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釋義]
(名)習(xí)慣上常說的像諺語、格言之類的話。如“人勤地不懶”。
[構(gòu)成]
偏正式:常(言
[例句]
常言說的好。(作主語)
1.saying
◎ 常言 chángyán
[common saying] 習(xí)慣上常說的諺語、格言一類的話,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1).平常說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情采》:“《孝經(jīng)》垂典,喪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嘗質(zhì)也?!?br>(2).平庸的言詞。 唐 殷璠 《河岳英靈集》卷中 儲光羲 詩評語:“ 儲公 詩,格高調(diào)逸,趣遠情深,削盡常言,挾風(fēng)雅之跡,浩然之氣?!?br>(3).民間流傳的口頭語,如諺語、格言等。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釋俗》:“ 孫炎 作反切語,本出於俚俗常言,尚數(shù)百種。” 元 無名氏 《賺蒯通》第一折:“常言道: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薄督鹌棵吩~話》第二五回:“常言道:剪草不除根,萌芽依舊生?!?王安友 《協(xié)作》:“常言說:虛了實不得,瘸了走不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