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密使
shū mì shǐ
  • 拼 音:shū mì shǐ
  • 注 音:ㄕㄨ ㄇㄧˋ ㄕㄧˇ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官名。 唐代宗 始置,以宦官為之。其后宦官以此干預朝政,甚至廢立君主,至 昭宗 時始改任士人。 五代 、 后梁 改名崇政使, 后唐 復稱樞密使。 宋 代則以之稱樞密院的長官。 明 以后多用為掌管軍事的大臣的代稱?!端问贰ぢ毠僦径罚骸皹忻苁?,知院事,佐天子執(zhí)兵政?!薄毒劳ㄑ浴す饐T外途窮懺悔》:“那時 元順帝 失政,紅巾‘賊’起,大肆劫掠,朝廷命樞密使 咬咬 征討。”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 唐 樞密使亦宦官也。 五代 郭崇韜 、 安重誨 領之,遂改為宰相之要任。”