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神庭穴 shén tíng xue
位置:頭前部入發(fā)際五分處。
經(jīng)屬:為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jīng)之會穴。被擊中后頭暈、腦脹。
取穴方法:該穴位于人體的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
解剖:在左右額肌之交界處;有額動、靜脈分支;布有額神經(jīng)分支。
主治疾?。侯^痛,眩暈,目赤腫痛,淚出,目翳,雀目,鼻淵,鼻出血,癲狂,癇證,角弓反張。
人體穴位配伍:配行間穴治目淚出;配囟會穴治中風不語;配兌端穴、承漿穴治癲癇嘔沫;配水溝穴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配太沖穴、太溪穴、陰郄穴、風池穴治肝陽上亢型頭痛、眩暈、失眠等病癥。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神庭穴 督脈足太陽陽明之會。
別名:天庭穴。
穴義:督脈的上行之氣在此聚集。
名解
1)神庭。神,天部之氣也。庭,庭院也,聚散之所也。該穴名意指督脈的上行之氣在此聚集。本穴物質(zhì)為來自胃經(jīng)的熱散之氣及膀胱經(jīng)的外散水濕,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本穴如同督脈天部氣血的會聚之地,故名。天庭名意與神庭同。
2)督脈足太陽是明之會。本穴物質(zhì)主要為足陽明提供的濕熱水氣和足太陽提供的外散水濕,故為足太陽陽明之會。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zhì)為天部的水濕之氣。
運行規(guī)律:大部分由本穴外散頭之各部,小部分吸熱后循督脈上傳上星穴。
功能作用:除濕化濕。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