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刑
míng xíng
  • 拼 音:míng xíng
  • 注 音:ㄇㄧㄥˊ ㄒㄧㄥˊ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1).明確的法令。《詩·大雅·抑》:“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毛 傳:“刑,法也?!薄逗鬂h書·阜陵質(zhì)王延傳》:“經(jīng)有正義,律有明刑?!?br>(2).指把犯人所犯罪狀寫在板上,置于其背以示懲罰。《周禮·地官·司救》:“三罰而士加明刑?!?鄭玄 注:“加明刑者,去其冠飾,而書其衺惡之狀,著之背也。”
    (3).嚴(yán)明的刑罰?!盾髯印ぷh兵》:“雕雕焉縣貴爵重賞於其前,縣明刑大辱於其后,雖欲無化,能乎哉?” 唐 白居易 《得甲去妻后妻犯罪請(qǐng)用子蔭贖罪甲怒不許判》:“旋觀怨偶,遽抵明刑?!?br>(4).指嚴(yán)明刑罰。 宋 李綱 《謝落職依舊宮祠居住表》:“輔相失職,宜即明刑。天地有容,祗從薄責(zé)?!?br>(5).謂以刑法曉喻民眾。《南史·宋紀(jì)上·武帝》:“阜財(cái)利用,繁殖黎元,編戶歲滋,疆宇日啟,導(dǎo)德明刑,四境有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