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會盟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諸侯會盟zhū hóu huì méng

    諸侯會盟,古代諸侯間會面和結(jié)盟的儀式。春秋時代,一些較小的諸侯國為了抵御大國侵略,聯(lián)合作戰(zhàn),一些較大的國家利 用自己的實力和影響,脅迫其他小國加入自己的陣線,都曾會盟。

  • 詳細解釋


     簡介

    諸侯會盟指中國歷史諸侯分封制度下,強大的諸侯召集其他諸侯開會并稱霸的事情。諸侯會盟的發(fā)展,體現(xiàn)了禮制社會的興盛與衰敗,以及強大諸侯壯大的過程。

    諸侯會盟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先秦歷史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其中,以周朝的會盟歷史最為詳細,且數(shù)量最多。據(jù)《左傳》記載,周朝會盟數(shù)量至少有二百次。其中以葵丘會盟、踐土會盟、黃池會盟、徐州會盟最為著名,被合稱為春秋四大會盟。

    從最初尊王攘夷等以禮儀治理天下的會盟,到后來為了爭奪霸主以武力治理天下的會盟,無疑是周王朝從興盛的禮儀之邦,發(fā)展到權(quán)勢旁落的一個傀儡政權(quán)的寫照。

    歷史小說作家二月河在《乾隆皇帝》中總結(jié)道:亡國速途有二,一者勞役過重,人民不堪其負,起義造反;二者,諸侯權(quán)勢滔天,中央無力管制,造成諸侯自立為王,天下大亂。諸侯會盟屬于第二種情況,加速了分封制度王朝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