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
shè huǒ
  • 拼 音:shè huǒ
  • 注 音:ㄕㄜˋ ㄏㄨㄛˇ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 社火 shèhuǒ
    (1) [folk art performance given on traditional or religious festivals]∶民間節(jié)日舉辦的雜戲、雜耍等游藝活動
    (2) [partner]∶同伙

  • 詳細(xì)解釋

    (1).舊時節(jié)日村社迎神賽會所扮演的諸種雜戲。后亦演變?yōu)槿罕娦缘挠嗡嚮顒印?宋 范成大 《上元紀(jì)吳中節(jié)物俳諧體三十二韻》“輕薄行歌過,顛狂社舞呈”自注:“民間鼓樂謂之社火,不可悉記,大抵以滑稽取笑。”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觀神生日》:“天曉,諸司及諸行百姓獻送甚多,其社火呈於露臺之上。所獻之物,動以萬數(shù)。自早呈拽百戲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撲、鼓板小唱、鬭雞、説諢話、雜扮、商謎、合笙、喬筋骨、喬相撲、浪子雜劇、叫果子、學(xué)像生、倬刀裝鬼、砑鼓牌棒、道術(shù)之類、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盡?!?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小秦淮錄》:“土風(fēng):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東 蕃釐觀 。令官妓扮社火:春夢婆一、春姐二、春吏一、皂隸二、春官一。”《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其餘各廟,社火扮會,鑼鼓喧天?!?丁玲 《三日雜記》:“他們又是鬧社火的好手,腰肢靈活,嗓音洪亮,小伙子們都樂意跟著他們跑,任他們驅(qū)遣?!?br>(2).猶同伙?!端疂G傳》第五八回:“ 李立 道:‘客官不知:但是來尋山寨頭領(lǐng),必然是社火中人故舊交友,豈敢有失祗應(yīng)?便當(dāng)去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