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姓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 zhòng xìng

    簡介

    仲氏的公認(rèn)祖先為仲子(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弟子)。仲氏從第64代開始使用統(tǒng)一的輩份字,因此,全國的仲氏子孫的輩份相差不大。

    姓氏源流

    仲(Zhò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上古高辛氏,為黃帝的后裔,以人名為氏。黃帝有曾孫,號高辛氏,有“八才子”,號稱“八元”,與顓頊之子“八愷”齊名,高辛氏的“八元”中,有仲堪、仲熊兩兄弟的后代子孫,以祖上的名字的“仲”字為姓,遂成仲氏。

    2、出自任姓,氏商朝開國君王湯的佐相仲虺的后代。仲虺,本奚仲之后,輔佐湯治理天下,立有殊勛。仲虺之后以祖字命姓,遂為仲姓。周朝樊侯仲山甫即其后。

    3、出自姬姓,春秋時(shí)魯國公子慶公,字公仲,因亂魯而遭譴責(zé)。慶公死后,其子孫有由于避仇者,以其字為姓,稱仲氏。

    4、出自子姓,以祖字為姓。春秋時(shí)宋國君主宋莊公之后。宋莊公的兒子字子仲,子仲的子孫字“仲”為姓,成為仲氏的一支。

    得姓始祖:仲堪。仲姓一支,據(jù)《元和姓纂》記載上說,是高辛氏才子八元仲堪,仲熊的之后代,以父字為氏。從《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看來,另一支是魯桓公子慶父子孫號仲孫,亦稱仲氏,又仲虺湯左相,子孫氏焉,仲尼弟子有仲由,字子路。由此可見我國的仲氏家族來源端多。不過有一個共同特點(diǎn),這些古人的后裔之以仲為姓,都是在歷史上的秦漢以前,因此仲氏家族的古老,自是不容置疑的。仲氏家族的始祖仲堪,是一位大有來頭的人,最早的仲堪和仲熊,都是上古時(shí)名列“八元”的賢者。所謂“八元”是指當(dāng)時(shí)8位最有才德、最善于治事的人。他們的當(dāng)時(shí)職務(wù),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教育部長。望族居樂安郡(今山東省廣饒縣)。《百家姓》注居中山郡(今河南省登封縣)。仲姓后人尊仲堪為仲姓的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