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版蒙娜麗莎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據英國媒體報道,達·芬奇曠世名畫《蒙娜麗莎》擁有多幅后人臨摹的復制品,西班牙馬德里市普拉多博物館的藝術專家們一直以為該館收藏的一幅《蒙娜麗莎》也是達·芬奇去世多年后的后人臨摹的。然而研究人員最近發(fā)現(xiàn),這幅《蒙娜麗莎》竟是由達·芬奇的學生弗朗西斯科·梅爾茲在達·芬奇在世時創(chuàng)作的,這幅畫和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創(chuàng)作于同一時期,堪稱是達·芬奇作品的“姊妹畫”!發(fā)現(xiàn)“妹妹” “普通臨摹品”畫中藏畫

    這幅《蒙娜麗莎》近年來一直收藏在普拉多博物館中,該館專家們一直認為它只是后世畫家們照著《蒙娜麗莎》臨摹出來的作品之一。普拉多博物館的這幅臨摹畫當時看上去只畫有“蒙娜麗莎”坐著的身影,一直沒有受到重視。

    不久前,藝術專家對這幅收藏在博物館倉庫中的臨摹品進行修復翻新時,突然發(fā)現(xiàn)“蒙娜麗莎”身后的黑油漆涂層下好像藏著什么東西。當藝術專家們小心翼翼地移除畫上的一大片黑油漆涂層后,發(fā)現(xiàn)下面竟藏著和達·芬奇原畫中極為相似的托斯卡納山水風景畫!認定“妹妹” 由達·芬奇學生創(chuàng)作

    研究專家們隨后對這幅“畫中藏畫”的“臨摹畫”進行了詳細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這幅畫根本不是后人的臨摹品,而是達·芬奇重要學生之一弗朗西斯科·梅爾茲創(chuàng)作的!這幅《蒙娜麗莎》和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創(chuàng)作于同一時期,堪稱是后者的“姊妹畫”!梅爾茲是達·芬奇的重要助手,經常在達·芬奇的畫室中陪伴他一起工作。研究人員相信,梅爾茲很可能親眼見過麗莎,甚至當麗莎坐在畫室中為達·芬奇當模特時,梅爾茲可能就在現(xiàn)場。梅爾茲作品初稿背景和達·芬奇的原作非常相似,這意味著他們當初不但于同一時期開始創(chuàng)作,并且可能是在同一個畫室中一起進行繪畫的。梅爾茲的畫堪稱《蒙娜麗莎》“第一臨摹畫”,因為當達·芬奇還在創(chuàng)作《蒙娜麗莎》時,梅爾茲就已經在自己老師的身邊開始臨摹了。比照“妹妹”“妹妹”有眉毛,更年輕迷人

    事實上,梅爾茲畫中的“蒙娜麗莎”和達·芬奇作品中的“蒙娜麗莎”有許多不同之處,譬如她看起來比達·芬奇作品中的“蒙娜麗莎”顯得更年輕、更迷人,就好像是達·芬奇畫作中的“蒙娜麗莎”的孿生妹妹一樣。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如今收藏在法國盧浮宮,由于畫面上的油漆變黑和破裂,導致畫中的“蒙娜麗莎”看起來像是中年女性,而梅爾茲畫中的“蒙娜麗莎”卻像是20多歲的年輕女郎,藝術專家們相信,梅爾茲畫中的“蒙娜麗莎”才是女模特“麗莎”本來的樣子。

    此外,達·芬奇畫作中的“蒙娜麗莎”沒有畫眉毛,但梅爾茲畫中的“蒙娜麗莎”卻畫著眉毛。并且兩個“蒙娜麗莎”的眼睛也不完全相同。研究人員稱,梅爾茲畫中的“蒙娜麗莎”擁有完全不同的眼睛,藝術專家和藝術愛好者們觀看這幅畫時,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欣賞和研究“蒙娜麗莎”的眼神。

    據稱,今年晚些時候,這幅《蒙娜麗莎》臨摹畫將被帶往巴黎,和盧浮宮中的《蒙娜麗莎》一起參加一個達·芬奇畫展,在分離500年后實現(xiàn)“姐妹重聚”。據《現(xiàn)代快報》報道相關鏈接 “蒙娜麗莎的微笑”原來是嫉妒

    去年年底,美國畫家羅恩·皮西尼羅宣稱“破解了一個隱藏500年的秘密”,他發(fā)現(xiàn)在《蒙娜麗莎》的背景中,隱藏著獅子、猿猴和水牛,以及一只可能是蛇或者鱷魚的動物的肖像系列。根據達·芬奇筆記中“要讓她的心臟仿佛被一只大蛇所噬咬”等表述,以及蒙娜麗莎手的姿勢等細節(jié),羅恩賦予這幅畫作主題一個新的闡釋:嫉妒。

    一直以來,這幅作品不僅僅因其藝術成就而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還因畫作中很多細節(jié)對人們來說都是“謎一樣的存在”而引人關注。比如,畫中人物夢幻般的微笑,因其若有若無,時而哀傷憂郁,時而恬靜溫柔,被認為是“神秘的微笑”而被各方研究。

    2005年,盧浮宮公布了荷蘭一所大學用“情感識別軟件”分析得出的人物表情成分比例:高興83%,厭惡9%,恐懼6%,憤怒2%。 2009年,西班牙科學家通過神經學和光學分析,認為微笑的差異是視覺誤差所致。人們對此的研究一直在繼續(xù),莫衷一是。此外,關于畫作中符號及其象征意義也是人們探索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