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龜
bái guī
  • 拼 音:bái guī
  • 注 音:ㄅㄞˊ ㄍㄨㄟ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白色的龜,古人以為瑞物。傳說 晉 咸康 中, 豫州 刺史 毛寶 戍 邾城 ,有軍人于市買得一白龜子長四五寸,養(yǎng)之漸大,放諸江中。 邾城 之?dāng)。B(yǎng)龜人自投于水中,覺如墮一石上,視之,乃先所養(yǎng)白龜,長五、六尺,送至東岸。徐游而去。事見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十。 前蜀 貫休 《江邊祠》詩:“精靈應(yīng)醉社日酒,白龜咬斷菖蒲根。”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禨祥·白鹿》:“ 嘉靖 十二年, 河南 巡撫 吳山 獻(xiàn)白鹿,為大臣諂媚之始,此后白兔、白龜、白鵲,相繼不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