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粗糙度即粗糙高度或粗糙參數(shù),是地表的一種空氣動力學參數(shù)??杀硎镜乇?包括陸面、植被和水面)的粗糙程度,具有長度的量綱。在數(shù)值上被定義為貼近地面平均風速為零處的高度,但在物理上這一高度并不真正存在。近地層對數(shù)分布風速廓線滿足此邊界條件。粗糙度一般與氣流無關,而只決定于地表粗糙單元的幾何形狀、大小和排列等。對于水面和具有彈性的植被,粗糙度還與風速有關。作為十分粗略的近似,蒙蒂思(J.L.Monteith)總結了經(jīng)驗關系:粗糙度與粗糙單元平均高度h(如植被平均高度)的比值為0.13。但實際上比值是表面特征參數(shù)的復雜函數(shù),如萊托(H.Lettau)提出的關系為=0.5Lh/,式中L為粗糙單元迎風面上的平均截距,D為粗糙單元的平均間距。這類公式都帶有局限性和經(jīng)驗性。粗糙度可利用中性大氣條件下實測的風速廓線推算。
編輯本段機械學概念
在機械學中,粗糙度指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峰谷所組成的微觀幾何形狀特性。它是互換性研究的問題之一。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加工過程中刀具與零件表面間的摩擦、切屑分離時表面層金屬的塑性變形以及工藝系統(tǒng)中的高頻振動等。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跡的深淺、疏密、形狀和紋理都有差別。表面粗糙度與機械零件的配合性質(zhì)、耐磨性、疲勞強度、接觸剛度、振動和噪聲等有密切關系,對機械產(chǎn)品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響。
編輯本段粗糙度表示方式
零件表面經(jīng)過加工后,看起來很光滑,經(jīng)放大觀察卻凹凸不平。表面精糙度,是指加工后的零件表面上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所組成的微觀幾何形狀特征,一般是由所采取的加工方法和(或)其他因素形成的。零件表面的功用不同,所需的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值也不一樣。零件圖上要標注表面粗糙度代(符)號,用以說明該表面完工后須達到的表面特性。表面粗糙度高度參數(shù)有3種:
1.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
在取樣長度內(nèi),沿測量方向(Y方向)的輪廓線上的點與基準線之間距離絕對值的算術平均值。
2.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Rz
指在取樣長度內(nèi)5個最大輪廓峰高的平均值和5個最大輪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3.輪廓最大高度Ry
在取樣長度內(nèi),輪廓最高峰頂線和最低谷底線之間的距離。
目前,一般機械制造工業(yè)中主要選用Ra。Ra值按下列公式計算:Ra=1/l∫t0|Y(x)|dx或近似為Ra=1/n∑|Yi|。式中,Y為輪廓線上的點到基準線(中線)之間的距離;ι為取樣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