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詞語
莎草紙是為古埃及人廣泛采用的書寫介質,它用當時盛產(chǎn)于尼羅河三角洲的紙莎草的莖制成。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就開始使用莎草紙,并將這種特產(chǎn)出口到古希臘等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地區(qū),甚至遙遠的歐洲內(nèi)陸和西亞地區(qū)。對古代寫在莎草紙上手稿的研究,或稱為紙莎草學,是古希臘羅馬歷史學家的基本工具。
詞源
莎草紙在英語中寫作papyrus,它是希臘語π?πυρος( papuros)的拉丁文轉寫,這也是英文中“紙(paper)”一詞的詞源。據(jù)說古埃及人將莎草紙稱為pa-per-aa ,意思是“法老的財產(chǎn)”,表示法老擁有對莎草紙生產(chǎn)的壟斷權。不過迄今并沒有發(fā)現(xiàn)提到這一說法的古代文獻。埃及語中莎草紙被稱作wadj [w3?],tjufy [?wfy],和 djet [?t]。實際上,希臘語的papuros和埃及語并沒有什么已知的聯(lián)系。
紙莎草歷史
古埃及人很早就發(fā)明了紙草造紙術,用紙莎草制成的紙作為當時主要的書寫材料。埃及博物館陳列的各種紙莎草紙文書和圖畫最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在人類造紙術極其落后的古代,埃及紙莎草紙一度成為法老時期重要的出口商品,遠銷至古希臘、古羅馬等歐洲國家,歷時3000年而不衰。用紙莎草造紙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下可以千年不腐,曾經(jīng)是古埃及最重要的出口商品。
莎草紙一直使用到8世紀左右,后來退出歷史舞臺。在埃及,莎草紙一直使用到9世紀才被從阿拉伯傳入的廉價紙張代替。在此之前,羊皮紙和牛皮紙已經(jīng)在很多領域代替了莎草紙,因為它們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更耐用,而且它們在任何地方都能生產(chǎn)。在歐洲,教會直到11世紀左右依然在正式文件中使用莎草紙?,F(xiàn)在留存下來最近的具有確切年代的莎草紙實物文件是一份1057年的教皇敕令和一卷書寫于1087年的阿拉伯文獻。
拜占庭帝國直到12世紀依然在使用莎草紙,但是沒能留下實物。
莎草紙消亡以后,制作莎草紙的技術也缺乏記載而失傳。后來跟隨拿破侖·波拿巴遠征埃及的法國學者雖然收集到古埃及莎草紙的實物,但也沒能復原其制造方法。直到1962年,埃及工程師哈桑拉賈(Hassan Ragab)利用1872年從法國引種回埃及的紙莎草,重新發(fā)明了制作莎草紙的技術。
絕跡原因猜測
[1]猜測一:是因為造紙原料根絕所致
紙莎草紙的造紙原料是單一的,即一種叫紙莎草的綠色植物,主要生長在尼羅河三角洲的沼澤中。它生長茂密,高達2米以上,莖可做筆,莖髓可造紙,根部可作燃料,故深得古埃及人的喜愛甚至崇拜,是古埃及人所崇拜的三種植物之一,即紙莎草、荷花、棗椰樹。這種植物在蘇丹、烏干達的小部分地區(qū)也能生長,但產(chǎn)量有限。后來,尼羅河兩岸多次被清理,紙莎草不再生長,紙莎草紙隨之絕跡。
猜測二:是因為受到人類更加先進的造紙術的沖擊
隨著人類造紙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中國造紙術的發(fā)明,人們可以就地取材,擴充了原料來源,降低了造紙成本,為造紙業(yè)的發(fā)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因此,當中國的造紙術在公元8世紀時傳至包括埃及在內(nèi)的阿拉伯世界后,便逐漸取代了埃及傳統(tǒng)的、原料單一的紙莎草造紙術。
猜測三:是因為無法尋覓到有關古埃及造紙工藝的資料
埃及紙草造紙術失傳達1000多年之久,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曾有不少人試圖恢復紙莎草紙的制作。然而,考古發(fā)現(xiàn)的紙莎草紙雖不計其數(shù),但關于造紙工序卻未見詳細記載。
制作與使用
生產(chǎn)莎草紙的原料是紙莎草的莖。先將莎草莖的硬質綠色外皮削去,把淺色的內(nèi)莖切成40厘米左右的長條,再切成一片片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至少6天,以除去所含的糖分。之后,將這些長條并排放成一層,然后在上面覆上另一層,兩層薄片要互相垂直。將這些薄片平攤在兩層亞麻布中間趁濕用木槌捶打,將兩層薄片壓成一片并擠去水分,再用石頭等重物壓(現(xiàn)在一般用機器壓制),干燥后用浮石磨光就得到莎草紙的成品。由于只使用紙的一面,在書寫的一面要進行施膠處理,使墨水在書寫時不會滲開。
古埃及人最初是將紙卷成卷軸使用的,后來為了方便,就裁為一張張的以便制成抄本,這樣,書本就出現(xiàn)了?,F(xiàn)在莎草紙偶爾還用于繪畫,但水質的顏料會使紙張變形。
莎草紙在埃及的干燥氣候下可以很好的保存。但是它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很容易被霉菌毀壞。因此,當希臘和意大利曾大量引進使用的莎草紙最終大都損壞的時候,在埃及還能發(fā)現(xiàn)保留下來的紙草書卷,例如Elephantine papyri、在奧克西林庫斯(Oxyrhynchus)的著名發(fā)現(xiàn)以及拿戈瑪?shù)诮?jīng)集(Nag Hammadi Codex)。
莎草
莎草(Cyperuspapyrus),英文名為Bulrush或Paperreed,又稱紙草、
埃及莎草、埃及紙草。屬于莎草科、莎草屬。是非洲原產(chǎn)的一種多年生草藥。
生長型態(tài)
紙莎草是一種高而堅韌的挺水植物,約可長到4至5公尺高。它綠色、長稈狀的莖橫切面為三角形,從粗厚的地下莖中長出。
紙莎草生長在熱帶至亞熱帶的環(huán)境中,不論是潮濕的森林或干燥的沙漠,只要全年均溫在20到30°C且土壤pH值在6.0-8.5就可以生長。紙莎草的花在暮夏盛開,并且傾向于在全日照到半陰涼的環(huán)境開花。像許多典型的熱帶植物一樣,紙莎草對霜很敏感。
紙莎草的分布遍及在沼澤、淺水湖和溪畔等非洲的潮濕部分,但在尼羅河三角洲已逐漸變得稀少。在較深的水中,紙莎草是構成植被的主要植物(被稱為sudd)?,F(xiàn)今它的野生分布存在于剛果、馬達加斯加島、烏干達、衣索匹亞和西西里島。
紙莎草船
盛產(chǎn)于埃及與中東的紙莎草,以其制造的紙莎草紙聞名于考古學界,古埃及大量文獻都記錄在這種紙上,并得以保存至今。然而,這種毫不起眼的植物,卻有另一種偉大的功能被世人遺忘了。數(shù)千年前,古埃及人正是借助這種植物造的船而航行于尼羅河上,并極有可能到達更遠的地方,傳播他們偉大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