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炒點族就是指在商場里倒賣商場促銷點券的人。在法律上,他們的行為并不違法,只能歸納為“撈偏門”。
行為
商場促銷在商場里以5折的價格從消費者里收購商場的促銷點券,并幫客人把商品的零頭出了,成本就在5.1折的樣子。由于大量收點券需要很多錢,所以一般都有人帶頭,這就是所謂的老大。一個賣場里老大可能有好幾個。而這些老大背后還可能有一個最大的老大存在。最后再以5.6-6折的價格出售點券。從中謀取差價。炒點族都不會跨區(qū)域炒點。
但消費者購買了炒點族銷售的點券用于購物,如果商品出了問題就不能退貨只能換貨。
法律特征
重慶大新律師事務所的蔣賢平律師稱,炒點一族的賺錢法子,按中國傳統(tǒng)說法就是撈偏門。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制、發(fā)售代幣票券,以代替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商場的點券好象違反了些條。但是商場又規(guī)定點券只能在限定的區(qū)域內使用,這好象不能完全算成在市場上流通,算是在鉆空子。同時,炒點族的行為,在法律上也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為禁止行為。
因此,炒點一族的行為沒違法但也肯定不正當。所以只能按照中國傳統(tǒng)的說法,歸為“撈偏門”了。
新聞熱點
商場促銷催生“炒點族” 一買一賣賺360元
重慶解放碑某商場周年慶搞促銷,讓一群人借機走偏門悶聲發(fā)財。2009年12月14日,市民李女士就遇上了商場周年慶炒點一族的全方位服務。
神秘女子低聲賣點券
2009年12月14日,李女士逛解放碑一家搞周年慶的商場,全場商品都按30%至100%的比例送電子點券,存在一張卡片上。而在商場里辦這種卡只需花1元錢。
李女士看上了一件2000多元的衣服和一條1000多元的褲子,共計4000多元。李女士算計著,購買的話可得到4000多元電子點券。這時,一神秘女子走過來低聲問她:“要不要買點券?”
李女士沒反應過來,正在發(fā)愣時,女子又低聲補充說,6折轉賣券面金額。李女士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要買的這兩個品牌衣褲都是100%接券,可直接用點券去買,如果券面金額打6折,那么就相當于買衣褲打了個4折。
李女士心動了,但她一看,“那幾個售貨服務員都不作聲,看到那個女士還轉過身離開了。”李女士拿不定主意。這時,神秘女子像有急事,給李女士留下個電話就走了。
“老大”背后還有老大
李女士拿著購買服裝的小票來到一樓,準備再給自己買一雙長靴。這時一男子上前小聲詢問:“你的點券賣不賣?按卷面金額5折收。你買靴的錢,零頭我們也出了。”
“你們原來一群人,在收購倒賣點券嗦?”李女士這才明白,這些人在搗騰點券,“那我要買6000元點券,你要好多錢?”
“6折。”男子小聲說。李女士要求再多打折。男子回答:“我是個跑腿的,我叫老大來和你說嘛。”
男子打了個電話,一中年婦女很快來到李女士面前小聲說:“5.8折,我還要養(yǎng)活手下這么多人,再降要賠了,這個折你全場都找不到。”
“5.6折。”李女士砍價。中年婦女想了一下說:“你等下,我叫老大過來談。”
一中年男子來了:“你買6000點券,5.6折,可以。我沖量。小李,你和這位小姐去結賬。”男子叫中年婦女帶李女士去收銀臺,女子利索地用電子點券存儲卡,替李女士結了6000多元賬。然后,李女士到銀行取了3000多元現金付給了中年婦女。
促銷貨品不能退貨
回到專賣柜取衣服,售貨員卻告訴李女士,這幾樣商品都是用點券買的,所以不能退貨。如果出了問題,只能更換。
李女士問,如果用現金買的,能否換呢?售貨員說,用現金買可獲得點券,要退貨也必須退還點券,因此也很難退貨。
想到自己買的都是名牌貨,出問題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李女士還是提著商品回家了。
“炒點族”各有地盤
2009年12月14日,記者來到這家商場一樓,果然有炒點族上前詢問是否賣點券。一男子說:“在一樓收點券,是因為鞋好賣,價格高。一般一雙鞋就要返上千元點券。這樣收起來快,然后就到其他樓層賣點券。”
男子說:“以5折收購點券,還付帶幫客人把零頭付了,這樣算來成本就在5.1折左右,然后一般以6折出售點券。”由于收點券需要大量現金,所以一般都有人承頭,“賣場里可能有幾個老大。他們出錢,給我們跑腿的付薪水。”
記者一算,炒點族用3000元買來的6000元點券,被李女士用3360元買下,炒點族就賺了360元差價。除去人工費等,炒點族背后老大能賺200多元。
這位男子稱,他干這一行有一兩年時間了,炒點族一般不會跨區(qū)域炒點。
撈偏門不算違法
2009年12月14日,重慶大新律師事務所律師蔣賢平稱,按《人民幣管理條例》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制、發(fā)售代幣票券,以代替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
但這家商場規(guī)定點券只能在限定區(qū)域內使用,不能算是在市場上流通,算是鉆空子。同時,炒點族的行為在法律上無明文禁止,所以按傳統(tǒng)說法算是“撈偏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