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坑班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小升初占坑班屢禁不止 躲進大學偷偷辦

    占坑班-簡單概述

    占坑班漫畫

    所謂 “占坑班”, 指的是部分公辦學校的培訓機構自辦或與社會培訓機構合辦小學生學科培訓班,從中選拔優(yōu)秀小學生升入本校初中。通過這種途徑進名校的學生需要先參加考試,考試合格后才能進入培訓班,謂之“占坑”。然后在培訓班中再經(jīng)過多次考試排定名次,初中校再根據(jù)名次錄取小學生,謂之“排位”。

    更多的“占坑班”是從重點校轉移到民辦培訓機構躲過這一劫。家長把重點校辦的“占坑班”稱作“金坑”,而網(wǎng)絡上把民辦的這種班叫“萬能坑”——它可以向幾個重點校送學生?!叭f能坑”也有了一些“名牌校”,它們在宣傳材料上自稱有幾百名學生提前被一些重點校錄取,一一列舉學生接到了哪些重點校的錄取通知書。

    “坑”與官方斗智斗勇,從公開轉入地下,從公辦轉向民辦。以為“叫?!绷恕罢伎影唷?,其實還在“占”。

    占坑班-歷史發(fā)展

    占坑班漫畫

    “占坑班”始于大約是上個世紀80年代。

    當時,“小升初”還是全市統(tǒng)一考試,考分決定命運,“占坑班”對升學的用場還不大。那時,“占坑班”是為“奧賽”預備的。隨著“奧賽”在社會上身價漸增,“奧數(shù)”的行情慢慢看漲,特別是受到一些重點校的青睞。一些中學為了挑“聰明”孩子,就與小學結合自辦奧數(shù)班——通過考試招生進班,再不斷篩選,挑選出“苗子”提前升入本校;繼之參加市奧賽、進入全國奧賽培訓隊、最后以在國際奧賽獲獎為最終目的。當然獲獎的只能是鳳毛麟角?!罢伎影唷睂W生中也確有“成功者”,獲獎若干年后還能保送名牌大學。盡管多數(shù)孩子沒什么希望,但還是頗有市場,也確實讓那些辦學者賺了筆大財。

    1997年到1998年,“小升初”施行“電腦派位”。由于中學不均衡,校際間差距大,家長不愿意孩子進薄弱校,重點校也不愿意接收“派位生”,擇校遂成家長和重點校的雙方需求。沒有統(tǒng)一考試了,怎么挑選“好學生”呢?那些以經(jīng)營“奧數(shù)”為主的“奧校”正好充當這個角色。招生火爆不愁生源,不愁生源則財源茂盛。學生先在這兒“貓”著,一旦遇到時機,重點校就來考試(或由培訓班代理),把可以入選的“苗子”篩出來單獨編班,過些時日再考再重新編班。一個月一考大排名分班就是這種學校的選拔模式。寒來暑往,幾經(jīng)歷練與折磨,孩子終于被劃進重點校“入選對象”;當然是以多數(shù)孩子被淘汰為代價——他們雖然以落選者告終,那高額的費用卻一分沒少交。不然就形不成這種辦學的暴利。

    這種班突破“電腦派位”暗度陳倉、成了進入重點學校的旁門左道。進了這種班,就等于在重點校預約了一個位置,占了一個“坑”兒?!罢伎影唷彼斓闷涿?。

    從它的功能看,只要能為重點校選拔到“好”學生、又為學生開辟了進重點校的路徑,倒不在乎是在重點校校內(nèi)、還是挪到校外,是掛公辦的牌子、還是掛民辦的牌子,是公開選拔還是地下操作。惟一的不同,只是誰是經(jīng)營的“發(fā)包商”,或者說誰來發(fā)最大的財。

    占坑班-教育理念

    “占坑班”與基礎教育理念相對立

    “占坑班”何以要被教育行政部門“叫?!?/p>

    “占坑班”以采用“一個月一大考”的頻繁考試篩選學生,嚴重增加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又以頻受批判的“奧數(shù)”為主要載體,違反教育規(guī)律和兒童少年身心成長規(guī)律。

    “占坑班”建立在“擇?!?、“高收費”的基礎上,以“擇校”為目標,以“高收費”為依托,在加大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同時,也加大家長的經(jīng)濟負擔。把義務教育的免費性質變成高收費,“辦班人”中飽私囊、牟取暴利。

    “占坑班”維系重點校體制和教育不均衡的現(xiàn)狀,拉大了學生間的差距,違背教育公平理念。

    “占坑班”與基礎教育健康發(fā)展相對立,是義務教育過程中的一個“怪胎”。

    “占坑班”與義務教育法的“免試”、“就近”、“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都格格不入。它是以一連串的考試再考試來應對“免試”的,與使學生“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要求相悖。

    占坑班-違反教育

    小升初“淘汰選拔”違反義務教育法

    多年以來人們形成一種教育理念,教育部門也在執(zhí)行一種機制,就是淘汰選拔。一位家長說:“目前教育制度的導向,確定了家長必將做出擇校的選擇”;一位小學校長指出:“這與教育制度有關,也與家長的教育理念有直接關系”。

    小升初似乎就是一個不斷淘汰“差生”,不斷選拔“優(yōu)生”的機制。以往小學為什么要考試入學?考出分數(shù)好把“好學生”送進“重點校”,讓“差學生”進“差學?!薄?傊?,要把孩子分成“優(yōu)”“差”兩等,因為中學也分成兩等(重點校和非重點校)。小升初取消統(tǒng)一考試,很多人頭腦中仍然擺脫不了淘汰選拔的思維定式,于是就換“推優(yōu)入學”的辦法把學生分成“推優(yōu)生”和“非推優(yōu)生”,還是“優(yōu)”“差”兩等,把中學仍然分成兩等(接受“推優(yōu)生”的重點校和接受“非推優(yōu)生”的非重點校)。這種做法,也違反了“當?shù)厝嗣裾畱敒閷W生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章第12條)的規(guī)定。

    今年“小升初”“推優(yōu)入學”的細微變化,只是“文體科技特長生不能跨區(qū)招生”,只是“要求所有公辦學校必須接收派位生”,只是“班干部加分從加4分改成加2分”。照此變化進度,人們有理由擔心,2012年實現(xiàn)義務教育初步均衡的目標能否實現(xiàn)?

    淘汰選拔機制造成了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不公平,而教育不公平也就是社會不公平。

    “占坑班”應予取締是毋庸置疑的。“占坑班”的出現(xiàn)與備受追捧有著深刻的背景。義務教育階段不能采用淘汰選拔機制,果真實現(xiàn)了“小升初”沒有任何選拔——“免試”、“就近”、使學生享受“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就是“占坑班”壽終正寢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