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姓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yán xìng

    簡介

    姓氏源流

    閻(閆 Yán 閻)姓今多簡寫作“閆”字,源出有五:

    1、出自姬姓,為黃帝裔孫后稷之后,以封地名為氏。據(jù)《姓氏起源》等所載,相傳有裔孫后稷,承襲姬姓,北周人尊為始祖。12世孫古公亶父又稱太王。他有三子:太伯、仲雍和季歷。周武王時,封太伯的曾孫仲奕于閻鄉(xiāng)(今山西省安邑)。仲奕的后代遂以封地閻作為姓氏。

    2、出自姬姓,為周康王之后,亦以封地名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所載,周昭王姬瑕的小兒子手心上有一個“閻”字。于是,康王封他于閻城(今陜西省北部一帶),其后子孫以封地為姓。

    3、出自姬姓,為唐叔虞之后,也以封地名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成公的兒子懿,被封于閻,后被晉國所滅。懿的后代散處于河洛,漢末居滎陽,其子孫以封地名為氏。

    4、出自其他民族改姓。如滿洲布雅穆齊氏改姓閻,達斡爾族亞爾茲氏改姓閻,其他如蒙、回有此姓。

    5、閻姓今多簡寫作“閆”字。又有閆姓為閻姓的別支說。據(jù)《姓譜》分閆、閻二姓。又據(jù)《五音集韻》載,閆“同閻義,俗用”。因閆、閻二姓同出一源,都是黃帝族的后代,龍的傳人,故閆姓和閻姓人家的堂號都是太原,古代他們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一說閆姓望族居天水)。由于閻姓被“俗用”成閆,就產生了閻、閆二姓,所以在《百家姓》里,兩姓并存。

    得姓始祖:仲奕。閻姓出自姬姓,商末時,周族首領古公?父(又稱太王)有三個兒子:太(泰)伯、仲雍和季歷。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干,且生一子姬昌(即周文王),頗得太王歡心,并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長子太泰伯和次子仲雍為了讓父親的愿望實現(xiàn),就逃避于三吳一帶。周武王滅商后,除了把仲雍之后封于吳外,又把太泰伯的曾孫仲奕封在閻鄉(xiāng),至此仲奕的后代就以封邑為氏,奉仲奕為閻姓的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