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船蛸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拼音:biǎn chuán shāo

    名稱類別

    物種名稱:扁船蛸[1]

    中文俗名:紙鸚鵡螺

    拉丁學名:Argonauta argo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科屬分類: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頭足鋼,章魚目、船蛸科

    外形特征

     

    這是一種扁船蛸雌雄異形的軟體動物。口的周圍有八只腕,二行吸盤。雌性體大,第一對腕極膨大,具有很寬的腺質(zhì)膜,用以分泌和抱持貝殼;雄性體小沒有外殼。軟體肉質(zhì)。雌性體型遠大于雄性。雌性的第一個腕有寬闊的膜,可制造存放卵的殼。雌性的外套膜呈圓頂狀,外表平滑。沒有鰭。外套膜開口寬闊。第2-4腕細而沒有膜,腕吸盤有2列。雄性的右第3腕是鞭狀末端延長的交接腕,在交配時會自切。

    雌性成年扁船蛸的殼徑可達二十公分,貝殼薄而對稱,單室無隔壁,表面有凸起,在一平面上做背腹旋轉(zhuǎn)卷成螺旋形。上有細致的多條放射肋和疣,成體的貝殼,每邊殼頂有疣突五十個以上,疣突尖而小,殼的兩側(cè)很扁。但卻非常薄、輕,顏色淺米白且半透明,所以也叫做紙鸚鵡螺。雄性個體無殼,同時身體非常小,只有雌性的十五至二十分之一而已。

    母扁船蛸用第二腕(從章魚右眼往下算,最接近的一只手臂稱為第一腕,順時鐘排列下去分別是第二、三、四……腕。)分泌一種類似塑膠的物質(zhì)來制造殼,因此日本人稱之為貝殼章魚;而那對由殼內(nèi)翻出來的第一腕,也就是它抱持殼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