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氣
fú qì
  • 拼 音:fú qì
  • 注 音:ㄈㄨˊ ㄑㄧ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屏氣,抑止呼吸。形容惶恐的樣子。 唐 韓愈 《唐朝散大夫贈司勛員外郎孔君墓志銘》:“從史羞,面頸發(fā)赤,抑首伏氣,不敢出一語以對?!?br>(2).指道家的吐納修煉法?!抖鼗颓釉~·謁金門》:“長伏氣,住在 蓬萊 山里?!薄豆沤裥≌f·陳希夷四辭朝命》:“則他這睡也是仙家伏氣之法,非他人所能學(xué)也。”原注:“‘伏氣’,道家的一種修養(yǎng)法,也叫‘吐納’?!?br>(3).服氣;認(rèn)輸?!段饔斡洝返谖迤呋兀骸坝箭垖m,又不伏氣求告龍王?!?明 高明 《琵琶記·蔡母嗟兒》:“婆婆日夜埋怨著公公,當(dāng)初不合教孩兒出去。公公又不伏氣,只管和婆婆閒爭?!薄抖膛陌阁@奇》卷十八:“ 希賢 平日見父親所為,心中不伏氣,怪的是方士。”

  • 英文翻譯

    1.{中醫(yī)} incubative pathogen; insidious pathogen; insidious pathogenic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