事之一。
嫦娥又是怎樣奔月的呢?在古書上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根據(jù)《淮南子》的記載是,后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卻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藥,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里的孤獨(dú),倍覺凄涼。《淮南子·外八篇》中說,羿從西王母處請來不死之藥,逢蒙聽說后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離開大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于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大羿團(tuán)聚。
顧頡剛寫有《嫦娥故事的演變》
人物簡介
嫦娥,是一個神話人物,原型是誰尚有爭論。東漢之前,無任何資料顯示嫦娥與羿是夫妻關(guān)系 ,直到東漢高誘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 羿的妻子姮娥,演變?yōu)閭髡f中的嫦娥、后羿的妻子。自古以來都有學(xué)者認(rèn)為稱為“羿”的有多個[2]?,處于不同時期,從而難以判斷嫦娥是何時人物。
有人認(rèn)為是月亮女神嫦羲的后裔,也稱“姮娥”、“常娥”。美貌非凡。姮娥是堯帝時期的神射手大羿的妻子。
有人認(rèn)為是常儀。《呂氏春秋·勿躬》有句云“尚儀作占月”,清人畢沅作注說:“尚儀即常儀,古讀'儀’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言。”
有人認(rèn)為是嫦羲。“姮娥”原先寫成“恒娥”,即《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所記“生月十有二”之常羲。古音讀羲為娥,逐漸演變?yōu)楸荚轮6稹!段倪x》注兩引《歸藏》,均謂常娥服不死藥奔月。知常娥神話古有流傳,非始于《準(zhǔn)南子》。又《準(zhǔn)南鴻烈集解》引莊達(dá)吉云:“姮娥,諸本皆作恒,唯《意林》作姮,《文選》注引此作常,淮南王當(dāng)諱恒,不應(yīng)作恒,疑《意林》是也”。漢文帝名恒故諱之,知姮娥作恒娥,而恒亦即常之意?!都狻酚忠轭U煊云:“《說文》無姮字,后人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