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塞
yú sāi
  • 拼 音:yú sāi
  • 注 音:ㄧㄩˊ ㄙㄞ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漢書·韓安國傳》:“后 蒙恬 為 秦 侵胡,辟數(shù)千里,以 河 為竟。累石為城,樹榆為塞, 匈奴 不敢飲馬於 河 。”后因以“榆塞”泛稱邊關(guān)、邊塞。 唐 駱賓王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詩:“邊烽警榆塞,俠客度 桑乾 ?!?清 趙翼 《樹海歌》:“我行萬里半天下,中原尺土皆耕稼。到此奇觀得未曾,榆塞 鄧林 詎足亞。” 寧調(diào)元 《秋興用草堂韻》:“叢祠明滅篝燈火,落日凄涼榆塞笳?!?br>(2).指 山海關(guān) 。 明 夏完淳 《大哀賦》:“出 榆塞 而草黃,墜犂天而云黑?!?清 顧炎武 《永平》詩:“ 榆塞 晚花重發(fā)后, 灤河 秋雁獨飛初。” 清 納蘭性德 《念奴嬌·宿漢兒村》詞:“無情野火,趁西風燒徧天涯芳草。 榆塞 重來冰雪里,冷入鬢絲吹老?!眳⒁姟?榆關(guā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