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姓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ài xìng

    簡介

    姓氏源流

    艾(ài)姓源出有五

    1、出自于夏后氏,禹王之后,以祖字為氏。夏朝少良當(dāng)國時,有大臣汝艾(一作女艾),其后人以祖字為姓,遂成艾姓。通常認為,汝艾是艾姓的始祖。據(jù)《通志·氏族略》載:艾氏為“夏少康臣汝艾之后”。

    2、出自春秋孔艾之后,以封地名為氏。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大夫名孔,因為住在艾陵(今山東省泰安東南),人們就叫他孔艾。他的后代,便以居住地名稱的第一字“艾”作為自己的姓氏。故《通志·氏族》說:艾氏為“春秋大夫孔艾之后”。

    3、出自復(fù)姓改為艾氏。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復(fù)姓艾斤氏,入中原后逐漸與漢文化融合,后改為單姓艾氏,稱艾姓。

    4、出自回族中有艾姓,主要來自經(jīng)名首音。如清代,歸附回回艾布巴克,其后裔遂以艾為姓?;刈灏諒奈鱽嗊w徙而來中土.為唐時外來八大姓之一,信仰伊斯蘭教,分布在河南、河北、甘肅、寧夏及江蘇等地。

    5、出自滿族改漢姓而來的艾姓。改為艾姓的滿族老姓包括:愛新覺羅氏、愛義氏、璦琿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