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
huó zì
  • 拼 音:huó zì
  • 注 音:ㄏㄨㄛˊ ㄗㄧˋ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 活字 huózì
    [type] 通常用金屬、木質或塑料制作的長方塊,上面有凸起的字母,著墨后印出字來

  • 英文翻譯

    1.{刷} type; letter; movable type; type font

  • 詳細解釋

    (1).印刷書籍時所用的一頭鑄著或刻著單個反著的文字或符號,排版時可以自由組合的方柱形物體。 宋 人 畢昇 發(fā)明。 清 代以前均以膠泥、木、錫、銅、鉛等材料制成,現(xiàn)代通用的是由鉛、銻、錫合金鑄成。 明 陸深 《金臺紀聞》:“近日 毘陵 人用銅鉛為活字,視板印尤巧便?!?曹洪奎 《活字排版工藝》第一章第二節(jié):“于是有人創(chuàng)造單個字粒來排成印版,如有了錯字,丟句,多字,更改起來就方便了。這種單個字粒稱之為活字?!?br>(2).指靈活運用的字。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四·畢羅》:“畢羅注云修食,當作活字?!卑矗爱吜_”相傳是少數(shù)民族 畢氏 、 羅氏 所喜愛的一種有餡的面食品(其實不是),于是就用“畢羅”表示這種面點,故為字(詞)的靈活運用。
    (3).指還在使用的字。 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其實,在古書中找活字,是欺人之談。例如我們翻開《文選》,何以定其字之死活?所謂‘活’者,不外是自己一看就懂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