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堂
hōng táng
  • 拼 音:hōng táng
  • 注 音:ㄏㄨㄥ ㄊㄤˊ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釋義]
    (形)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時大笑。
    [構成]
    動賓式:哄|堂
    [例句]
    哄堂大笑。(作狀語)

  • 英文翻譯

    1.(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時大笑) fill the room with laughter; bring the room down

  • 詳細解釋

    唐 御史臺有臺、殿、察三院,以一御史掌雜事,稱“雜端”。公堂會食,皆絕言笑,惟雜端失笑,則三院合座皆笑,謂之“哄堂”。事見 唐 趙璘 《因話錄·御史三院》、 宋 曾慥 《類說》卷十四。后以指眾人同時大笑。《紅樓夢》第四一回:“眾人聽了,哄堂大笑起來?!?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呆官》:“吏役笑不可遏,竟至哄堂?!?阿英 《<花面雜劇>題記》:“總之,《花面雜劇》不是‘游戲筆墨’,目的在使人讀之‘哄堂’。”參見“ 烘堂 ”。
    鬨堂:滿屋皆大笑。 清 尤侗 《瑤宮花史小傳》:“嘲戲百出,一座鬨堂?!?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言已,鼓掌; 王 ( 王平子 )和之,因而鬨堂?!眳⒁姟?烘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