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見“ 鐘虡 ”。
(1).即鐘虡。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賦》:“騁神形於鐘簴,舒恠物與雷電?!币槐咀鳌?鐘簴 ”。 明 屠隆 《曇花記·討賊立功》:“蕩寇已展云旗,搦管先成露布,報道鐘簴不移,更言廟貌如故?!?清 黃遵憲 《久旱雨霽丘仲閼過訪飲人境廬仲閼有詩兼慨近事依韻和之·四用前韻》:“撼門環(huán)哭呼高皇,鐘簴何人奉太常?”參見“ 鐘簴 ”。
(2).借指社稷王朝。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應(yīng)聘》:“ 王敦 志圖大寳,手移鐘簴?!?明 夏完淳 《討降賊大逆檄》:“三百年之鐘簴,德邁五三?!?清 侯方域 《擬思宗改元廷臣謝表》:“安鐘簴於震蕩之后,豈曰謀身不臧?”《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公私篇》:“沉沉二千餘年,暗暗二十四姓,籀其史焉,徘徊其鐘簴焉,吾民族之性質(zhì),未始不如是,是其足道者!”
(3).指鐘或鐘聲。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yǎng)·行樂》:“豈能若西域之鐘簴,不叩自鳴者哉!”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十四:“鐘簴蒼涼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