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魚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也叫“小銀魚”,產自東海深海水域,魚雖然個體小,但營養(yǎng)價值很高,系小型經濟魚類。它體圓狀而側扁,身長2—3.5厘米;背部青綠色,腹部銀白色;眼大,吻圓突;無棱鱗,無側線。其個體雖小,聞之似丁香花味,體形似漁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魚。分布于我國東海,主要產地在浙、閩兩省的近海水域。 

  • 詳細解釋


     功效

    其肉質鮮美,營養(yǎng)豐富,整條可食;又是海產的調味品。佐餐時,用它泡湯、或拌涼菜、或炒蛋等均宜,香味撲鼻,生津開胃。據(jù)祖國藥典記載:“海蜒,味咸性溫,有清熱、止瀉之功效。”民間還用于治療慢性腸炎、肺結核等癥。

    食療作用

    據(jù)分析,丁香魚含大量烯酸(DHA)和廿碳五烯酸(EPA),這兩種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預防和治療心血管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疾病具有特殊療效。而脂溶性的VA、VE,對人體防癌,抗癌延緩衰老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丁香魚要冷凍保存才不會變色變味,食用時用溫水略為漂洗,可以去除冰渣,日本人常用來煮粥食用,臺灣人民也如此,對兒童與老人最為滋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